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本病又名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等。临床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等。

英文名称

secretory otitis media

其它名称

渗出性中耳炎、非化脓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

相关中医疾病

耳胀、耳闭

疾病分类

耳部疾病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

主要病因

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气压损伤

检查项目

听力检查、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鼻咽部检查、颞骨CT、X线

重要提醒

患者应早发现、早诊治,以免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临床分类

1、急性分泌性中耳炎

起病较急,病程在8周以内。

2、慢性分泌性中耳炎

病程延续超过8周仍未痊愈即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多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迁延转化而来,也可缓慢起病而没有急性中耳炎经历。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据国外统计,约50%以上的婴儿患有本病。我国儿童的发病率尚缺乏大样本的统计资料。

好发人群

小儿的发病率比成人高。

病因

总述

本病可能由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变态反应、气压损伤等原因导致。其中,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局部感染和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

基本病因

1、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具有保持中耳内、外的气压平衡、清洁和防止逆行感染等功能。若因机械性阻塞或功能障碍,导致咽鼓管不能主动开放,可造成本病的发生。

2、中耳局部感染

细菌学和组织学检查结果以及临床征象表明,分泌性中耳炎可能是中耳的一种轻型的或低毒性的细菌感染。其中主要致病菌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细菌产出的内毒素在发病机制中、特别是在病程迁延为慢性的过程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3、变态反应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这可能也是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较高的原因之一。中耳积液中有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等的存在,积液中也曾检出过细菌的特异性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以及补体系统、溶酶体酶的出现等,提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由抗感染免疫介导所致。

4、气压损伤

飞行、潜水的急速升降也可引发此病。

诱发因素

任何原因导致的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如儿童、高龄、劳累过度、烟酒过度均可诱发分泌性中耳炎。

症状

总述

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表现为听力减退、耳痛、低调间歇性耳鸣、耳内闭塞或闷胀感。其中,急性者和慢性者的临床表现稍有差异。

典型症状

1、听力减退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前大多有感冒史,以后听力逐渐下降,伴自听增强。当头位变动,如前倾或偏向患侧等,此时因积液离开蜗窗,听力可暂时改善。慢性者起病隐匿,患者常说不清发病时间。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可为持续性,亦可为阵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噼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捏鼻鼓气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4、耳闷

耳内闭塞或闷胀感,反复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并发症

分泌性中耳炎可发展为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胆脂瘤等。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听力减退、耳痛、耳鸣、耳闷等相应表现,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其做听力检查、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鼻咽部检查、颞骨CT、X线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影像学检查

1、颞骨CT

可见中耳腔有不同程度密度增高影,CT值大多为40Hu以下。

2、X线

小儿可做X线头部侧位片,以了解腺样体是否增生、肥大。

其他检查

1、听力检查

(1)音叉试验及纯音听阈测试:示传导性聋,且听力损失程度不一,以低频为主。因积液量常有变化,故听阈可有一定波动。

(2)声导抗图: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平坦型(B型)为分泌性中耳炎的典型曲线;负压型(C型)示咽鼓管功能不良,部分有鼓室积液。

2、耳镜检查

主要观察鼓膜的情况。急性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或全鼓膜轻度弥漫性充血。鼓膜内陷,表现为光锥缩短,变形或消失,锤骨柄向后上移位,锤骨短突明显向外突起。鼓室积液时,鼓膜失去正常光泽,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慢性者可呈灰蓝或乳白色,鼓膜紧张部有扩张的微血管。若液体不黏稠,且未充满鼓室,可透过鼓膜见到液气平面。

3、鼓气耳镜检查

可以查看鼓膜的活动度,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鼓膜活动常受限。

4、鼻咽部检查

成人可做详细的鼻咽部检查,以了解鼻咽部有无病变。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结合听力检查结果,诊断一般不难。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排查鼻咽部肿瘤、脑脊液耳瘘、胆固醇肉芽肿、颈静脉体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鼻咽癌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为鼻咽癌患者的首诊症状。故对成年患者,特别是一侧分泌性中耳炎,应警惕有鼻咽癌的可能。仔细做后鼻孔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对可疑病例,应行鼻咽部活检。鼻咽部CT或MRI成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脑脊液耳漏

颞骨骨折并脑脊液漏而鼓膜完整者,脑脊液聚集于鼓室内,可产生类似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根据头部外伤史,鼓室液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及颞骨CT或X线拍片可资鉴别。

3、胆固醇肉芽肿

胆固醇肉芽肿也称为特发性血鼓室,病因不明,可为分泌性中耳炎晚期的并发症。中耳内有棕褐色液体,鼓室及乳突腔内有暗红色或棕褐色肉芽,鼓膜呈蓝色或蓝黑色。除了听力下降、耳鸣等与分泌性中耳炎相似的症状外,还可出现耳内流血。颞骨CT片示鼓室及乳突内有软组织影,少数有骨质破坏。

4、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的后遗症。两者症状相似,但粘连性中耳炎的病程一般较长,咽鼓管吹张治疗无效或收效甚微;鼓膜紧张部与鼓室内壁及听骨链相互粘连,听力损失较重,声导抗图为“B”型、“C”型或“As”型。

5、颈静脉体瘤

鼓室体瘤或颈静脉体瘤为血管性肿瘤,可突入鼓室。患者有搏动性耳鸣、听力减退。瘤体巨大者有明显骨质破坏,颞骨CT扫描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原则为改善中耳通气引流及清除中耳积液。应采取综合治疗,在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的同时,还需积极纠正原发性疾病。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可用抗菌药物进行适当的治疗,但疗程不宜过长,常用药物如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拉啶等。

2、糖皮质激素

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等作短期辅助治疗。

3、其他药物

有鼻塞时,可取仰卧头低位,然后用1%麻黄碱液和含激素的抗生素滴鼻液交替滴鼻,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

相关药品

红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唑肟、头孢拉啶、地塞米松、泼尼松

手术治疗

1、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穿刺,抽出积液,穿刺部位在鼓膜的前下方或正下方。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亦可于抽液后注入糖皮质激素,α-糜蛋白酶等药物。

2、鼓膜切开术

液体较黏稠,鼓膜穿刺时不能将其吸尽者;或经反复穿刺,积液在抽吸后又迅速生成、积聚时宜做鼓膜切开术。

3、鼓膜置管术和咽鼓管球囊扩张术

病情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者,以及中耳积液过于黏稠不易排出者,均可考虑作鼓室置管术,以改善通气引流,促使咽鼓管恢复功能。也可考虑咽鼓管球囊扩张术,促进咽鼓管功能恢复。

其他治疗

1、咽鼓管吹张

慢性期可采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法或导管法。

2、相关疾病的治疗

积极治疗鼻咽或鼻-鼻窦疾病,如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等。可根据具体病情行腺样体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等。扁桃体炎反复多次发作或过度肥大,且与分泌性中耳炎复发有关者,应作扁桃体切除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预后一般良好。少数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并发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等,则预后不良。

危害性

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等疾病,既增加治疗的难度,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愈性

本病经过早期规范的治疗,大多可达到临床治愈。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若处理不当,部分患者可能遗留粘连性中耳炎、鼓室硬化症、胆固醇肉芽肿和后天原发性中耳胆脂瘤等疾病,既增加治疗的难度,又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时刻关注患者的状态,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应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用耳,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且避免进行游泳、潜水等运动。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注意避免水洗耳朵,可使用湿毛巾擦拭身体,保持外耳道的清洁、干燥。且避免硬物挖耳。

5、患者应避免在疾病发作期去声音嘈杂的地方。

6、患者外出时建议家属陪同出行,避免发生意外。

7、关注天气预报,及时添减衣物,防止感冒。

8、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或者空气污浊的密闭场所。

9、疾病恢复期避免用力擤鼻,以免加重耳闷和感染。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豆腐等。

2、患者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应保持低脂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患者应适量多饮水,可适量喝淡盐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6、患者可多吃坚果、大豆、花生等食物。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要少吃糖、花生酱、海鲜、狗肉等食物。

3、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保护耳朵,避免进水。

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清洁卫生。

3、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感染。

就医指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耳部检查,建议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6、您最近感冒了吗?

7、最近耳朵里进水了吗?

8、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会长久影响听力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