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戈谢病

戈谢病(gaucher)又称为脑苷脂沉积病,是一种家族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同时也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病根据神经系统是否受累可分为三型,Ⅰ型患者的中位诊断年龄多在28岁,多数Ⅱ型患儿在婴儿期内即死亡,Ⅲ型患者常于儿童期发病,病情进展缓慢。本病的常见症状为生长发育落后、肝脾肿大、意识障碍、惊厥等。我国自1948年首例报告以来,粗略统计约有百例,其中河北、山东、河南及辽宁报道的较多。

英文名称

gaucher

其它名称

脑苷脂沉积病

遗传性

有遗传性,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血液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生长发育落后、肝脾肿大、意识障碍、惊厥

主要病因

遗传

检查项目

血常规、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测定、壳三糖酶活性测定、基因诊断、骨髓涂片检查、X线检查、脑电图检查、B超检查

重要提醒

由于本病有遗传的可能,因此成年患者在有生育需求时应进行遗传咨询。

临床分类

本病依据起病年龄不同可区分为Ⅰ型(成年型)、Ⅱ型(婴儿型)、Ⅲ型(幼年型)。

流行病学

发病率

戈谢病的发病率在不同种族间有很大差异,国内非常罕见,目前无统计数据。

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病因

总述

戈谢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主要与基因突变有关,基因突变造成了葡萄糖脑苷脂酶基因缺陷,导致葡糖脑苷脂不能水解成神经酰胺和葡萄糖,使其大量贮积于肝、脾、肺、肾、骨骼等全身部位,从而引起了多个器官的病变。

危险因素

1、亲属中有戈谢病患者。

2、亲属中有人有戈谢病的症状。

3、家族有犹太人的血统。

症状

总述

本病依据起病年龄不同可区分为三型:Ⅰ型(成年型)、Ⅱ型(婴儿型)、Ⅲ型(幼年型)。不同的类型,临床表现不同。可有发育迟钝、肝脾肿大、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表现。

典型症状

1、Ⅰ型(成年型)

占本病的80%,起病隐匿。无特殊原因的脾脏肿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病理性骨折为其常见的表现形式。病程进展不一,几乎均不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面色苍白、肝脾肿大;严重者有出血倾向,易发生病理性骨折;肝功损害和继发感染等可导致死亡。

2、Ⅱ型(婴儿型)

约占本病的20%,多为急性(6个月之内)和亚急性(12个月之内)起病,早期表现肝脾肿大(3个月之内),逐渐出现咳嗽、表情淡漠、发育停滞等症状。6个月以后渐出现头过度后伸、眼肌麻痹、喉痉挛、吞咽困难、牙关紧闭、惊厥、四肢肌张力增高。晚期出现斜视,因颈过伸,而口角向两侧牵拉;因肝脾肿大而腹部膨隆;肢体痉挛性屈曲。多数患儿于3岁前死于呼吸道感染或全身衰竭。

3、Ⅲ型(幼年型)

极为罕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发育迟钝,智能减退,眼球运动不灵,肢体多动,共济失调,吞咽困难,或伴癫痫发作。

并发症

肺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育迟钝、肝脾肿大、吞咽困难、牙关紧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医生可能建议做血常规、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测定、壳三糖酶活性测定、基因诊断、骨髓涂片检查、X线检查、脑电图检查、B超检查等检查,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正常,脾功能亢进者可见三系减少,或仅血小板减少。

2、β-葡萄糖脑苷脂酶活性测定

是诊断戈谢病的金标准,当外周血的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中葡萄糖脑苷脂酶的活性降低到30%以下时,即可确诊。

3、壳三糖酶活性测定

戈谢病患者的壳三糖酶与正常人相比,会显著增高。

4、基因诊断

优于酶学诊断,而且标本稳定。通过突变型的分析可推测疾病的预后,如筛查L444P可确诊GD,由N370S基因型患者,既是纯合子,预后也好,一般无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基因型确定后,其母再次妊娠时可做产前基因诊断,也可于杂合子检出。基因诊断可用两步PCR法。

5、骨髓涂片检查

在片尾可找到戈谢细胞,这种细胞体积大、直径约20~80μm,有丰富胞浆,内充满交织成网状或洋葱皮样条纹结构,有一个或数个偏心核。此外,在肝、脾、淋巴结中也可见到。

影像学检查

1、X射线检查

广泛性骨质疏松影响股骨、肱骨、腓骨等。表现为海绵样多孔透明区改变、虫蚀样骨质破坏、骨干扩宽或在股骨下端可见扩宽的“三角烧瓶样”畸形;骨皮质变薄,并有化骨核愈合较晚等发育障碍现象。

2、B超检查

可提示肝脾肿大。

其他检查

脑电图检查:可早发现神经系统浸润。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肝大、脾大或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骨髓检查见有典型戈谢细胞、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可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应做白细胞或皮肤成纤维细胞GC活性测定。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尼曼-皮克病、汉-许-克病、重型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尼曼-皮克病(鞘磷脂贮积症)

多见于婴儿,且肝、脾也肿大,但此病肝大比脾大明显;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不如戈谢病显著。主要鉴别点为此病黄斑部有樱桃红色斑点,骨髓中所见特殊细胞与戈谢病显著不同,且酸性磷酸酶反应为阴性,结合其他组织化学染色可资鉴别。

2、某些代谢性疾病

如脂质贮积病中的GM 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岩藻糖苷贮积症及黏多糖贮积症IH型,均有肝大、脾大及神经系统表现,但GM 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50%有黄斑部樱桃红色斑,骨髓中有泡沫细胞,三者均有丑陋面容、舌大、心脏肥大,X射线片均有多发性骨发育不良改变,岩藻糖苷贮积症还有皮肤增厚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3、具有肝脾肿大的疾病

如血液病中的白血病霍奇金病、汉-许-克病、重型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鉴别一般不困难。汉-许-克病除肝大、脾大外,尚有骨骼缺损及(或)突眼及(或)尿崩症。另外,尚应与黑热病及血吸虫病鉴别。

4、具有戈谢细胞的疾病

戈谢细胞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此类患者中β-葡糖脑苷脂酶正常,但由于白细胞太多,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神经鞘脂的日转换率为正常的5~10倍;重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红细胞的神经鞘脂转换率也增加,超越组织巨噬系统的分解代谢能力,而出现葡糖脑苷脂的沉积,形成戈谢细胞。艾滋病及分枝杆菌属感染及霍奇金病时也可有戈谢细胞。鉴别有赖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β-葡糖脑苷脂酶的测定。

治疗

治疗原则

戈谢病目前无法治愈,治疗的目的主要是以延缓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症状为主。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

对症治疗

对于贫血及出血的患者可以给予输血治疗,减轻贫血及出血;骨骼病变的患者给予止痛、理疗等。

药物治疗

采用酶替代治疗,顾名思义即用人工合成的酶来代替体内缺乏的酶。主要是应用Ceredase基因重组的β-葡萄糖脑苷脂酶制剂治疗,具有延长病人生存时间、改善症状等效果。但此药仅适用于Ⅰ型患者,对Ⅱ型、Ⅲ型患者疗效并不大。

相关药品

β-葡萄糖脑苷脂酶制剂

手术治疗

主要是采用脾切除术,适用于其他方式治疗无效的患者,脾切除后能够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治疗

采用基因治疗,应用细胞移植的技术,使GBA基因进入患者体内,使患者体内获得含有大量GBV基因的细胞,从而产生具有生物活性的β-葡萄糖脑苷脂酶,达到治疗效果。

治疗周期

戈谢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Ⅰ型戈谢病进展缓慢,脾切除后可长期存活,智力正常,惟生长发育落后。GBA替代治疗效果显著,预后最好;Ⅱ型戈谢病多于发病后1年内死于继发感染,少数可存活2年以上;Ⅲ型戈谢病多由于神经系统症状较重,多死于并发症。

危害性

戈谢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长发育,损害神经系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

自愈性

本病一般不会自愈。

治愈性

本病目前无法治愈,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改善症状。

根治性

目前本病不能根治。

日常

总述

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做好相应的护理调整,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心理护理

由于戈谢病预后差,死亡率高,患者可能会有一定的心理压力,此时患者应尽量调节自己的心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己随意加减用量。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停药并就医。

生活管理

1、若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时,家属应尽量保证患者的必需物品在床的周围,最好是患者可以拿到的地方。

2、保持环境的卫生,定期更换被褥,帮助患者翻身,以免产生褥疮。

复诊须知

遵医嘱复诊,复诊时携带相关资料及病历。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少吃多餐,多吃一些清淡、富有营养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过冷、过烫、过于坚硬、辛辣、油腻等刺激性的食物,以免损伤胃黏膜。

预防

预防措施

戈谢病患者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咨询。预防措施包括避免近亲结婚、携带者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和选择性人工流产等,防止患儿出生。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