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肺热

中医认为,肺热多为外邪侵犯肺脏或肺经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反复咳嗽、咳痰,常有发热、口干、咽喉红肿疼痛、便秘、尿黄、贪凉喜冷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肺热可引起多种呼吸系统疾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肺炎、肺结核、哮喘、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甚至慢性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咳痰、咽喉疼痛

主要病因

感受外邪、体质虚弱

检查项目

病原体检查、X线检查、CT、MRI、肺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肺热的患者不能自己盲目用药,需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明确病因、证型,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改善病情。

临床分类

临床常见的有关肺热的证型包括:

1、风热犯肺证

病邪多从口鼻侵入肺经,随着经络循行而至肺脏。主要表现为咳嗽,发热口渴,或见咽喉焮红疼痛,舌边尖红,脉浮数等。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等疾患。

2、燥邪犯肺证

秋季感受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疾,或痰粘少,咳之难出,甚至痰中带血,胸痛,皮肤及口唇鼻干燥,发热微恶风寒,舌红苦自或黄,脉数。

3、表寒肺热证

外邪传里化热而表寒未解。主要表现为咳嗽,气喘,痰粘稠,咯痰不爽,恶寒身热,烦闷,身痛,口渴,舌红,苔白或黄,脉浮数。

4、痰热壅肺证

肺热不断损耗阴液,并将阴液灼炼成粘稠的痰液,导致痰、热同时停留肺中,发为痰热壅肺证。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黄稠而量多,或喉中痰鸣,胸闷,气喘息粗,甚则鼻翼煽动,烦躁不安,发热,口渴,或咳吐脓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证

肝脉实火,上逆犯肺,而使肺失清肃所表现的证候。主要表现为胸胁灼痛,急躁易怒,或头胀头晕,面红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或甚则咳血,痰黄稠粘,舌质红,苔薄黄,脉象弦数。

6、阴虚肺热证

多因平素肺肾阴亏,虚火灼肺所致。主要表现为咯血量少,或仅痰中带血,可兼见低热,午后潮热,两颧潮红,咽喉干燥,舌质嫩红苔少,脉细数等。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病因

总述

肺热的发生多与感受外邪和体质虚弱有关。

基本病因

1、感受外邪

(1)外感风热、燥邪,如夏秋季节(特别是暑天)吹风扇或空调,致使邪气传至肺。

(2)外感寒邪,如淋雨、受凉等,导致气机闭塞,寒气不能外达,郁在肺中而生热。

(3)瘵虫(现代医学称为结核杆菌)侵袭肺脏,使肺体受损,肺失清肃而生热。

2、体质虚弱

如老年、幼儿、久病者,多机体正气虚弱,易被外邪乘虚侵袭,导致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而生虚热。

症状

总述

肺热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咽喉疼痛等。

典型症状

1、咳嗽

咳嗽是肺热最典型的症状表现。其中,燥邪犯肺主要为干咳。

2、咳痰

多数患者有痰粘稠,咳痰不爽的表现。主要是黄痰,严重者可咯脓痰、血痰。

3、咽喉疼痛

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燥邪犯肺、肺阴虚导致津液耗伤者,可有口燥咽干的表现。

伴随症状

可伴发热,胸痛,便秘,尿黄,舌红或干,苔黄或少苔,脉浮或脉数等。

并发症

肺热主要可引起肺炎、肺结核、哮喘、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病程迁延者,可造成阴阳两虚,从而导致慢性呼吸衰竭。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等体格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病原体检查、X线检查、CT、MRI、肺功能检查等。

体格检查

可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情况、仔细询问患者病史、进行脉诊等。还可结合西医听诊,使用听诊器初步了解患者肺部情况。

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检查

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等,以了解患者有无炎症。

2、病原体检查

通过痰液培养或血培养,有助于明确具体病因。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有助于医生观察肺部病变的程度和位置。

2、CT及MRI(核磁共振)检查

当X线不足以描述病情表现时,需要增加胸部CT或MRI(核磁共振)检查。

其他检查

肺功能检查:可检测患者的肺容量及空气进出的速度。

诊断

诊断原则

通常医生根据望闻问切即可确诊。必要时,可结合病原体检查、X线检查、CT、MRI、肺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来明确病因,帮助判断病情。

鉴别诊断

肺热主要与其他可以引起咳嗽、咳痰的证型来加以鉴别。

1、风寒袭肺证

主要表现为咳声重浊,气急,喉痒,咯痰稀薄色白,常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2、痰湿蕴肺证

主要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尤以晨起咳甚,咳声重浊,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胸闷气憋,痰出则咳缓、憋闷减轻。常伴体倦,脘痞,腹胀,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3、肺气虚证

肺气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咳喘气短,声音低怯,自汗畏风,易感外邪,气短乏力,面白神疲,舌淡苔白,脉弱等。

治疗

治疗原则

风热犯肺证主要是疏风清热宣肺;燥邪犯肺证主要是疏风清肺润燥;表寒肺热证主要是辛凉解表,散寒清肺;痰热壅肺证主要是清热化痰;肝火犯肺证主要是清肝泻火;阴虚肺热证主要是滋阴润肺。

药物治疗

1、风热犯肺证

(1)方药:桑菊饮、银翘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黄芩、石膏、知母、金银花、荆芥、防风等。

2、燥邪犯肺证

(1)方药:桑杏汤等。

(2)常用加减药物:薄荷、荆芥、石膏、知母、生地黄、麦冬等。

3、表寒肺热证

(1)方药:麻杏石甘汤

(2)常用加减药物:栝楼仁、竹沥半夏、枳实等。

4、痰热壅肺证

(1)方药: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越婢加半夏汤等。

(2)常用加减药物:鱼腥草、金荞麦根、象贝母、冬瓜仁、金银花等。

5、肝火犯肺证

(1)方药:泻白散、黛蛤散等。

(2)常用加减药物:山栀、丹皮、贝母、冬瓜仁、百合、麦冬等。

6、阴虚肺热证

(1)方药: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月华丸等。

(2)常用加减药物:地骨皮、鳖甲、知母、百合、杏仁、枇杷叶等。

相关药品

桑菊饮、银翘散、桑杏汤、麻杏石甘汤、清金化痰汤、桑白皮汤、越婢加半夏汤、泻白散、黛蛤散、百合固金汤、沙参麦冬汤、月华丸

其他治疗

医生可用毫针针刺穴位(主要是肺经腧穴)来达到清泻肺热的目的。常用的穴位有尺泽、孔最、太渊、鱼际等。

治疗周期

肺热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热毒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危害性

肺热患者可出现肺炎、肺结核、哮喘、慢阻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等疾病,甚至慢性呼吸衰竭,可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治愈性

肺热患者,特别是感受热邪而致肺热者,经及时治疗后多能治愈。而主要因体质虚弱导致的肺热则病程较长,治疗难取速效,但只要精心调治亦多能治愈。

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获得治愈。

复发性

若患者在治疗后,因淋雨、受凉等又遭外邪侵袭,则可能再次出现肺热。

日常

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缓解或控制症状,以促进康复。

心理护理

患者要保持心态平和,避免不良精神刺激和过度情志波动,从而诱发咳嗽、咳痰等症状。

用药护理

遵医嘱坚持用药。中药通常见效较慢,且治疗后仍需服药巩固。

生活管理

1、安静卧床休息,适度活动。

2、室内宜通风,但应避免直接吹风。

3、做好防寒保暖,但应衣被适中,不宜过暖。

病情监测

每天观察体温、咳嗽、咳痰等变化。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患者复诊时需携带上次就诊的病历、相关检查结果及药方,以便医生更好地了解病情,适度调整药方。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宜清淡、富有营养,可食用梨、枇杷等新鲜水果。以下两个药膳可供参考。

1、二汁饮

鲜藕汁、梨汁等份,生服。主要用于咳嗽,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红口干等情况者。

2、杷叶粥

枇杷叶15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枇杷叶用纱布包好放入砂锅内,加水200克煎至100克,去渣加入粳米、冰糖,再加水600克,煮成稀粥。早晚温热服用。但因寒邪入侵郁化致肺热者,不宜服用。

饮食禁忌

忌食大蒜、辣椒、酒类等辛辣刺激食物。

预防

预防措施

预防肺热主要包括避免外邪入侵和增强体质等。

1、生活要有规律,避免熬夜,应随季节及天气变化加减衣物。

2、坚持体育锻炼,量力而行,可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散步、慢跑等有氧运动。

3、健康饮食,规律用餐,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火热及肥甘厚腻之品。

4、建议平时多饮水,戒烟酒。

5、避免不合理的习惯,如热天直吹风扇或空调等。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发热、口渴、咳嗽、气喘、呼吸粗;

2、鼻翼煽动、鼻中灼热、胸痛,或有咽喉红肿疼痛;

3、小便量少色黄,便秘;

4、出现其他表现。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怀疑肺热者,通常到中医科进行就医咨询。

2、怀疑有肺炎、哮喘、肺结核、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病变者,可到西医呼吸内科就医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2、您最近有受凉的情况吗?如淋雨、直吹风扇或空调?

3、您既往有什么基础疾病?

4、您最近是否接触过流感、肺炎、肺结核患者?

5、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接受过治疗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导致我肺热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情况严重吗?可以治好吗?

3、我必须吃汤药吗?一天吃几次?有副作用吗?

4、我可以吃中成药代替汤药吗?

5、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我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诊吗?下次就诊是什么时候?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