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腕管综合征

腕管综合征,是由于正中神经在腕管中受压,而引起的以手指麻痛乏力为主的症候群。腕管系指腕掌侧的掌横韧带与腕骨所构成的骨-靭带隧道。腕管中有正中神经、拇长屈肌腱和4个手指的指深屈肌腱、指浅屈肌腱。正中神经居于浅层,处于肌腱与腕横韧带之间。本病好发于中年人,以女性多见,常单侧发病。

就诊科室

骨科、骨伤科

发病部位

腕部

常见症状

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肿胀感

主要病因

腕部的创伤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中年人

病因

基本病因
腕部的创伤,如桡骨远端骨折、腕骨骨折脱位、腕部扭挫伤、腕部慢性损伤,或腕管内有腱鞘囊肿、脂肪瘤等原因,致腕管容积减少。由于腕管内腔缩小,指屈肌腱和正中神经与腕横韧带来回摩擦,而引起肌腱、肌腱周围组织及滑膜水肿、肿胀、增厚,使管腔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发生腕管综合征。

诊断

诊断原则

1、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后,引起腕以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肿胀感。患手握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握物、端物时偶有突然失手的情况。夜间、晨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活动或甩手后症状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可有发冷、发绀等改变。病程长者大鱼际萎缩,患指感觉减退,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脱屑。

2、屈腕压迫试验,即掌屈腕关节的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分钟,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叩击试验,即叩击腕横韧带之正中神经处,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肌电图检查,可见大鱼际出现神经变性,可协助诊断。

诊断依据

1、腕管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正中神经受压后,引起腕以下正中神经支配区域内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刺痛或烧灼样痛、肿胀感。患手握力减弱,拇指外展、对掌无力,握物、端物时偶有突然失手的情况。夜间、晨起或劳累后症状加重,活动或甩手后症状可减轻。寒冷季节患指可有发冷、发绀等改变。病程长者大鱼际萎缩,患指感觉减退,出汗减少,皮肤干燥脱屑。

2、屈腕压迫试验,即掌屈腕关节的同时压迫正中神经1分钟,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叩击试验,即叩击腕横韧带之正中神经处,患指症状明显加重者为阳性。肌电图检查,可见大鱼际出现神经变性,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颈椎病、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相鉴别

1、颈椎病引起神经根受压时,则麻木区不单在手指,往往前臂也有痛觉减退区,并且运动、腱反射也出现某一神经根受压的变化,同时有颈部的症状和体征。

2、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常为双侧性,并不局限在正中神经,桡、尺神经也受累,呈手套状感觉麻木区。

治疗

治疗原则
以手法治疗为主,配合练功、药物、针灸治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理筋手法

先在外关、阳溪、鱼际、合谷、劳宫及痛点等穴位处,施以按压、揉摩手法;然后将患手在轻度拔伸下,缓缓旋转、屈伸腕关节数次;再将术者左手握于患手腕上,右手栂、食指捏住患手栂、食、中、无名指远节,向远心端迅速拔伸,以发生弹响为佳。手法可每日1次,局部不宜过重过多施用手法,以减少已增加的腕管内压。

预防

预防措施
对腕部的创伤要及时、正确地处理,尤其是腕部的骨折、脱位,要求对位良好。已发生腕管综合征者,施行理筋手法之后要固定腕部,可用纸壳夹板,也可以将前臂及手腕部悬吊,不宜做热疗,以免加重病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应尽快决定手术治疗,防止正中神经长时间严重受压而变性。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