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皮癣

松皮癣,中医病名。是指一种由于淀粉样物质沉着于皮肤组织中所引起的慢性皮肤病,以皮肤出现多数黄褐色圆锥形的坚硬丘疹,自觉剧烈瘙痒为临床特征。多发于中青年,男性多于女性。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淀粉样变。
英文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中年男性
病因
基本病因
发病由气血瘀阻所致。先天气血不足,复外感风湿之邪,客于肌肤,郁于血分,使气血运行失调,肌肤失养而成。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Nomland试验
阳性以1.5%刚果红溶液注入可疑皮损(皮内),24-48小时后仅在有淀粉样蛋白处残留红色,用皮肤显微镜观察,阳性率达80%。
2、组织病理
苔藓样和斑状皮肤淀粉样变的沉积物局限于真皮乳头,在真皮乳头顶部有均一红染的团块状物即淀粉样蛋白,甲基紫染色淀粉样蛋白呈鲜明紫红色。
诊断
诊断原则
1、中青年多发。
2、好发于两小腿胫前。
3、典型皮损为圆锥形丘疹,不相互融合,呈念珠状排列。
4、自觉瘙痒严重。
诊断依据
1、中青年多发。
2、好发于两小腿胫前。
3、典型皮损为圆锥形丘疹,不相互融合,呈念珠状排列。
4、自觉瘙痒严重。
鉴别诊断
1、牛皮癣
好发于颈部、肘部、腰骶部,皮肤粗糙肥厚,扁平或多角形丘疹,苔藓样变,瘙痒较剧。
2、紫癜风
皮疹为紫红色多角形小丘疹,融合成斑块,好发于前臂屈侧、小腿和口腔黏膜。
3、胶样粟丘疹
面部针头至黄豆大小半透明淡黄色扁平丘疹,具蜡样光泽。
4、顽湿聚结
好发于四肢,尤多见于小腿伸侧的剧烈瘙痒性结节,结节表面粗糙呈疣状,顶端可见表皮剥脱、出血、结痴,周围皮肤色素沉着。组织病理见表皮高度角化,呈乳头瘤状增生或上皮瘤状增生,真皮非特异性炎细胞浸润。
治疗
其他治疗
1、龙葵洗剂、楮桃叶洗剂外用。
2、雄黄洗剂外用。
3、10%黑豆馏油软膏外用。
4、黑色拔膏棍外用。
预防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搔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