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挤压综合征

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出现的以肢体肿胀、坏死,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以及急性肾损伤为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英文名称

crush syndrome

疾病分类

损伤

遗传性

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肢体肿胀、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水疱、红斑、皮肤脱落、休克、茶褐色或红棕色、少尿、无尿、恶心、神志不清、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心律不齐、心脏骤停

主要病因

是由于地震、山体滑坡、矿难塌方、泥石流、飓风、战争等情况导致肢体长时间受挤压,发生横纹肌溶解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心肌酶检测、凝血功能检查、X线、CT

重要提醒

挤压综合征可能引起急性肾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建议及时就医诊治,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发病率

目前尚无其准确、权威发病率相关数据。

死亡率

据近年来几次国内外大地震不完全的统计资料推测,地震可造成3%~20%的挤压伤,地震挤压综合征导致的急性肾衰竭的死亡率约20%。

好发人群

肢体长时间受挤压的伤员。

病因

总述

本病是由于肌肉长时间受挤压,发生横纹肌溶解,引发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从而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地震、山体滑坡、矿难塌方、泥石流、飓风、战争等都可能产生大量挤压综合征患者。肢体受压约4小时即可能发生挤压综合征。

危险因素

大腿、臀部、上臂肌肉丰富处的挤压伤最易发生挤压综合征。

症状

总述

挤压综合征不仅会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及活动障碍等局部症状,还可出现休克、肌红蛋白尿、酸中毒及氮质血症、高钾血症等全身表现。

典型症状

1、局部表现

(1)受伤肢体严重肿胀是局部主要表现。

(2)由于肌肉损伤,常会出现疼痛不适,但随着肌肉坏死逐渐加重,可能出现肢体感觉减退或麻木。

(3)受压局部可有水疱、红斑、暗褐色区,甚或皮肤脱落。

2、全身表现

(1)休克:除创伤因素外,大量血浆渗入组织区中,可使有效血容量明显减少而发生轻度或中度休克。

(2)肌红蛋白尿:休克状态被解除后,即可出现茶褐色或红棕色的肌红蛋白尿,尿量减少或无尿。

(3)酸中毒和氮质血症:肌肉缺血坏死后,大量磷酸根、硫酸根等酸性物质释出,使液体pH值降低,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严重创伤后,组织分解代谢旺盛,大量中间代谢产物积聚体内,非蛋白氮、尿素氮迅速升高,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可出现神志不清、呼吸深大、烦躁烦渴、恶心等酸中毒、尿毒症等一系列表现。

(4)高钾血症:是由于肌肉组织坏死,释放出大量钾离子至血液,发生肾功能衰竭,排尿少,排钾困难,使体内血钾浓度迅速升高所致。在少尿期中,高钾血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包括精神恍惚、烦躁不安、反应迟钝、全身软弱、唇周围或肢体麻木、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心搏缓慢、心律不齐,甚至心搏骤停而死亡。

并发症

若挤压综合征严重,可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骨筋膜室综合症、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

检查

预计检查

肢体受挤压后出现肿胀、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休克、尿液异常、精神异常等表现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血气分析、心肌酶检测、凝血功能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CT检查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局部有无肿胀、肤色异常或者水疱等皮肤损害。

2、触诊

主要检查局部有无触痛、牵拉痛,或者出现感觉减退等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根据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等变化情况,可估计失血、血浆成分丢失、贫血或少尿期水瀦留的程度。

2、尿常规

发生肌红蛋白尿时,尿量明显减少,比重升高,尿呈酸性,内含红细胞、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并有白蛋白、肌酸、肌酐、色素颗粒管型等。通常受压肌肉恢复血流后12小时,肌红蛋白尿浓度最高,以后逐渐降低,至多尿期及恢复期尿比重较低。

3、血生化检查

通过检查血钾、血镁、转氨酶、肌酐、乳酸脱氢酶等,可判断是否出现电解质紊乱、肝功能损害等,同时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4、血气分析

通过检查血液PH等,有助于了解是否存在酸中毒等情况。

5、心肌酶检测

可帮助诊断患者是否由心肌损害情况发生。

6、凝血功能检查

通过检查出凝血时间,可了解机体凝血、溶纤机制有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

必要时,患者可能需行X线、CT等检查,以具体明确肢体病变情况,同时检查机体有无其他脏器损害,对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有一定意义。

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可帮助明确心脏异常情况,对辅助病情评估有一定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既往外伤史、肢体被重物挤压史,再结合典型临床表现,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的结果,通常不难明确诊断。

诊断依据

挤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1、有长时间受重物挤压的受伤史;

2、持续少尿或无尿,或者出现红棕色、深褐色尿;

3、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及管型;

4、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

5、有急性肾损伤的证据。

治疗

治疗原则

挤压综合征确诊后,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早期现场救治,以及后期转运至医院后的综合治疗。早期现场救治是降低早期病死率的最关键措施,而后方医院的综合治疗是减少伤残和病死率的关键环节。

急性期治疗

低血容量休克和高钾血症是挤压综合征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是早期现场救治的重点。

1、补液治疗

(1)尽早实施补液,并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如不能静脉补液,应行口服补液。通常有限选用等渗生理盐水。

(2)合并高钠血症、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低钙血症患者,可依据情况补充5%葡萄糖溶液和5%碳酸氢钠溶液。

(3)若出现低钙血症的症状,可适当补充10%葡萄糖酸钙溶液。

(4)密切监测尿量,液体输入3L后如仍无排尿,排除尿道撕裂伤后,留置尿管进行监测。

2、防治高血钾

(1)尽快进行心电图或血清钾检测,明确高血钾的诊断。

(2)静脉通路建立后,给予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碳酸氢钠与葡萄糖-普通胰岛素维持静脉滴注。

(3)适当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降钾树脂)。

(4)有尿的伤员,酌情给予呋塞米静脉注射。

3、预防急性肾损伤

(1)碱化尿液:进行碳酸氢钠静脉滴注,维持尿液pH>6.5。

(2)渗透性利尿:若液体复苏后尿量超过30ml/h,可给予20%甘露醇溶液缓慢静脉滴注。但低容量、无尿或心力衰竭的伤员不能应用甘露醇。

(3)避免、去除导致肾损伤的因素:相关因素包括肾毒性药物、尿路梗阻、出血、感染、低血压高血压、心力衰竭和贫血等。

(4)监测容量和电解质平衡:若无尿的患者出现容量负荷过多,则需限制液体输入,并酌情考虑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一般治疗

1、支持治疗

挤压综合征病情复杂,有条件时推荐早期进行重症监护病房(ICU)监护治疗。

(1)应迅速液体复苏,纠正低血容量状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心率和中心静脉压等血液动力学稳定;

(2)合并呼吸功能异常患者,给予呼吸功能支持;

(3)注意伤员的意识、瞳孔变化,积极防治继发性脑功能损害;

(4)早期应用抑酸药物预防应激性溃疡,合并胃肠功能紊乱或严重腹胀,应监测腹围和腹压,以积极发现腹部病变;

(5)及早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积极防治感染,并根据创面、痰液、血液的细菌学检查和药敏试验结果及时调整。

(6)注意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等特殊感染。

2、血液净化治疗

(1)治疗时机

①患者出现少尿、无尿、氮质血症以及高钾血症、酸中毒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经补液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②补液3L以上仍无尿,合并容量超负荷患者。

(2)血液净化模式选择

①对于无多脏器损伤、呼吸和循环状态稳定的患者,可以采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②从尽快控制高血钾、减少抗凝剂使用剂量和高效利用透析机的角度出发,可选择间歇血液透析治疗。

③如出现合并多脏器损伤或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血液动力学不稳定;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难以控制的容量超负荷;严重感染、脓毒血症;高分解代谢状态时,建议尽早进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

(3)抗凝治疗

①枸橼酸(即柠檬酸)局部抗凝:若条件许可,推荐用枸橼酸局部抗凝,并考虑患者实际血流量,依据游离钙离子的检测相应调整枸橼酸钠和氯化钙生理盐水的输入速度;但合并严重肝功能障碍、低氧血症和(或)组织灌注不足、代谢性碱中毒及高钠血症的患者,不宜选择枸橼酸局部抗凝。

②阿加曲班:合并出血风险的患者,也可选用阿加曲班。但明显肝功能障碍的伤员不宜选择阿加曲班。

③前稀释治疗模式:治疗前给予肝素生理盐水预冲,治疗过程中没30~60分钟给予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和滤器。

④其他:患者创面出血得到控制,并无消化道出血等活动性出血,应给予适当剂量的低分子肝素,以预防血栓栓塞发生。

(4)停止治疗指征

达到①~③标准,可以停用CRRT,改用间断性血液透析;而肾功能始终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可长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维持治疗。

①生命体征和病情稳定;

②血清肌红蛋白、肌酸激酶水平基本恢复正常;

③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得以纠正;

④尿量>1500ml/d或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3、营养治疗

通常首选肠内营养;如合并腹膜损伤、胃肠功能紊乱或消化道出血,可选择静脉营养。通常医生会依据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肠内营养与静脉营养配合使用。

药物治疗

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合适药物治疗。详情请见急性期治疗和一般治疗相关内容。

相关药品

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呋塞米、甘露醇、枸橼酸、阿加曲班、肝素

手术治疗

1、截肢

肢体挤压伤严重,肢体近于毁损者,则应截肢。

2、筋膜切开减压

若出现筋膜间隙综合征,可酌情切开筋膜,以达减压目的,改善血供,避免肌肉、神经等出现坏死。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早期进行多专业、多学科的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使患者获得较好治疗效果;但若治疗不及时,病情严重,引起多种并发症,可能会对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危害性

1、挤压综合征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会严重损害机体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2、部分患者可能需截肢治疗,最终导致残疾。

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早期、及时、规范的多学科联合治疗后,多可获得较好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可治愈。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因自身健康或生命受到威胁,易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鼓励患者,让患者正确面对现实,给予患者一定的安慰,使患者解除思想顾虑,并使患者心情舒畅。

(2)患者:多进行自我鼓励,保持积极的心态,减少恐惧心理。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家属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按摩肢体,防止出现压疮和血栓。

4、患者身体恢复后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X线、CT血尿常规、生化、凝血功能等复查。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对于无法经口进食的患者,及时及予鼻饲管饮食。

2、可以正常进食的患者,家属可为其准备清淡、营养丰富的饮食。

3、患者应多吃含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果汁、豆浆、鸡蛋羹等。

4、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就餐。

5、合理饮水。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远离危险建筑物,及时修整房屋。

2、日常学习灾难自救措施。

就医指南

急诊(120)指征

1、肢体受挤压后出现肿胀、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

2、休克、精神异常。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患者伤情都较严重,应就诊于急诊科,必要时会由急诊科转至骨科,接受专科治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患者尽量不要挪动或转动身体,以免加重伤势。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

2、需要做什么检查?

3、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平时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6、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