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鼻腔异物

鼻腔异物,中医病名。是指稻麦粟粒、瓜豆果核、玉米花生、糖纸碎屑、玩具零件、橡皮擦、粉笔头等误入鼻腔,是为鼻腔异物。亦偶有蜈蚣、蚰蜒、蚊、蚁、蛔虫、蚂蟥入鼻,弹片、弹头等伤后留于鼻腔(窦)者。异物多因小儿嬉戏,放进鼻孔,堕入鼻腔。有的当即为父母发现,即时就医取出;有的日久化热聚湿,腐败出脓,流臭性带血脓涕,方送医而被发觉。亦有进食时因气逆而将饭食误送至鼻腔者。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鼻腔阻塞,呼吸欠畅,鼻塞鼻痛,睡眠不安,鼻臭等

主要病因

昆虫类、植物类或非生物性异物进入鼻腔

病因

基本病因

鼻腔异物常有三类:

1、昆虫类,如蝇蛆、蜈蚣,蚰蜒、蚊、蚁、蚂蟥、蛔虫等误人鼻窍。鼻窍肉腐化脓,蚊、蝇逐臭产卵,见生蝇蛆。农村田间饮生水,蚂蟥随水误入鼻咽,进据鼻腔。蛔虫沿食管上逆鼻咽,窜扰鼻腔。

2、植物类,如稻麦粟粒、瓜豆果核、花生玉米,常为儿童零食之物,容易获得,嬉戏时将其送入鼻内,滑入鼻腔,成为异物。

3、非生物性类,如包糖纸、小圆珠子、玩具零件、杂品碎块、橡皮擦小块、粉笔头、圆珠笔或铅笔塑料套等,儿童因好奇将其自塞鼻内,成为异物。又可由于跌打损伤、战伤爆炸,留下玻璃碎屑、砂石、弹片等非生物性异物于鼻及副鼻窦内。昆虫性异物入鼻,常有骚动爬走,塞、痒、衄、痛,促使早期觅人就医。

检查

实验室检查

及时就诊者,可见异物存在于鼻腔底部。时间过久者,见鼻部肿胀带红。鼻前庭及皮肤湿红,鼻腔阻塞不通,充满脓血臭涕。吸去或拭去臭涕,常见异物嵌于鼻底或下鼻道。小儿嬉戏,有异物入鼻后,常不告诉父母。时间一久,渐生鼻臭和血脓鼻涕,方送医就诊,发现异物。

诊断

诊断原则

多出现于单侧鼻腔。初起鼻腔阻塞,呼吸欠畅;久之鼻塞鼻痛,睡眠不安。鼻臭,流脓涕,带血丝,咳吐带血脓痰。患者多觉头痛、低热,全身疲惫;患儿则啼闹厌食、夜眠不安等。

诊断依据

多出现于单侧鼻腔。初起鼻腔阻塞,呼吸欠畅;久之鼻塞鼻痛,睡眠不安。鼻臭,流脓涕,带血丝,咳吐带血脓痰。患者多觉头痛、低热,全身疲惫;患儿则啼闹厌食、夜眠不安等。

治疗

治疗原则

以手术取出为主。

预防

预防措施

1、预防小儿将小件物体送入鼻内。见单侧鼻流臭性血脓涕小儿,应送医检查,排除异物。

2、本病常可引起副鼻窦炎、肺炎、气管支气管炎、胃炎、眶内感染、球后视神经炎等。

3、及时治疗,取出异物,预后良好。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