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Q热

Q热(query fever)是由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头痛、肌痛等,部分病例呈慢性。急、慢性Q热分别由贝纳柯克斯体的不同株所引起,经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

英文名称

Q fever

疾病分类

传染病、感染性疾病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发热、头痛、肌肉疼痛

主要病因

贝纳柯克斯体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血清免疫学试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肝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人群无论男女老少对Q热普遍易感,兽医、牧民、屠宰场工人、皮革厂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等应注意做好防护。

临床分类

贝氏柯克斯体感染按照发病特点通常分为急性Q热和慢性Q热。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有传染性。

传染源

家畜是主要传染源,如牛、羊、马、骡、犬等,其次为啮齿动物、禽类(鸽、鹅、火鸡等)及爬虫类动物。受染动物外观健康,而分泌物、排泄物以及胎盘、羊水中均含有贝纳柯克斯体。患者通常并非传染源,但病人血、痰中均可分离出贝纳柯克斯体,曾有住院病人引起院内感染的报道,故应予以重视。

传播途径

动物间通过蜱传播。人一般通过下列途径被感染:

1、呼吸道传播

呼吸道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贝纳柯克斯体随动物尿粪、羊水等排泄物以及蜱类便污染尘埃或形成气溶胶进入呼吸道致病。

2、接触传播

与病畜、蜱虫接触,病原体可通过受损的皮肤黏膜侵入人体,多为兽医、牧民、屠宰场工人、皮革厂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等,以及乳肉品、皮毛加工厂工人与病畜(其羊水、胎盘、阴道分泌物等特别具传染性)、胎畜、污染脏器、畜产品、病原体培养物等的接触机会较多,病原体可自皮肤破损处或黏膜进入体内。人偶为蜱叮咬,蜱粪中的病原体可通过搔破伤口而侵入。

3、消化道传播

饮用污染的水和奶类制品也可受染。但因人类胃肠道非本病原体易感部位,故感染机会较少。

好发人群

1、青壮年。

2、兽医、牧民、屠宰场工人、皮革厂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

3、免疫缺陷者及心瓣膜病患者。

好发季节

无明显季节性,全年均可发病,但牧民、牧工发病主要出现在家畜产仔期的春季。

病因

总述

Q热是贝纳柯克斯体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家畜是主要传染源,蜱虫为传播媒介;病原体及病原污染物可经呼吸道传播、接触传播以及消化道传播使人感染。

基本病因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可引起贝纳柯克斯体血症,从而导致小血管及心、肝、肺、肾等脏器发生病变。在免疫缺陷患者与心脏瓣膜病患者中,急性感染并不能完全清除贝纳柯克斯体,病原体继续增殖并转化至慢性感染。

症状

总述

Q热的临床表现形式主要取决于进入体内病原体的数量、株别、个体的免疫力以及基础疾病。急性Q热可有发热、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腰肌和腓肠肌痛等表现;慢性Q热可出现杵状指(趾)、原因不明的发热等症状。

典型症状

1、急性Q热

潜伏期2~38天,通常为12~19天,起病急骤,体温迅速升高,可达39~40℃,体温持续5~14天后下降,有时发热与无热期可交替出现。此外,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腰肌和腓肠肌痛,眼眶、关节、胸部疼痛也时有发生。较少患者可伴肝炎、肺炎,个别有腹泻,或偶见皮疹。

2、慢性Q热

持续或反复发热超过半年,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心内膜炎和肝炎。

(1)心内膜炎:是慢性Q热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形式,患者多存在细胞免疫缺陷,或伴有心脏瓣膜病变、安装了人工心脏瓣膜等。常有明显的杵状指(趾),半数患者有肝脾大,20%患者出现紫癜性皮疹。病程中1/3患者合并动脉栓塞,部分患者伴有贫血和显微镜下血尿。

(2)肝炎:较为常见,可伴发于急性Q热肺炎,也可表现为原因不明的发热。

并发症

本病可累及多个系统,具体并发症见典型症状。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急性发热、头痛、肌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医生建议做血常规、血沉、尿常规、血清免疫学试验、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肝功能、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必要时还会建议做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然后会检查皮肤有无皮损,有无肝脏、脾脏或淋巴结肿大。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正常,仅1/3患者可有白细胞计数升高。

2、血沉

血沉常增快,慢性Q热患者的血沉增快尤为显著。

3、尿常规

发热期可出现轻度蛋白尿,Q热心内膜炎患者可出现镜下血尿。

4、血清免疫学试验

常用补体结合试验、微量凝集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恢复期血清抗体滴度高于急性期4倍即可诊断。

5、细胞培养

细胞培养是病原分离中常用的技术,有助于Q热的诊断。贝纳柯克斯体的传代和培养是采用绿猴肾细胞(BGM细胞)在特定无抗生素培养基中进行的。一般受感染的细胞在2天左右其胞浆内会出现散在的病原体,5~7天内病原大量增殖。

6、分子生物学检测

目前已可用DNA探针技术和PCR技术检测标本中贝纳柯克斯体特异性DNA,特异性强,灵敏性高,对鉴别贝纳柯克斯体的急慢性感染有一定的帮助。

7、肝功能检查

了解肝功能有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生Q热心内膜炎时,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赘生物。

病理检查

对疑有肝脏病变者,必要时可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诊断Q热肉芽肿性肝炎有相当价值。

其他检查

心电图:病变累及心脏时,可有T波、ST段等的改变。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病史(接触家畜史)及临床表现(急性发热、头痛、肌痛),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清免疫学试验、细胞培养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可表现为发热、身体疼痛、头痛、干咳及咽喉干痛。二者临床表现相似,可通过血清免疫学试验、细胞培养等辅助检查相鉴别。

2、登革热

登革热可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还可伴皮疹、恶心、呕吐等症状。登革热常有伊蚊叮咬史。根据详细的询问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血清免疫学试验),不难作出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卧床休息,尽早接受治疗。抗生素治疗对Q热有效,以多西环素为首选,根据病情还可联合用药。此外,对有神经系统症状、心功能不全者还应酌情予以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

1、有剧烈头痛和严重神经系症状者给予止痛剂和镇静剂。

2、出现心功能不全时采用强心剂。

3、有严重毒血症症状伴低血容量者可考虑补充血浆、右旋糖酐等,并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必要时加用血管活性药物、肝素等。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

4、有继发细菌感染,按发生部位及细菌药敏给予适宜抗菌药物。

5、如果患者还存在肝炎、肌炎、肺炎等并发症时,则应该积极进行原发病治疗。

一般治疗

1、口腔护理和更换体位极为重要,以防发生口腔感染、肺部感染等。

2、给高热量半流质饮食,供应足够水分,每日成人量宜为3000ml左右,年老者及有心功能不全者酌减,以保证每日排尿量在1000~1500ml。

药物治疗

1、多西环素

为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疗程一般为14日,疗程不宜过短以防复发,复发再治仍有效。

2、四环素与氯霉素

对该病也具相当疗效。四环素或氯霉素一般于48小时后退热,热退后剂量可酌减或减半,连用1周。

3、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

慢性Q热可采用多西环素联合利福平治疗,疗程数年。

4、四环素与甲氧苄氨嘧啶或林可霉素联用

适用于心内膜炎患者的治疗,疗程应长。注意随访和预后保健,预防复发。

相关药品

多西环素、四环素、氯霉素、利福平、甲氧苄氨嘧啶、林可霉素

手术治疗

对心内膜疾病的患者,在抗菌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治疗。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急性Q热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慢性Q热如果伴有心膜炎及严重肝坏死及其他脏器功能衰竭的疾病患者,通常预后较差。

危害性

1、慢性Q热易并发心内膜炎、肺炎、肝炎等疾病,也有可能伴有肺梗死、心肌梗死、间质性肾炎、关节炎和骨髓炎等并发症。

2、累及肝脏者的病程较长,可影响劳动力。

自愈性

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一般可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做好日常护理,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定期复查。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急性起病者,会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患者会出现惊慌、害怕的心理。

(2)慢性病程者,会出现反复发作的发热,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从而出现烦躁、情绪低落。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用药期间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乏力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管理

1、需要卧床休息者,应定时翻身,防止褥疮的发生。

2、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定期换洗。

3、有皮损者,注意穿棉质衣服,修剪指甲,避免搔抓皮肤。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勤洗澡。

饮食

饮食调理

在接受药物治疗的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发热期予清淡食物,恢复期注意营养补充。

饮食建议

1、多吃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低脂的食物。

2、家属尽量创造良好的进食环境,尽量满足患者口味。

3、少食多餐、多饮水。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

2、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的摄入。

3、戒酒。

预防

预防措施

尚缺乏十分有效的措施,宜加强个人防护,接触机会多者应进行预防接种。

1、切断传播途径

定期用化学杀虫剂给家畜灭蜱。畜牧工厂内加强场地消毒,改善通风设备和注意个人防护。流行区的牛和羊乳必须充分煮沸,工作于森林或野外时应穿防护服,避免被蜱叮咬。

2、保护易感者

预防Q热最有效手段是疫苗接种。

相关疫苗

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接种本疫苗后,可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用于预防Q热。接种对象为兽医、牧民、屠宰场工人、皮革厂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兽医、牧民、屠宰场工人、皮革厂工人、实验室工作人员突然出现急性发热、头痛、肌痛症状,需及时就医。

门诊指征

1、不明原因的反复发热,影响日常生活;

2、发现指(趾)末端软组织增厚似鼓格状膨大,呈拱形隆起,长时间不能消退;

3、皮肤出现皮疹,持续不退;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到感染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好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请着宽松易于穿脱的衣物,方便检查。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发热多久了?体温最高到多少?

2、您有没有头痛?肌肉疼痛?

3、您是否还有其他症状?

4、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是否进行过治疗?具体如何治疗?疗效怎样?

6、您的工作是什么?

7、您最近接触过牛羊等家畜吗?

8、您周围最近有人有这种类似情况吗?

9、您有没有其他疾病?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会传染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