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巨乳头性结膜炎

巨乳头性结膜炎(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属于变态反应性结膜炎,通常与佩戴角膜接触镜、义眼或眼部手术缝线相关。临床通常首先表现为接触镜不耐受及眼痒,也可出现视物模糊、异物感及分泌物增多等表现。此病的发生与抗原沉积和微创伤有密切关系,为机械性刺激与超敏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英文名称

giant papillary conjunctivitis,GPC

相关中医疾病

目痒症

疾病分类

眼部疾病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眼红、眼痒、黏液性分泌物、异物感、不能耐受接触镜

主要病因

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义眼、眼部手术缝线或填充物等

检查项目

泪液或血液总IgE抗体测量、结膜刮片或印迹细胞学检查、角膜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在临床相对常见,严重时可累及角膜、影响视力,患病后应及时停止接触刺激源,并及时就诊。

临床分类

临床上根据病情进展将巨乳头性结膜炎分为四期。

1、Ⅰ期

患者眼痒,轻度睑结膜充血,细小乳头增生。

2、Ⅱ期

眼痒加重,黏性分泌物较多,上睑结膜充血,不规则的乳头增生。

3、Ⅲ期

中-重度眼痒,黏液性分泌物多,上睑结膜乳头增生,有大于1mm乳头,上睑充血水肿。

4、Ⅳ期

重度眼痒,大量黏液性分泌物,上睑结膜乳头增生大于1mm,有些呈蘑菇状,顶端有坏死,荧光素染色阳性。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未发现传染性。

发病率

相关文献提示本病为常见眼病,但无具体发病率研究。

好发人群

好发于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者。

病因

总述

巨乳头性结膜炎是由机械性刺激诱发的睑结膜炎性增殖性病变,以上睑结膜为主,常见刺激物为角膜接触镜、义眼、手术缝线和填充物等,其结膜及炎症细胞的增殖性病变主要为Ⅰ型及Ⅳ型超敏反应共同参与,较为常见。

基本病因

1、巨乳头性结膜炎主要与抗原刺激引起泪液的免疫球蛋白产生有关,如IgE、IgG、IgM,补体系统被激活形成C3a过敏毒素,它们与巨噬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作用,引起血管活性胺的释放。

2、巨乳头性结膜炎时,异物刺激也可以使结膜机械损伤释放中性粒细胞趋化性因子,后者吸附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基质细胞等,这些细胞再与IgE、 IgG和C3a作用,使血管活性胺释放,产生症状并引起更多的沉淀物,如此恶性循环。

危险因素

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等。

症状

总述

患者首先表现为接触镜不耐受及眼痒,也可出现视物模糊(因接触镜沉积物所致)、异物感及分泌物等临床表现。眼部检查最先表现为上睑结膜乳头增生,随病情加重,可形成大的乳头(>0.3mm),甚至巨乳头(>1mm)。该病很少累及角膜,少数患者可以出现浅点状角膜病变及Trantas斑。

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病毒性结膜炎、卡他性结膜炎、白内障等,若为隐形眼镜引起,可伴有角膜损害,如角膜炎、角膜擦伤等。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眼红、眼痒、黏液性分泌物、异物感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询问完病史后,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主要是眼部的专科检查,判断有无异常的眼部表现。根据症状和体征,可能会建议做泪液或血液总IgE抗体测量、结膜刮片或印迹细胞学检查、角膜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等,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体格检查

主要是眼部的专科检查,在裂隙灯下查看患者双眼前节状态,包括双眼睑结膜的乳头增生、角膜累及受损情况,可以通过裂隙灯下角膜荧光素染色试验,辅助判断结膜及角膜损伤的范围和程度。

实验室检查

1、泪液或血液总IgE抗体检测

将特定过敏原的膜条与患者泪液或血液接触,可半定量评估IgE抗体的滴度,从而辅助诊断。本项检查在我国临床并不常用。

2、结膜刮片或印迹细胞学检查

临床常用的方法之一。具体操作是取患者结膜分泌物制备涂片或刮片,结膜涂片镜下检查、吉姆萨染色体观察嗜酸性粒细胞形态和数量,通常作为辅助手段。

3、角膜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

近年来新兴的辅助检查手段。具体操作是通过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患者角膜缘、结膜、睑板腺腺体的形态学改变,除辅助诊断外,还有较好的随访价值。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即可做出临床诊断。检查通常只作为辅助,通常不作强制要求;除此以外,还需要排除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的其他类型等。

诊断依据

1、病史

包括既往角膜接触镜佩戴史,义眼或眼部手术缝线等病史。

2、症状

眼红、眼痒是特征性表现,分泌物增多和不能耐受接触镜也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3、体征

上睑结膜乳头增生,随病情加重,可形成大的乳头(>0.3mm),甚至巨乳头(>1mm)。

鉴别诊断

1、特应性角结膜炎

部分患者可以合并特应性皮炎,这是一种伴有面部特应性皮炎的慢性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患者也可以有出现结膜巨乳头或角膜缘的眼部病变,多见于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常年发病,上下眼睑均可发现结膜乳头,角膜新生血管、角膜瘢痕、睑结膜与球结膜粘连导致下穹窿缩短等都是常见症状。

2、春季角结膜炎

春季角结膜炎是一种季节性、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结膜炎,主要症状为眼痒、眼部分泌物增多,多为双眼发作,偶有单眼发病的报道。主要由致敏原引起,与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有关,在我国,该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和季节特性,以西北及黄河以北多见,春夏季节高发。

临床上相对常见,病情通常较重,可继发角膜损伤,进而损害视力,甚至导致失明。

3、衣原体性结膜炎

衣原体性结膜炎可有眼红、异物感,但通常没有剧烈眼痒;可有乳头增生和结膜瘢痕,但巨乳头罕见;角膜缘可见血管翳。结膜刮片可见沙眼包含体,但无嗜酸性粒细胞。

4、细菌性结膜炎

细菌性结膜炎可有眼红、眼肿、异物感、分泌物增多,但通常没有明显眼痒,且分泌物多为黄色脓性,而春季角结膜炎分泌物为黏性拉丝状,两者截然不同。细菌性结膜炎可有结膜滤泡形成和乳头增生,但通常没有巨乳头,一般不累及角膜。结膜刮片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但无嗜酸性粒细胞。

5、病毒性结膜炎

可有眼红、眼肿、流泪、异物感,但通常没有明显眼痒;有较强的传染性,多为浆液性水样分泌物。结膜多以滤泡为主,角膜病变多为上皮下浸润,可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结膜刮片无嗜酸性粒细胞。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是降低抗原负载、减轻结膜损伤、抑制免疫反应,医生根据病状的程度进行不同的处理。首先需要去除病因,然后使用药物治疗。

对因治疗

1、角膜接触镜佩戴患者

应选择高透气性的接触镜或直径小的硬性接触镜,缩短佩戴时间,加强接触镜的护理,避免使用含有防腐剂及汞等具有潜在抗原活性的护理液,炎症恶化期间,停戴接触镜。

2、义眼患者

需每日用洗洁精清洗眼片,于清水中浸泡,置于干燥处备用。

3、手术史存在缝线及硅胶摩擦者

如情况允许,应取出刺激物。

药物治疗

1、抗过敏药物

(1)抗组胺药:如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等,可以拮抗组胺与受体结合,快速缓解患者的眼痒症状,通常对轻症患者有效。症状严重或合并全身过敏症状者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如西替利嗪等。

(2)肥大细胞稳定剂:如吡嘧司特钾滴眼液、色苷酸钠滴眼液等,可以稳定肥大细胞膜,避免它释放更多的炎症介质,主要是预防和维持期治疗。

(3)双效作用药物:即以上抗组胺药物与肥大细胞稳定剂的双效作用药物,如奥洛他定滴眼液、氮卓斯汀滴眼液、酮替芬滴眼液等。

(4)缩血管制剂:如萘甲唑林滴眼液、非尼拉敏滴眼液等,缩血管类药物可以作用于眼部毛细血管使其收缩,从而减轻双眼结膜充血;但不能缓解眼部的过敏和炎症,一般不做常规使用,仅联合用药时辅助治疗。

2、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应尽量避免使用,应限于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急性阶段,用来减少睑板的充血和炎症,但对于配戴义眼患者可以放宽使用范围。

3、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如溴芬酸钠、普拉洛芬、酮咯酸、双氯芬酸钠、氟比洛芬滴眼液等,具有抗炎作用,可以减轻眼痒、充血等症状,可辅助治疗,可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但应注意患者的药物过敏史。

4、人工泪液

可以帮助缓解过敏症状及干眼症状。

相关药品

富马酸依美斯汀、西替利嗪、哔嘧司特钾、色苷酸钠、奥洛他定、氮卓斯汀、酮替芬、萘甲唑林、非尼拉敏、氟米龙、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氯替泼诺、曲安奈德、磷酸地塞米松、溴芬酸钠、普拉洛芬、酮咯酸、双氯芬酸钠、氟比洛芬、人工泪液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冷敷

将滴眼液放在冰箱内4℃冷藏,滴眼液点眼时即可兼顾冷敷,利用物理原理减轻症状。

2、洗眼

在结膜囊内滴入人工泪液洗眼,以稀释眼表的过敏物质和炎症介质,建议首选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考虑到清洁因素及泪膜稳定性的维持,不建议使用自来水及眼杯。

治疗周期

每2~4周复诊,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尽管治疗过程中症状及体征消退缓慢,但一般预后良好,很少出现永久视力损害。

危害性

若病情顽固、反复发作,则可能影响心理状态,影响日常生活质量;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主要为角膜病变,可能致盲。

自愈性

暂无相关自愈性的临床研究。

治愈性

1、本病轻症患者可通过药物治疗治愈。

2、症状较重的患者需停止佩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取出手术遗留刺激物等。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部分患者彻底停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后,通常不会再发病。

复发性

再次接触刺激时,有可能复发。

日常

总述

主要指对患者因疾病产生的异常心理状态进行积极的疏导,并在用药方面根据医生指导进行严格的监测,尤其是糖皮质激素的使用。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少部分患者因病情顽固、反复发作,可能会对治疗丧失信心,出现抑郁、悲观的情绪。

(2)本病以眼部不适为主,影响正常用眼,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情绪。

(3)患者对病情进展过分忧虑,如角膜溃疡等等,因担心失明而出现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充分的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积极接受治疗,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用药护理

糖皮质激素使用时,药物种类、浓度、用药频率、停药时间等应依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决定,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定期复查,以便医生适时评估病情,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剂量。

2、遵医嘱用药,逐渐减量,勿擅自停用或改变药物剂量。

3、用药超过2周必须密切关注眼压变化;若出现激素性眼压升高,需要适当减少糖皮质激素浓度或滴药次数。

生活管理

1、保持科学作息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劳累,避免过度用眼,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调整生活习惯

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频繁揉眼;春夏季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避开过敏原刺激。

3、保持精神愉快

精神抑郁或过度紧张,容易加重眼部症状,因此日常应保持精神愉快。

4、加强体育锻炼

参加适量的健身运动,保持身体健康。

复诊须知

应用糖皮质激素期间,需2周复诊一次,以便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复诊时检查以眼部专科检查、视力、眼压等视功能检查为主。

饮食

饮食调理

疾病的发生与饮食习惯相关性不大,但仍要保证科学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有利于控制病情。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

2、注意营养丰富均衡,食物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3、食物的选择以清淡、富有营养为主。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2、避免辛辣、油腻、过咸、刺激性食物,尤其是疾病发作时,否则不利于症状的缓解。

预防

预防措施

培养良好的眼部用眼卫生习惯,加强角膜接触镜及义眼的护理和清理。

就医指南

家庭处理

出现眼痒、眼红和黏液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时,尽快停止佩戴角膜接触镜或义眼等。

门诊指征

1、长时间眼红、眼痒。

2、分泌物增多。

3、伴异物感。

4、不能耐受角膜接触镜。

出现以上情况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眼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体格检查,尽量不要化妆或佩戴隐形眼镜,以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现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大概持续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饮食习惯规律吗?是否喜欢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5、您平时注意清洁吗?是否经常揉眼睛?

6、您以前有过眼部疾病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7、您有平时佩戴隐形眼镜吗?是否有眼部手术史?

9、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春季角结膜炎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失明吗?

4、我需要做手术吗?会有损伤吗?

5、我需要用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佩戴隐形眼镜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