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是由EB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化,以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周围血象异形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多为主要特征。属中医学温病范畴。本病秋冬季发病率稍高,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任何年龄皆可发病,多数病例呈良性经过,年长儿症状较重,严重病例可出现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肺炎、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本病病程长短不一,自数周至数月不等。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生免疫。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就诊科室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诊断
诊断原则
1、病史
发病前1-2周有本病接触史。
2、临床表现
(1)起病初始,可有轻重不同的前驱症状,如全身不适、畏寒发热、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
(2)发病期典型表现①不规则发热:体温在38℃-40℃,热程大多1-2周,少数可达数月。虽有高热但中毒症状不显著。②淋巴结肿大:颈后及全身淋巴结肿大,并轻度压痛,与发热同时出现,大小不等,无粘连,在病程第1周即可出现,2周后逐渐消退,少数持续数月甚至数年。③咽峡炎:有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可见灰白色假膜,易剥脱,少数有溃疡。④肝脾肿大:约半数有轻度脾肿大,伴疼痛及压痛,偶可发生脾破裂。肝大者可有肝功能异常,并伴有急性肝炎的上消化道症状,部分有轻度黄疸。⑤皮疹:10%-20%的病例在病后1周出现皮疹,其形态呈多样性,或斑丘疹,或猩红热样皮疹,或麻疹样皮疹,以躯干部为主,数日内渐退。
(3)本病常累及肺、肝、肾、脑等器官,而出现咳喘、黄疸、血尿,惊厥及瘫痪失语等症状,病程2-4周。恢复期全身症状消退,但精神疲软,淋巴结及脾肿大消退较慢,持续数周或数月。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多数病例呈良性经过,年长儿症状较重,严重病例可出现脑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肺炎、呼吸道梗阻等并发症。本病病程长短不一,自数周至数月不等。患病后一般可获得终生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