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纤维肌痛综合征

纤维肌痛综合征(fibromyalgia syndrome,FS)是一种非关节性风湿病,临床表现为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与发僵,并在特殊部位有压痛点。纤维肌痛综合征可继发于外伤,各种风湿病,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各种非风湿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等。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见于25~45岁女性,常见症状是关节及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

英文名称

fibromyalgia syndrome,FS

相关中医疾病

肝郁脾虚、风寒湿热之邪侵袭

疾病分类

内分泌系统疾病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疼痛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肌肉骨骼系统多处疼痛、麻木、肿胀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病毒感染及激素水平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评估量表

重要提醒

出现相关症状后应及时就诊,及时治疗,能够控制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

临床分类

根据是否继发于其他疾病,可分为继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和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好发人群

好发于25~45岁女性。

病因

总述

本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可能与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病毒感染及激素水平有关。另外,本病还可继发于外伤或其他疾病。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患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因此本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心理因素

纤维肌综合征患者常伴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恶劣心境、焦虑等。但是纤维肌综合征也可发生在没有明显心理异常的患者,目前对于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

3、病毒感染

许多报道认为本病与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感染、莱姆病等。

4、激素水平

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患患纤维肌痛综合征的几率会有所提高,所以认为该病与体内的激素水平异常有关。

症状

总述

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具有的症状,还会有广泛存在的压痛点。此外,还可有睡眠障碍、疲劳、晨僵、麻木、关节肿胀等表现。

典型症状

1、主要症状

全身广泛疼痛是所有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具有的症状。虽然有的患者仅主诉一处或几处疼痛,但有1/4的患者其疼痛部位可达24处以上,遍布全身各处,尤以中轴骨骼(颈、胸椎,下背部)及肩胛带、骨盆带等处为常见。其他常见部位依次为膝、头、肘踝、足、上背、中背、腕、臀部、大腿和小腿。大部分患者将这种疼痛描述为剩痛,痛得令人心烦意乱。另一个所有患者都具有的症状为广泛存在的压痛点,这些压痛点存在于肌腱、肌肉及其他组织中,往往呈对称性分布。在压痛点部位,患者与正常人对“按压”的反应不同,但在其他部位则无区别。

2、特征性症状

包括睡眠障碍、疲劳及晨僵。约90%的患者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失眠易醒、多梦、精神不振。夜间脑电图显示有α波介人到非快支眼节律中,提示缺乏熟睡50%~90%的患者有疲劳感,约有一半的患者疲劳症状较严重。晨僵见于76%~91%的患者其严重程度与睡眠及疾病活动性有关。

3、常见症状

最常见的是麻木和肿胀。患者常诉关节及周围肿胀,但无客观体征。其次为头痛、肠激惹综合征。头痛可分偏头痛或非偏头痛性头痛,后者是一种在枕区或整个头部的压迫性钝痛。心理异常包括抑郁和焦虑也比较常见。此外患者的劳动能力下降,约1/3的患者需改换工作,小部分人不能坚持日常工作。以上症状常因天气潮冷、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加重,局部受热、精神放松、良好睡眠、适度活动可使症状减轻。

4、混合症状

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很少见,大部分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都同时患有某种风湿病。这时临床症状即为两者症状的交织与重叠。纤维肌痛综合征常使与之共存在的风湿病症状显得更严重,如不认识这种情况常会导致对后者的过度治疗和检查。

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雷诺现象,表现为发作性的一个或多个指(趾)端颜色相继出现苍白、紫绀及潮红变化。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随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进行血常规、血液生化检查、血清学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评估量表等检查,以便于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主要是通过触诊检查患者是否有压痛等异常情况。

实验室检查

除非合并其他疾病,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的血常规、血生化、肌酶、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等均正常。部分患者存在体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生长激素、类胰岛素生长激素-1、甲状腺素等激素异常,脑脊液中P物质浓度可升高,偶有血清低滴度抗核抗体阳性或轻度补体C3水平减低。

影像学检查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是协助诊断纤维肌痛综合征的一种敏感又特异的新技术,纤维肌痛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额叶皮质、杏仁核、海马和扣带回等激活反应异常,以及相互之间的纤维联络异常。

其他检查

评估量表:国外研究显示纤维肌痛影响问卷(F1Q)、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Beck抑郁量表(BDI)、McGiⅡ疼痛问卷调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有助于评价纤维肌痛综合征病情。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临床特征及典型压痛点,并结合相关检查一般可以诊断,医生在诊断的同时常需要排查患者是否有慢性疲劳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精神风湿症、类风湿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依据

1、持续3个月以上的全身性疼痛,身体的左、右侧,腰的上、下部及中轴骨骼(颈椎、前胸、胸椎、下背部)等部位同时出现疼痛时,称为全身性疼痛。

2、压痛点用拇指按压,按压力约为4kg,按压18个压痛点中至少有11个疼痛。

鉴别诊断

1、慢性疲劳综合征

包括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和特发性慢性疲劳综合征,可有低热、颈腋淋巴结肿大,有的可以检测到抗EB病毒包膜抗体IgM,有助于鉴别。

2、风湿性多肌痛

表现为广泛的肩胛带、颈背及骨盆带肌肉疼痛、乏力,但本病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血沉常在50mm/h以上,且激素治疗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3、精神风湿症

出现带有感情色彩的症状,疼痛定位模糊,变化多端,且不受天气和活动的影响,而常有其他情感紊乱。

4、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肿胀是客观存在的,晨僵时间长,疼痛以关节多见,血液检查可以发现血沉、类风湿因子、手部X线的异常。

5、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多与外伤和过劳有关。虽也有深部压痛点,但较局限。可引发放射痛,疲乏,晨僵少见。该病预后好,容易治愈。当然,当肌筋膜痛持续存在,亦可出现Ⅳ期睡眠障碍而演变为纤维肌痛综合征。

治疗

治疗原则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及时诊断,具体治疗方案应在医生与患者共同决定的基础上,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治疗措施主要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如非药物治疗无效,可根据关节疼痛情况选择药物治疗,目的是减轻或消除疼痛,改善生活质量。

1、针对性药物

普瑞巴林的一个适应证就是纤维肌痛综合征。普瑞巴林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活跃度来减轻疼痛。

2、其他一般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结合抗焦虑药物综合应用。

相关药品

普瑞巴林

物理治疗

非药物治疗包括热疗、水疗、超声波、针灸、按摩、牵引、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等。其中中医特色的针灸、按摩、牵引对改善本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4~8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由于纤维肌痛综合征不造成器官损伤,因此患者预后良好。

危害性

患者可能会有睡眠障碍、心理异常表现,影响日常生活。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可治愈。

日常

总述

日常中家属应多给予患者一点关心,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变化,与患者共同克服疾病;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骚抓;遵医嘱进行适当功能锻炼,定期复查。

心理护理

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心理,加之疼痛、活动受限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家属应充分关心患者,与患者一起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等知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识,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管理

1、急性期应注意休息,急性期过后,应做些轻柔的活动和按摩,使僵硬的肌肉得到放松和伸展。

2、肌肉痉挛致活动受限者,家属应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协助梳头、穿脱衣服、系腰带等。

3、慢性患者应注意适当活动,多做变换姿势的活动,使肌肉筋膜松弛。

4、居住环境应舒适、安静,保证充足的睡眠。

5、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禁用刺激性洗涤用品。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有助于身体的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可使用高蛋白质、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饮食,有贫血者增加含铁食物。

2、可多吃鱼类、蔬菜、水果、橄榄油等食品。

饮食禁忌

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1、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避免不良情绪。

2、加强锻炼,避免病毒感染。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一处或多处甚至全身性的持续肌肉疼痛;

2、伴失眠、疲劳、易醒、多梦、精神不振等;

3、伴关节及周围肿胀、麻木;

4、伴反复或持续的头痛;

5、伴劳动能力下降,不能坚持日常工作;

6、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持续全身多处疼痛与发僵者,需及时到疼痛科、风湿免疫科就医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多注意休息,避免做剧烈的运动,可做些轻柔的活动和按摩来放松僵硬的肌肉。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是持续还是间歇性出现?

2、您是否伴有睡眠障碍、疲劳、肢体麻木和肿胀等表现?

3、什么情况下症状会缓解或加重?

4、您近期有受过外伤吗?受伤经过是什么样的?是怎么治疗的?

5、您今年多大?既往是否有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6、您曾经有被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肿瘤吗?用过什么药物吗?

7、您是否伴有其他疾病?

8、您是否到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什么是纤维肌痛综合征?我出现这种情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

4、我的情况严重吗?有什么并发症吗?是否需要住院?

5、我可以用药物治疗吗?都有哪些药物?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除了药物治疗外,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7、可以彻底治好吗?以后会复发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9、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10、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