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膝内翻

膝内翻(genu varum)又称O型腿,指两下肢伸直而踝关节力图并拢时,膝关节不能并拢,是与膝外翻完全呈相反方向的畸形。膝内翻可由生理性和病理性两大方面原因所引起,生理性膝内翻一般无需治疗,而病理性膝内翻则需要行矫形支具或手术治疗,以尽快纠正肢体形态。

英文名称

genu varum

其它名称

O型腿、膝内翻畸形

疾病分类

运动系统疾病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骨科

发病部位

膝部

常见症状

膝关节不适、走路摇摆、足趾向内侧偏

主要病因

由生理性因素以及佝偻病、外伤、炎症等病理性因素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

重要提醒

病理性膝内翻一旦确诊,患儿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本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其具体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生理性膝内翻常发生于0~2岁的小儿。

病因

总述

膝内翻的病因较多,比如生理性弯曲、佝偻病、外伤、炎症等,大致可以分为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两大方面。

基本病因

1、生理性因素

新生儿及婴儿的下肢,包括胫骨和股骨,轻度或中度的向内弯曲是正常的,这可能是下肢在宫腔内体位的延续现象。在儿童正常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果不出现任何的干扰因素,随着站立和运动的发育,下肢向内弯曲的情况能够自动地获得矫正。

2、病理性因素

比如佝偻病、外伤、炎症、先天性骨骼生长障碍性疾病(Blount病)、肿瘤、脊髓灰质炎及脑瘫等,均可引起下肢力线性排列的紊乱,造成膝内翻畸形。

危险因素

使用学步车、幼年过早参加对抗性强运动以及膝关节处于高负担者,容易发生本病。

症状

总述

患儿主要表现为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的距离宽、足趾向内侧偏,可伴有膝关节不适或疼痛感。如果疲劳或长距离行走,则患儿可能出现步态异常和明显的下肢弯曲。

并发症

由于膝关节内外侧承受应力的不均,病程长者易形成骨关节炎。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膝关节不适、走路摇摆、足趾向内侧偏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的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行血液检查、X线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平卧位

下肢伸直,髌骨向正前方,内踝并拢,测量股骨内髁之间距离,即为膝内翻的程度;再测量大腿与小腿内侧缘向内所成的角度。

2、站立位

自髂前上棘向下经髌骨中心的重力线,正常时通过第1、2跖骨之间;膝内翻时则偏向外侧通过第3、4、5跖骨。双足可能正常,或存在内旋或外翻。

3、行走时

观察下肢负重期有无向外侧凸出。生理性膝内翻,负重期膝关节一般不向外凸出,如果岀现,则表示膝外侧韧带松弛,这时畸形有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应检査膝内侧、外侧副韧带以及交叉韧带的稳定性,检查髋关节伸展时的旋转范围和股骨前倾角度。

实验室检查

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了解血液中钙、磷等元素的水平以及其他与骨代谢相关的指标、炎症指标等,有助于确定病因。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发现膝关节及踝关节平面向内倾斜;胫骨上中1/3连接处向内成角;胫骨、股骨内侧骨皮质变厚、硬化;骨骺、骺板及干骺端表现正常,骨质无病变表现:通常两侧肢体对称性受累。测量干骺端与骨干夹角,生理性膝内翻<10°,胫骨内翻畸形>10°。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儿有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距离宽、走路摇摆等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液检查、X线检查等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生理性膝内翻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而病理性膝内翻者需要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年龄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比如使用矫形支具、手术治疗等。

一般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佝偻病等。

药物治疗

暂无特效药物治疗。

相关药品

暂无

手术治疗

1、生长诱导术

一般采用“8”字钢板单侧阻滞骨骺的生长速度,使原本倾斜的膝关节变水平。该手术具有创伤小、不易损伤骨骺、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手术效果好等优点,但不适用于年龄过大、骨骺已经生理性闭合或因各种原因导致骨骺发生病理性早闭的儿童。

2、截骨矫形外固定术

对于单纯的膝内翻,可以在实施传统截骨矫形术后,用各种外支架固定。

3、膝关节置换术

对于严重的下肢弯曲、骨骺闭合的患者,可考虑行膝关节置换术,以恢复膝关节功能。虽然该手术方法矫形程度大,但手术创伤大、人工关节有一定的使用年限等。

其他治疗

对于轻度的病理性膝内翻者,可考虑支具矫形,以恢复膝关节正常解剖结构。该方法具有不良反应较小的优点,但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不适,而且治疗时间较长。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一般情况下,生理性膝内翻随着年龄增长会自行好转;而病理性膝内翻经积极治疗,一般可获得矫正,预后良好。

危害性

1、本病会影响外观,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异常。

2、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骨关节炎的发生。

自愈性

生理性膝内翻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自行好转。

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一般可获得矫正。

日常

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应多陪伴与安慰患儿,使患儿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同时帮助患儿进行适当患肢功能锻炼;恢复一段时间后,遵医嘱定时复查,以便医生能够及时了解病情变化情况。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儿可能因走路方式异常,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从而出现自卑、难过等心理。

2、护理要点

家属应温柔地安抚患儿,可通过鼓励、夸奖的方式来建立患儿的自信心,消除其负面情绪。

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避免增加膝关节负担的活动,比如跑步、跳高、爬山等。

3、对于接受手术的患儿,拆除石膏后可遵照医嘱适当进行下肢功能锻炼,以恢复患肢正常功能。

4、对于接受支具矫形的患儿,应坚持使用,切勿半途而废。

复诊须知

一般建议接受支具矫形治疗的患儿,每4~6个月复查1次。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通常无特殊的饮食禁忌,但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促进机体恢复,患儿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机体营养物质摄入充足。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少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膝内翻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几种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减轻膝关节负重。

2、尽量不要使用学步车。

3、避免让孩子过早的参加对抗性强的运动。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站立和行走时双膝之间的距离宽。

2、明显的下肢弯曲。

3、走路摇摆、步态异常。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膝内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骨关节畸形,家属应带患儿前往骨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应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是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膝内翻的?近期有加重吗?

2、孩子有走路姿势异常的症状吗?

3、孩子之前去医院检查过吗?是怎么治疗的?

4、孩子平时喜欢运动吗?喜欢什么运动?

5、孩子既往有佝偻病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膝内翻的症状?

2、孩子的症状严重吗?

3、孩子需要做哪些检查?

4、应该怎么治疗?需要手术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回家后应该注意什么?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