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refractive error)包括近视、远视和散光,指眼在调节松弛的状态下,来自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眼部屈光系统的屈光作用后,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形成焦点。患者主要表现为容易发生视疲劳、眼干、眼涩等症状。本病通过佩戴眼睛及相关的治疗后,多能使症状得到控制。

英文名称

refractive error

遗传性

近视、远视类型的屈光不正有遗传倾向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近视、远视、散光、畏光、眼干、视疲劳

主要病因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病理性因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视力检查、角膜曲率检查、验光检查

重要提醒

近年来屈光不正的发病有低龄化趋势,家长应注意儿童的视力保护。

临床分类

屈光不正可分为近视、远视和散光三大类。

1、近视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近视。

2、远视

在调节放松状态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这种屈光状态称为远视。

3、散光

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该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散光。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我国的近视发病率约33%。

发病趋势

近年来屈光不正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好发人群

近视好发于青少年,远视好发于老年人。

病因

总述

屈光不正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一般认为屈光不正的病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病理性因素。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部分屈光不正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对于单纯的低中度近视者,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导致近视的进展。父母近视的青少年发生近视的风险明显增大,而且与父母近视的度数呈正相关。目前已有较多近视相关基因的家系研究、双生子研究及群体遗传学研究。对于高度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者,遗传因素的作用更为明显。远视也有一定的遗传倾向,但仍有待研究。

2、环境因素

不良的用眼习惯、缺乏户外运动、工作生活环境采光不佳、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屈光不正的发生,并可带来症状的持续性进展。

3、病理性因素

眼部疾病和损伤也是导致屈光不正的常见原因,一般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角膜和/或晶状体先天发育不良,可引起散光的出现;后天性如角膜外伤、圆锥角膜、翼状胬肉均可引起散光等屈光不正。

症状

总述

屈光不正主要包括近视、远视、散光三种,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症状可有所区别,但患者均可伴有视力下降,容易出现视疲劳。

典型症状

1、近视的症状

(1)单纯性近视:远距视物模糊,近距视力好,近视初期常有远距规力波动,注视远处物体时眯眼。由于视近时不用或少用调节,所以集合功能相应减弱,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近视度数一般在-6.00D以内,大部分患者的眼底无病理变化,用适当的镜片即可将视力矫正至正常。

(2)病理性近视:此类近视患者近视度数通常超过-6.00D,除远视力差外,常伴有夜间视力差,飞蚊症、漂浮物、闪光感等症状。

2、远视的症状

远视患者同样具有典型的视力减退,患者近处视物模糊,不能聚焦物体。患者无论看远处或近处均需调节功能,患者可因长期用眼出现视疲劳,可伴有眼部酸痛和不同程度的头痛。患者可有眼球较小、前房较浅等病理性特征,眼部检查可见视盘有特异性改变。

3、散光的症状

散光患者可根据散光严重程度的不同出现对应程度的视力模糊,患者视物常有重影,近处及远处均难以看清。患者同样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但多无眼底改变。

并发症

1、病理性近视可造成白内障、青光眼、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脱落等多种并发症。

2、远视患者长期使用调节功能,可能导致内斜视。

3、双眼有高度不对称的散光患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

检查

预计检查

屈光不正患者多需对患者视力、运动功能、眼底及眼结构做详细检查。以详细明确患者屈光不正类型及程度,对于后续的治疗选择和矫正镜片的选择有重要帮助。

体格检查

部分屈光不正患者可有眼部运动功能的异常或眼底的特异性特征,需行眼科检查发现。医生多会指挥患者眼部随手指运动以验证患者眼部各结构运动功能,眼底体征一般需在裂隙灯下检查发现。

其他检查

1、视力检查

医生多通过视力检查表等对患者视力进行了解,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屈光不正。

2、角膜曲率检查

角膜或晶状体表面弯曲度过陡或过缓均会导致屈光不正,对角膜曲率的检查有助于疾病的确诊。儿童随年龄增长,角膜曲率半径呈递减趋势,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参考年龄因素。

3、验光检查

通过各种方式检验患者眼球屈光状态,包括检影验光、主观验光、睫状肌麻痹验光等。可对于患者的屈光不正度数做较为精确的了解,有助于患者的后续配镜及治疗。

诊断

诊断原则

屈光不正的诊断较为容易,一般通过视力检查即可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屈光不正症状。但医生多还需综合考虑视觉症状、屈光度和屈光成分、双眼视功能等多种情况,综合判断患者病情。老视及弱视也可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需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老视

老视多发生于老年人,一般在40~50岁左右开始出现,患者出现阅读障碍等情况,一般是由于眼部结构老化,调节功能受损所致。可通过眼部检查及病史辨别。

2、弱视

弱视是常见的损害儿童视力的眼部疾病之。它是在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下降。弱视患儿往往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一般可通过患者年龄及视力检查辨别。

治疗

治疗原则

屈光不正的的治疗与患者疾病类型相关,患者一般可通过佩戴框架眼镜或角膜接触镜来矫正视力问题,符合条件者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一般不须药物治疗。

相关药品

暂无

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由于工作或职业要求,需要较好的裸眼视力;有些患者则由于自身的眼部条件限制不能戴接触镜;还有一些患者由于屈光参差等原因造成戴眼镜视物变形或融合困难;对于这些情况可考虑用手术的方法解决。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的方式较为多样,一般可分为切口类、板层类及激光类。

1、近视患者手术

(1)切口类手术:主要包括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透明晶状体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2)板层类手术:主要包括角膜磨镶术、原位角膜磨镶术、角膜基质内环植入术、表面角膜镜片术。

(3)激光类手术:主要包括激光屈光性角膜切除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激光上皮辯下角膜磨镶术。

2、远视患者手术

(1)切口类手术:六角形角膜切开术。

(2)板层类手术:主要包括远视性板层角膜成形术、远视性角膜镜片术。

(3)激光类手术:包括传导性角膜成形术、激光屈光性角膜切除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3、散光患者手术

(1)切口类手术:包括散光性角膜切开术、楔形切除术/放松性切口。

(2)激光类手术:包括激光屈光性角膜切除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其他治疗

光学矫正是屈光不正患者最常见的治疗方案,凡屈光不正患者在生活、学习、工作受到影响时,应及时验光配镜作矫治。一般来说,远方视力低于0.5(4.7)以下则要经常配戴眼镜。不同类型的屈光不正所用镜片有所不同,凹透镜一般用于矫治近视眼,凸透镜一般用于矫治远视眼,柱透镜一般用于矫治散光眼。常用的矫正方式为框架眼镜和角膜接触镜两类,角膜接触镜又包括软性角膜接触镜、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塑形镜(OK镜)等。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屈光不正患者除手术治疗外,一般需要终生佩戴矫正镜片,但正常情况下,屈光不正一般不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危害性

1、屈光不正可造成视物模糊,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2、病理性近视可出现视网膜脱离、裂孔、黄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导致视力进行性下降。

治愈性

部分患者可经手术治疗治愈,非手术患者多需终身视力矫正。

复发性

经手术治疗的屈光不正患者一般不会复发。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需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近视持续发展,或造成并发症带来其他不良影响;同时,应定期进行复查,及时更换镜片。

生活管理

1、适度用眼,在需要长时间用眼时定时休息。

2、工作和学习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避免症状加重。

3、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尤其是近视类屈光不正发生较早的患者。

4、选择合适的眼镜,在正规的验光机构咨询配镜。

5、使用隐形眼镜者,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眼镜的清洗。

病情监测

如果远、近视力下降,休息眼睛后视力无缓解时应请眼科医师做进一步检查。

复诊须知

定期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如度数不合适,及时更换眼镜。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患者的疾病发生及发展意义相对较小,但部分食物中所含物质可能对于患者眼部有益,对于患者视力的保持能够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饮食建议

1、蛋白质、钙、磷是增强巩膜韧性的重要物质,对于控制屈光不正有一定帮助,患者可多吃肉类、鱼、蛋、奶等。

2、元素铬的缺乏可能使晶状体变凸、屈光度增加,产生近视。可适当通过粗粮、红糖及部分素材补充。

3、含维生素A的食物,鸡蛋黄、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橘子、杏子、柿子等,对于患者的近视有一定帮助。

饮食禁忌

1、忌烟、酒、咖啡。

2、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葱等。

3、减少日常饮食中盐的使用,避免高盐食物或腌制物。

4、饮食过甜会可能大量消耗体内的维生素B,降低体内钙质,使眼球壁弹性减弱,眼球容易扩张,眼轴延长,导致近视。应当避免糖类等食物的摄入。

预防

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的调整可帮助预防屈光不正,尤其是近视类型的屈光不正。

1、控制用眼距离,避免用眼距离<33cm,避免近距离用眼时间超过45min。工作或阅读时,坚持“一尺一拳一寸(阅读距离33cm;身体距桌8cm;手距笔尖3.33cm)”护眼原则,保持良好坐姿。长时间用眼后注意眺望一下远方,休息下眼睛。

2、增减户外活动,每天必须有2h以上,或每周10h以上户外活动时间。

3、培养正确做眼保健操的习惯。

4、避免在较暗或较强光线下学习工作。

5、保障充足睡眠时间,让眼睛得以充分休息。小学生10h/d、初中生9h/d、高中阶段学生8h/d。成年人7~8h/d(不宜少于6h/d)。

6、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躺着看书、玩手机,不在公交上看书、玩手机。

7、控制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使用,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min,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h,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min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min。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使用有红光滤过功能的电子产品。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远处视物模糊。

2、近处视物模糊。

3、视物出现重影。

4、出现眼前漂浮物或遮挡。

5、眼前闪光感。

出现以上情况时需就医治疗。

就诊科室

出现眼部功能异常的患者需前往眼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2、近期症状有加重么?

3、您的亲属有屈光不正么?

4、平时用眼习惯如何?

5、您有其他全身性疾病么?

6、您之前接受过去其他治疗么?

7、有验光么?结果如何?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近视还能恢复么?

2、矫正镜片对我的屈光不正么有帮助么?

3、我能使用隐形眼镜么?

4、手术治疗能纠正屈光不正么?

5、手术治疗会有后遗症么?

6、手术治疗会复发么?

7、我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