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puerperal infection)又称产褥热,是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其发病可能和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因素有关。产褥感染是最常见的产褥期并发症。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

英文名称

puerperal infection

其它名称

产褥热

相关中医疾病

产褥热、产后温病、产后热入血室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发病部位

外阴,子宫,阴道

常见症状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

主要病因

可能与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原检测、彩超、CT、MRI

重要提醒

产褥期应注意个人卫生,防寒保暖,预防感冒,避免引起免疫力低下和病原菌感染。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1%~8%。

好发人群

产褥期人群。

病因

总述

正常妇女阴道寄生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妇女阴道有自净作用,羊水中含有抗菌物质。妊娠和正常分娩通常不会给产妇增加感染机会。只有在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和细菌数量三者之间的平衡失调,才会增加产褥感染的机会,导致感染发生。其发病可能和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严重贫血、产科手术操作、产后出血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病原体种类

正常妇女阴道寄生大量细菌,包括需氧菌、厌氧菌、真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细菌可分为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有些非致病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致病称为条件致病菌。即使致病菌也需要达到一定数量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才会致病。

(1)需氧菌

包括链球菌、杆菌和葡萄球菌。需氧链球菌可以寄生在正常妇女阴道中,也可通过医务人员或产妇其他部位感染而进入生殖道,其中以β-溶血性链球菌致病性最强,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和溶组织酶,使病变迅速扩散,引起严重感染。杆菌以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变性杆菌属多见,这些细菌平时可寄生在阴道内,能产生内毒素,引起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因此,产褥感染若出现菌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则多考虑杆菌感染。金葡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多为外源性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一般比较严重,常引起会阴伤口或剖腹产腹壁伤口感染致伤口裂开。

(2)厌氧菌

厌氧菌感染通常为内源性,来源于宿主全身的菌群,厌氧菌感染一般始于皮肤黏膜屏障的损害。包括球菌、杆菌和芽孢梭状。球菌以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最常见。当有产道损伤、胎盘胎膜残留、局部组织坏死时,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可迅速繁殖而致病;杆菌常见的厌氧性杆菌有脆弱类杆菌,其可产生肝素酶,溶解肝素,促进凝血,引起化脓性血栓静脉炎,形成感染血栓,脱落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器官形成迁徙性脓肿;芽胞梭菌主要是产气荚膜梭菌,产生外毒素,毒素可溶解蛋白质而能产气及溶血。

(3)支原体与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均可在女性生殖道内寄生,引起生殖道感染,其感染多无明显症状,临床表现轻微。

(4)其他

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均可导致产褥感染。

2、感染途径

(1)内源性感染

寄生于产妇阴道内的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菌繁殖能力增加或机体抵抗力下降,使原本不致病的细菌转化为致病菌引起感染。孕妇生殖道病原体不仅可导致产褥感染,而且还能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

(2)外源性感染

外界的病原菌进入产道所引起的感染,其细菌可以通过医务人员、消毒不严或被污染的医疗器械及产妇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侵入机体。

诱发因素

产妇体质虚弱、营养不良、孕期贫血、孕期卫生不良、胎膜早破、羊膜腔感染、慢性疾病、产科手术、产程延长、产前产后出血过多、多次宫颈检查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症状

总述

发热、疼痛、异常恶露,为产褥感染三大主要症状。由于感染部位、程度、扩散范围不同,其临床表现也不同。依感染发生部位,分为会阴、阴道、宫颈腹部伤口、子官切口局部感染,急性子宫内膜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腹膜炎,血栓静脉炎,脓毒血症等。

典型症状

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剖宫产伤口感染

(1)会阴裂伤及后-斜切开部位是会阴感染的最常见部位,会阴部可出现疼痛,局部伤口充血、水肿,并有触痛和波动感,严重者伤口边缘可裂开,产妇活动受限。

(2)阴道裂伤处感染多继发于经阴道手术助产或产程延长的病例,可出现阴道部疼痛,严重者可有畏寒、发热,阴道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出现溃疡坏死。阴道裂伤处缝线脱落若累及血管,可导致晚期产后出血。感染严重者可波及阴道旁结缔组织。

(3)宫颈裂伤引起炎症者,症状多不明显,若深部达穹隆部及阔韧带底部,又未及时缝合,则病原体可直接上行或通过淋巴播散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

(4)剖宫产腹部伤口感染一般发生于手术后4~7天,抗生素治疗体温仍往往持续不退,伤口局部红肿或有炎症浸润硬结,伤口疼痛且触痛明显,伤口敷料常被渗液浸湿。严重者组织坏死,伤口全层裂开。

2、子宫感染

产后子宫感染包括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产褥感染时子宫内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由于子宫内膜充血、坏死,阴道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且有臭味。体检腹部尤其宫底部有压痛,还可伴有高热、头痛、白细胞增多等感染征象。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和急性附件炎

感染沿淋巴管播散引起盆腔结缔组织炎和腹膜炎,可波及输卵管、卵巢,形成附件炎。如未能有效的控制炎症,炎症可继续沿阔韧带扩散,直达侧盆壁、髂窝、直肠阴道隔。患者可出现持续高热、寒战、腹痛、腹胀、肛门坠胀及里急后重感。检查下腹部有明显压痛、反跳痛及腹肌紧张,宫旁组织增厚,有时可触及肿块,肠鸣音减弱甚至消失。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炎症扩散至子宫浆膜层,形成急性盆腔腹膜炎,继而发展为弥漫性腹膜炎,后者是产褥感染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弥漫性腹膜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全腹持续性疼痛且伴有呕吐,体温稽留于40℃,呼吸急促,脉搏细弱,腹部膨隆,有压痛及反跳痛,肠蠕动减弱甚至消失,病情危重。

5、血栓静脉炎

多由厌氧性链球菌引起,可表现为反复高热、寒战、下肢持续性疼痛。炎症向上蔓延可引起盆腔内血栓静脉炎,可累及子宫静脉、卵巢静脉、骼内静脉、骼总静脉,盆腔静脉炎向下扩散可形成下肢深静脉炎。早期表现为下腹痛,尔后向腹股沟放射。当下肢血栓静脉炎影响静脉回流时,可出现肢体疼痛、肿胀,局部皮肤温度上升,皮肤发白,习称“股白肿”。若小腿深静脉有栓塞,可有腓肠肌和足底部压痛。小腿浅静脉炎症时,可出现水肿和压痛。

6、脓毒血症

感染血栓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可引起脓毒血症。若细菌大量进入血液循环并繁殖可形成严重浓度血症、感染性休克或及多器官功能衰竭,表现为持续高热、寒战全身明显中毒症状、多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并发症

脓毒血症、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可能需要的检查包括血常规、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抗原检测、彩超、CT、MRI等。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腹部、盆腔及会阴伤口做详细的检查,确定感染部位和严重程度。部分患者可有腹部压痛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有无贫血及白细胞增加情况。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8mg/L,有助于早期诊断感染。

2、病原体检测

通过宫腔分泌物、脓肿穿刺物、后弯隆穿刺物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病原体抗原和特异抗体检测可以作为快速确定病原体的方法。

影像学检查

B超、彩超多普勒、CT及MRI等检查能对产褥感染形成的炎性包块、脓肿及静脉血栓做出定位及定性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对产后发热者,应首先考虑为产褥感染,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排除引起感染的其他疾病,多可对产褥感染做出诊断。

鉴别诊断

1、呼吸系统感染

产后呼吸系统感染多见于剖宫产后。发热常见于产后24小时内。常见疾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肺不张、吸入性肺炎以及细菌性肺炎。临床症状包括鼻塞、流涕、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根据病史和体检多可明确诊断,必要时进行胸部X线检查协助诊断。

2、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包括尿道炎、膀胱炎及肾盂肾炎等,患者出现尿急、尿频、尿痛、血尿及腰痛,严重感染者出现高热、寒战及肋脊痛、恶心、呕吐。化验检查中有红细胞及白细胞,尿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一般不难作出诊断。由于导尿可引起泌尿系感染,故不主张为了诊断而进行导尿,可在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进行细菌培养和显微镜检查。

3、乳腺内乳汁淤积

由于乳腺内乳汁淤积所致的发热一般不超过24小时,体温也很少超过39℃。相反,由乳腺炎所致的发热体温常超过39℃,持续时间也超过24小时。

4、药物热

常见于应用青霉素或应用头孢菌素的产妇。患者表现为非特异的体温升高,脉率和白细胞常在正常范围,体格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治疗

治疗原则

一且诊断产褥感染,原则上应给予广谱、足量、有效抗生素,并根据感染的病原体调整抗生素治疗方案。对脓肿形成或宫内残留感染组织者,应积极进行感染灶的处理。

一般治疗

加强营养,若有严重贫血或患者虚弱可输血或人血白蛋白,以增强抵抗力。产妇宜取半卧位,有利于恶露引流和使炎症局限于盆腔内。保持外阴清洁,可给予苯扎溴铵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或坐浴。

药物治疗

1、应用抗生素

开始根据临床表现及临床经验选用抗生素,待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再做调整。抗生素应用原则:应选用广谱抗生素,能同时作用于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给药时间和途径要恰当;给药剂量充足,要保持血药有效浓度。中毒症状严重者,同时短期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提高机体应激能力。

2、抗凝治疗

血栓静脉炎时,应用大量抗生素同时,可加用肝素钠、尿激酶。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同时,还可口服双香豆素、阿司匹林等其他抗凝药物。

相关药品

肾上腺皮质激素、肝素钠、尿激酶、双香豆素、阿司匹林

手术治疗

1、会阴伤口或腹部切口感染,应及时切开引流。

2、盆腔脓肿可经腹或后穹隆穿刺或切开引流。

3、子宫严重感染,经积极治疗无效,炎症继续扩展,出现不能控制的出血、脓毒血症或及感染性休克时,应及时行子宫切除术,清除感染源,挽救患者生命。

其他治疗

1、局部热敷可促进炎症吸收。

2、外阴或腹部伤口局部中药热敷或红外线照射,可使早期炎症消散。

治疗周期

产褥感染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经积极治疗后感染可控制,预后较好。

危害性

病情严重者,可发生死亡。

自愈性

本病不可自愈,需积极就医治疗。

治愈性

及时处理,可治愈。

治愈率

大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可得到治愈。

根治性

可以彻底治愈。

复发性

患者多不会复发,但再次生产时可能感染,需注意产褥期卫生。

日常

总述

家属应多给予患者关心与支持,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用药期间应谨遵医嘱;在家休养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个人卫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按时复查。

心理护理

患者应了解产褥感染的知识,树立信心,缓解焦虑的情绪,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学习药物的用法、用量、疗程和不良反应,不擅自调整药物的用量或停药,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治疗药物,避免耽误治疗。

生活管理

1、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湿度。

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保证充足睡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3、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

4、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5、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预防感冒。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不适随诊。

饮食

饮食调理

合理膳食,可食用一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的清淡及易消化饮食,注意保证机体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

饮食建议

1、易消化的饮食,常见如菜汤、米粥等。

2、患者需要补充较高质量的蛋白质,如鱼、蛋、瘦肉等,可在煮粥时加入。

3、可适当食用牛肉、猪蹄、鲫鱼等催乳,但不宜过量。

4、注意少食多餐注意少食多餐,每天以5~6餐为宜。

饮食禁忌

1、 需哺乳者禁食大麦及其制品大麦芽、麦乳精、麦芽糖有回乳作用,故产后哺乳期应忌食。

2、 忌食油腻食物,由于产后加上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胃肠张力及蠕动均较弱,故过于油腻的食物如肥肉。

3、 避免食用辣椒、胡椒、咖喱、芥末、茴香等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1、加强孕期保健,积极治疗孕期并发症,防治贫血。

2、加强营养,注意孕期卫生,防止感染。

3、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4、必要时使用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