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漏

牙漏,中医病名。是指以牙根反复发作肿胀化脓,溢出不愈为特点的牙科疾病。又称齿漏、齿漏疳。多因心、胃火郁所致。相当于西医的慢性根尖周炎。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病因
基本病因
心、胃火郁是牙漏发生的主要原因。阳明胃热循经上蒸于口,合并情志之火,又心郁肾虚而发病,失于治疗则热毒蕴结,久则化腐成痈,溃破疮口难收,长期溃胀则成瘘。如若素体本虚,气血不足,则疮口流汁难以收敛。症见齿缝出脓血,经久不愈,甚则齿落。
诊断
诊断原则
1、急性发作史,任何年龄皆可出现,但以中老年为多。
2、以牙根反复肿胀化脓,最后穿破骨膜,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为特点。
3、多与齿龋、牙痈、牙龋痈或骨槽风等病并发或在这些病之后发病。
诊断依据
1、急性发作史,任何年龄皆可出现,但以中老年为多。
2、以牙根反复肿胀化脓,最后穿破骨膜,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为特点。
3、多与齿龋、牙痈、牙龋痈或骨槽风等病并发或在这些病之后发病。
治疗
其他治疗
1、含漱
(1)黄芩、竹叶、决明子煎汤含漱。
(2)银花、薄荷、甘草煎汤含漱。
2、牙龈宣露,漏处有脓血者,可用青黛散。
3、根端破坏严重,经久不愈则应拔除患牙。
预防
预防措施
1、牙痈无论已溃未溃,均忌挤压,特别是在口腔前部的痈肿,尤其痈肿已侵及唇部。
2、切开排脓后仍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刷牙漱口,按时服药调理。
3、病情稳定后,应防止复发。
4、进流质饮食,勿过食寒凉之物,加强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