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痤疮

痤疮(acne)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

英文名称

acne

其它名称

青春痘、青春疙瘩

相关中医疾病

肺风粉刺、面疱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结节或囊肿

主要病因

雄激素诱导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性激素水平测定、皮肤镜检查

重要提醒

不要自行挤压皮损,以免细菌侵入而继发感染,而且挤压力度过大,可能会遗留瘢痕。

临床分类

1、痤疮的严重程度分类

根据皮损的性质进行分类,不考虑皮损的数量。

(1)Ⅰ级(轻度):仅有粉刺。

(2)Ⅱ级(轻至中度):除有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

(3)Ⅲ级(中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外还有脓疱。

(4)Ⅳ级(重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

2、根据临床表现分类

可分为丘疹型、脓疱型、囊肿型、结节型痤疮。

3、根据发病人群分类

(1)新生儿痤疮多发生于出生后不久,从母体获得雄激素以后通过胎盘进入体内,刺激皮脂腺分泌过多,导致毛孔阻塞,从而出现痤疮。与青春期痤疮没有直接的关系。

(2)婴儿痤疮比新生儿痤疮少见,通常发生在3~6 个月之间,病因尚未明确,多有家族史,除了从母体获得雄激素外,还伴有其他激素的异常,成人后痤疮发病率较高。

(3)成人痤疮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激素的改变、环境、压力刺激、不良的生活习惯等。

4、其他分类

(1)寻常痤疮:痤疮的最常见临床类型,可表现为丘疹型、脓疱型、囊肿型、结节型。

(2)聚合性痤疮:较严重类型,好发于青年男性,表现为严重结节、囊肿、窦道和瘢痕。

(3)暴发性痤疮:发病突然,并出现发烧、关节痛、贫血等全身症状。

(4)药物性痤疮:服用皮质类固醇、精神类药物等引起,以炎性皮损为主要表现。

(5)高雄激素性痤疮:与血清睾酮水平增高有关,表现为面部油脂分泌过多,毛孔粗大,以炎性丘疹为主。

(6)化妆品痤疮:化妆品、香波、增白剂、发胶及摩丝等引起。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发病率为70%~87%。

好发人群

各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多见于15~30 岁的青年男女。

病因

总述

痤疮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痤疮的发生可能与雄激素诱导皮脂大量分泌、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繁殖、炎症反应等有关。此外,遗传、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等因素,也会影响痤疮的发病或者加重病情。

基本病因

1、雄激素诱导皮脂大量分泌

毛囊皮脂腺作为皮肤独立的内分泌组织,受性激素调控。如果患者雄激素水平增高或雄、雌激素水平失衡,则可使皮脂腺增大、皮脂腺功能旺盛,导致皮脂(即通常所说的油脂)分泌增加,为痤疮的发生提供了基本的病理基础。

2、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可导致毛囊口变小、狭窄、堵塞,影响毛囊壁脱落的上皮细胞和皮脂的正常排出,从而形成粉刺。

3、痤疮丙酸杆菌繁殖

皮脂腺的分泌功能明显增加,为痤疮丙酸杆菌的生长及繁殖提供了油脂和厌氧环境,成为痤疮最主要的病因之一。

4、炎症反应

由于皮脂溢出导致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增加,痤疮丙酸杆菌通过调节Toll样受体表达加剧了不同程度的炎症,从而出现从炎性丘疹到囊肿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危险因素

以下因素会增加痤疮的发病风险或加重痤疮:

1、家族遗传,父母患有痤疮,自身患痤疮的可能性大。

2、月经前和怀孕时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女性在月经前几天或妊娠突然出现痤疮。

3、正在服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锂和一些抗癫痫药物,发病风险可能增加。

4、患有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人群,更易于患痤疮。

5、经常戴头盔,穿紧身衣,背背包等可引起局部皮肤摩擦或受到压力,从而增加痤疮的患病风险。

6、使用含有刺激性的护肤品,可使痤疮加重。

7、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烈酒等,可使痤疮加重。

8、过度劳累、精神紧张可使痤疮加重。

症状

总述

痤疮好发于面颊、额部,其次是胸部、背部及肩部,多对称分布,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溢出。皮损主要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结节和囊肿。

典型症状

1、白头粉刺

皮脂和角质细胞堆积、阻塞毛囊口,形成的白色丘疹,在皮肤表面没有开口。

2、黑头粉刺

皮脂和角质细胞栓塞在毛孔里,在皮肤表面有开口。暴露在空气中的皮脂氧化变黑,形成黑头。

3、丘疹

毛孔被堵塞后,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就会出现红色、隆起的丘疹,通常伴有皮温升高及疼痛。如果炎症比较严重,丘疹顶端会有“白帽"(脓疱),可能伴有剧疼。

4、皮肤结节

皮肤表面坚硬而疼痛的肿块。

5、囊肿

皮肤表面下疼痛,摸起来有液体的肿块。

病情发展

1、初发

痤疮刚开始表现为粉刺,如白头粉刺(又称闭合性粉刺,是皮肤细胞和皮脂填充在毛孔中形成的白色物质,在皮肤表面没有开口,和外界不相通)及黑头粉刺(又称开放性粉刺,皮肤细胞和皮脂堵塞在毛孔中,在皮肤表面有开口)。白头粉刺可挑出黄白色豆腐渣样物质,而黑头粉刺挤出可见顶部呈黑色而下部为黄白色半透明的物质。

2、加重

当被阻塞的毛孔发炎或被细菌感染时,可形成炎性丘疹(皮肤上出现小而坚实的凸起肿块),皮疹周围皮肤可发红,伴有触痛。炎症严重且侵袭皮肤深层时,丘疹的顶端可有小脓疱(尖端中心为白色,里面含有脓液)。

3、持续发展

病情继续发展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暗红色结节(皮肤表面下的大块,坚实,疼痛的肿块)或囊肿(皮肤表面下大块充满脓液的肿块),挤压时有波动感,甚至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常形成窦道(皮肤表面有一个伤口,通向体内,像一个管道但没有内口)和瘢痕。

并发症

痤疮可能会出现急性化脓性病变、瘢痕、心理疾病等并发症。

1、急性化脓性病变

如果痤疮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会发展成急性化脓性病变。这种情况下,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寒战、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2、瘢痕

痤疮可能导致皮肤受损,特别是在严重的痤疮状况下,可损害皮肤真皮组织,导致皮肤出现凹凸不平的瘢痕。瘢痕一旦形成,往往难以消退,容易使患者的容貌长期受到影响。

3、心理疾病

痤疮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特别是对于重度痤疮患者,可能会由于皮肤美观受到影响而不敢社交,变得比较孤僻,甚至可能出现自卑、焦虑或抑郁等心理疾病。

检查

预计检查

如果皮肤出现粉刺、丘疹、结节等皮损,应及时就医。就诊后,医生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之后,可能建议做皮肤镜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皮肤视诊和触诊两方面,来了解具体情况。

1、皮肤视诊

医生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皮损的位置、范围、大小、分布以及特征,以判断皮肤病变是否具有痤疮的典型表现。

2、皮肤触诊

通过触摸患者受影响的皮肤区域,医生可以了解皮肤损害的深度、质感和硬度等,主要用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

实验室检查

如果医生怀疑痤疮与激素水平异常有关,可进一步做性激素水平测定,包括睾酮、雌二醇等。

其他检查

部分痤疮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不典型,可采用皮肤镜检查,通过观察放大的、高清的皮肤损害图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皮损好发部位、皮损特点就可以作出诊断。女性患者可能会被问及到月经周期,这有助于判断痤疮是否和体内激素波动相关,必要时需要进行皮肤镜检查、激素水平测定等。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玫瑰痤疮、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等疾病。

鉴别诊断

1、玫瑰痤疮

又称“酒渣鼻”,多发生在 30~50 岁的中年人。玫瑰痤疮的皮损主要分布在鼻尖、两侧脸颊、额头及下巴,患部皮肤有毛细血管扩张、丘疹或脓疱。晚期鼻尖部肥大,形成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结节状隆起,即鼻赘。皮损分布、形态等与痤疮均不同,据此可以鉴别。

2、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

皮损多分布于下眼睑及鼻周,表现为扁平或半球形丘疹或小结节,呈暗红色或褐色,质地柔软。典型皮损用玻片按压时,可见苹果酱色小点。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痤疮的治疗原则为减少皮脂分泌、抑制痤疮丙酸杆菌繁殖、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减轻炎症反应。临床上,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外用药物治疗、系统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一般治疗

1、应注意清洁,宜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清洁面部以减少油脂附着于面部堵塞毛孔。

2、忌用手挤压及搔抓粉刺。

3、在泌油高峰尚未得到控制之前,原则上不应使用油性化妆品。

4、少吃高糖饮食和奶制品,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作息规律,避免熬夜。

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1)维A酸类

可改善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抗炎并增加皮肤渗透性,从而增加其他药物疗效。常用药物为第一代的全反式维A酸和异维A酸及第三代维A酸药物阿达帕林和他扎罗汀。阿达帕林具有更好的耐受性,通常作为一线选择。

(2)抗菌药物

①过氧化苯甲酰:具有杀灭痤疮丙酸杆菌、抗炎及轻度溶解粉刺作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轻度刺激反应,建议从低浓度开始及小范围试用。同时注意避免与全反式维A酸联合使用,以防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②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红霉素、林可霉素及其衍生物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及夫西地酸等。可起到抗痤疮丙酸杆菌和抗炎作用。

(3)其他

不同浓度与剂型的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硫磺和水杨酸等药物具有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或者轻微剥脱作用,可作为本病外用药物治疗的备选。此外,维生素B6软膏(如顺峰)、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如华润顺峰)等,也可用于痤疮的辅助治疗。

2、系统药物治疗

一般用于中重度痤疮或者外用药物无效的患者。

(1)抗生素

口服抗生素是治疗中、重度痤疮有效的方法之一。结合抗生素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特别是选择性分布于皮脂溢出部位,应首选四环素类抗生素,比如盐酸多西环素片等;对于四环素类抗生素不能耐受者,可考虑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比如罗红霉素分散片等。

(2)异维A酸

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是治疗重度痤疮的标准方法,可作用于痤疮发病的所有病理生理环节,从而减少皮脂分泌,并控制异常角化和粉刺的形成。另外,该药还可以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对于结节性、囊肿性、聚合性痤疮,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3)抗雄激素药物

适用于伴有高雄激素表现的痤疮(如重度痤疮伴有月经不规律和多毛)、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月经前明显加重的痤疮等。常用药物包括避孕药、螺内酯等。

(4)糖皮质激素

聚合性痤疮和暴发性痤疮患者,可适量使用泼尼松;对严重的结节或囊肿型痤疮患者,可辅助选用皮损内激素注射,常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或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需注意,应避免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以免发生不良反应,包括激素性痤疮或毛囊炎,使病情复杂化。

相关药品

全反式维A酸、异维A酸、阿达帕林、他扎罗汀、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氯霉素、氯洁霉素、夫西地酸、壬二酸、氨苯砜、二硫化硒、水杨酸、维生素B6软膏(如顺峰)、葡萄糖酸氯己定软膏(如华润顺峰)、盐酸多西环素片、罗红霉素分散片、异维A酸软胶囊、螺内酯、泼尼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等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物理治疗

1、光动力治疗

联合应用红蓝光照射以及5-氨基酮戊酸,可通过光动力学效应破坏痤疮丙酸杆菌及减轻炎症反应。但可能会出现疼痛、结痂、红斑和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2、激光治疗

这一疗法主要用于瘢痕治疗。当患者到了痤疮得到基本控制的年龄阶段后期,可考虑激光疗法治疗痤疮留下的瘢痕。1450nm激光、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和点阵激光等是目前治疗痤疮及痤疮瘢痕有效的方法。

中医治疗

痤疮的中医治疗应以皮疹辨证结合整体辨证,并注意不同的年龄阶段其辨证有所侧重。青春期痤疮,多从肺、胃论治;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多从肝、肾论治;久治不愈者,多存在本虚标实,应注意补泻兼施。

1、肺经风热证,相当于轻中度痤疮(Ⅰ和Ⅱ级),皮疹以粉刺为主,色红,或有痒痛。,治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或泻白散加减。

2、湿热蕴结证,相当于中度痤疮(Ⅲ级),皮疹以丘疹、脓疱、结节为主,红肿疼痛,或伴有口臭、便秘、尿黄。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茵陈蒿汤、泻黄散加减治疗。

3、冲任不调证,皮疹以粉刺、丘疹为主,或有结节,色暗红,或伴烦躁易怒、月经失调、血块、经前皮疹加重。治宜调理冲任。方用丹栀逍遥散加减。中成药可选丹参酮胶囊,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偶尔可见皮肤过敏不良反应,停药后即可恢复正常。

4、痰瘀结聚证,相当于重度痤疮(Ⅳ级),皮疹以结节和囊肿为主,色暗红或紫、或有疼痛。治宜化瘀散结,清热解毒。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其他治疗

1、果酸治疗

果酸可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黏着性,加速表皮细胞的脱落及更新,同时刺激真皮胶原合成。

2、其他

局部有粉刺者,可由医生用特制的粉刺挤压器将内容物挤出。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痤疮的一般预后良好。部分患者可自行缓解,不能自行缓解者经合理治疗后也可获得治愈。少数患者未及时治疗,痤疮加重,可导致瘢痕、色素沉着,严重影响外观。

危害性

痤疮急性期可明显影响外观,病情缓解后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瘢痕等皮肤损害,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者可出现自卑、抑郁等。

自愈性

1、轻度痤疮,如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等,通过充足睡眠、调整心理状态、清淡饮食,可明显改善症状或自愈。

2、仅在青春期某阶段爆发的痤疮,当青少年发育成熟后,也能逐渐好转并痊愈。

治愈性

痤疮是可以治愈的。

复发性

若后期未注意控制诱发因素,病情容易复发。

日常

总述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皮肤的护理和清洁、保持身心健康,有助于症状的改善。同时需定期复查,日常监测病情,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痤疮发作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会使患者出现自卑、抑郁等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关心和鼓励患者,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2)患者平时应保持精神愉快,多听优美的音乐,还可参与一些娱乐性的比赛活动,分散注意力,从而起到良好的心理调节作用,消除精神紧张,缓解压力。

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足疗程用药,症状改善后不应立即停药,否则容易复发。

生活管理

1、避免熬夜,规律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

2、避免长期接触电脑、暴晒。

3、洗脸时或清洗其他长痤疮的部位时动作应轻柔,避免使痤疮破裂。

4、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愉快,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5、每日用温和的洗剂和温水清洗患处。

6、注意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挤压痤疮,以免引起感染。

病情监测

患者日常应注意观察皮损有无减少,若皮损数目不断增多,甚至出现结节、囊肿,或者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诊治。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由于痤疮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想要完全防止发生是很难做到的,但是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减轻症状、避免恶化。

1、减少对皮肤的刺激。避免使用具有刺激皮肤的产品,如去角质产品。同时尽量减少过度洗涤和擦洗。

2、避免摩擦或压迫皮肤,保护容易长痤疮的部位不接触头盔、紧身衣、背带等。

3、避免使用油性化妆品、防晒霜,严重者禁止使用粉底。

4、剧烈运动后,皮肤上的油脂和汗水会使痤疮加重,因此,剧烈运动后应尽快冲洗。

5、少食糖果甜食、多脂及辛辣刺激食物,避免饮酒,宜多饮水,避免大便秘结,多吃新鲜蔬菜与水果,谨慎服用可能诱发痤疮的药物。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面部反复出现白头或黑头粉刺,影响美观者。

2、粉刺突然变大、变硬或内部出现脓液,伴有局部皮肤发红、疼痛。

3、成年女性突然出现粉刺、丘疹等,伴有体毛过多、月经周期不规律。

4、皮肤损害导致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严重影响外观。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可于皮肤科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首诊科室为皮肤科。

2、有些患者的痤疮为原发疾病的一个表现,还需到相应科室针对病因治疗。如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女性,应到妇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皮疹部位进行检查,保持皮肤清洁。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到目前为止,尝试过哪些治疗和自我护理措施?是否有效?

4、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5、近期压力是否过大?有无激素类药物服用史?

6、您月经平时规律吗?使用什么类型的护肤品、化妆品?(针对女性患者)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