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中医病机,指气与血两者都不足。又可称“气血亏虚,气血两虚”。气是运行在人体内的一种有活力的精微物质,血是流动于血管的红色液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气就是无形的阳光,血就是有形的雨露,气血贯穿人体五脏六腑,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和运转。当受到饮食不调、心理失衡、过度劳累、久病等影响,脏腑气血不足,就会出现系列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差,乏力,胸闷气短,说话没有力气,头晕目眩,心烦心慌,失眠等。常见于现代医学的神经性头痛、贫血、内分泌失调、月经不调、失眠、更年期综合征、轻度心律不齐等。
其它名称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流行病学
常见于久病、年老体弱之人。
病因
气血主要来源于先天储存和后天运化吸收。当这两个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影响时,都会出现气血不足的情况。若机体患一些消耗性疾病,自身气血不停损耗,也会出现气血不足。
1、先天因素
先天体质虚弱,储备不足。
2、饮食不节
饮食不规律或饮食不健康,导致脾胃受损,运化功能下降,无法将饮食所含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日久气血不足
3、情绪不调
忧愁思虑太多,影响食欲,久导致脾胃受损。
(1)喜伤心:暴喜过度则会导致气血涣散,心神失养,出现神志混乱或言语、举动失常。
(2)怒伤肝:如果怒发冲冠、大怒而不能自制,会伤及肝气,促使气血大乱,表现为面色赤红、吐血甚至昏厥。
(3)思伤脾:苦思苦虑最伤脾气,脾气一伤,运化气血的功能减弱,运化功能下降,无法将饮食所含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
(4)忧、悲伤肺:忧、悲过度可导致肺气郁结,进而气伤阴损。
(5)恐、惊伤肾:肾是先天之本,伤及肾气,可引起机体各种异常。
4、劳累
过度劳累,导致身体透支,耗损自身。
5、疾病因素
长时间的患病,不断耗损自身正常的气血,日久导致气血不足,或曾因某些疾病失血,后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导致气血不足。
6、年龄
老年人,气血运行缓慢,代谢能力下降,也容易形成气血不足。
症状
气贯穿五脏六腑,激发和推动机体器官的功能活动,主要作用是温养机体和抵御外邪侵入,同时参与脏腑功能的新陈代谢。当出现气虚时,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差,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主要表现为畏寒肢冷、自汗、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疲倦无力、心悸气短、发育迟缓等症状。
血遍布全身血管,调养脏腑各组织,血气充足则形体健康、面红润、皮肤光滑、毛发润泽、关节灵活。血也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充足则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当出现血虚时,面色无华萎黄、皮肤干燥、毛发枯萎、指甲干裂、视物昏花、手足麻木、失眠多梦、健忘心悸、精神恍惚等症状。
1、头发
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如果肝血不足,头发长得慢、干枯、发黄、掉发、开叉,表明气血不足,肝血肾气衰落。
2、眉毛
眉毛长粗、浓密、润泽的人,气血旺盛,反之眉毛稀短、细淡、枯脱者,则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3、眼睛
眼白的颜色变得浑浊、发黄,有血丝,表明气血不足。
4、牙龈
牙龈与胃肠相关,牙龈萎缩代表气血不足。
5、耳朵
在中医学里,耳朵是健康的一把标尺,通过耳朵的形态、色泽等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气血充盈状况。耳朵呈淡淡的粉红色,且光泽、无斑点或皱纹,表明气血充足。若耳朵黯淡无光、枯燥、萎缩、斑点丛生,可能存在气血不足等情况。
6、面色/皮肤
面色红润有光泽是气血充足的表现。气血不足时,患者面色不佳,皮肤粗糙,发白、发黄甚至长斑。
7、手掌
(1)温度:气血充足手是温暖的,如果手心偏热或者出汗或者手冷,都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2)皮肤颜色和状态:掌心白、指尖红表示目前肝气恰当,血脉旺盛,健康状态良好。手背血管不明显,有时血管部位呈凹陷状态,说明气血不足,血液流量不足。
(3)手指:手指指腹饱满,肉多有弹性,说明气血充足;手指指腹扁平、薄弱或指尖细细的,则代表气血不足。
(4)指甲:指甲上没有半月形或只有大拇指上有半月形,指甲上出现纵纹,说明体内寒气重、气血两亏,出现透支,是肌体衰老的象征。
1、累及心脏
常会导致心悸、心痛、心烦、气短、胸闷等症状。
2、累及大脑神经
常会失眠、多梦、头晕、记忆力下降或意识模糊等。
3、累及肝脏
可出现脸色青灰、面部长斑、皮肤白眼球发黄等。
4、累及消化系统
肠胃功能变差、腹胀、消化不良等。
5、累及女性生殖系统
气血不足,女性体内循环就不会顺畅,更易导致气滞血瘀,影响月经,常见症状为月经推迟、月经量偏少,甚至出现月经稀发、闭经的情况。
1、气阴两虚:若气血不足日久,导致阴液亏耗,可发展为气阴两虚。主要表现为烦躁、神疲乏力、气短、不愿说话、咽干口燥、午后脸红、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
2、气随血脱:气血不足严重时,可出现阳气虚脱的表现。主要为怕冷、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甚至出现晕厥等。
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望闻问切,必要时会建议患者做一些常规的西医学检查。
1、医生观察患者整体气色,并询问症状、体征,该类患者往往精神差,乏力,胸闷气短,说话没有力气,面色淡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唇甲淡白,心烦心慌,失眠,手足麻木,月经量少、色淡。
2、医生会观察患者的舌头,并进行脉诊。该类患者往往舌淡,脉细弱。
1、血常规
确认有无贫血等情况。
2、尿、便常规
排除有无泌尿系、消化道出血,协助诊断。
3、血液生化检查
主要是肝肾功能等,明确身体基本情况。
腹部CT:对明确诊断有帮助。
胃肠镜:对于消化道症状明显者,为排除器质性病变,医生会建议行胃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因。视情况可作病理检查。
诊断
医生一般根据头晕眼花、口唇、眼脸色淡、手足麻木、神疲乏力等症,以及舌脉所见,即可辨为本证。
治疗
气血不足的患者,应咨询专业的中医医师,进行辨证论治,根据具体的证型症状等用药。在中医临床上对于该病治疗原则一般是气血双补。
除了用药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食疗等方法进行自我调理。
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
1、八珍丸
具有补气益血功效,是补益气血的基础中成药。
2、十全大补丸
为八珍丸加炙黄芪、肉桂,具有温补气血功效,用于气血两虚同时具有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的虚寒的人。
3、归脾丸
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用于气血不足兼具心悸证仲,失眠健忘等心气血不足的人。
4、人参养荣丸
本药气血双补且偏温,适用于气血两虚且体质偏寒者。
5、乌鸡白凤丸
除补气血之外,还有补肾调月经的作用,所以用于气血两虚,并且月经量少,又有肾虚症状(腰酸腿软、腰腿酸痛)的人最为合适。
八珍丸、十全大补丸、归脾丸、人参养荣丸、乌鸡白凤丸
针灸治疗须专业人员操作。一般选用百会、关元、神阙、足三里、三阴交、合谷、太冲等穴。兼他症者,辨证配穴。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气血不足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本病的转归与预后,与病因、病情的轻重,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1、儿童气血不足若未及时纠正,生长发育就会迟缓甚至停滞。
2、妇女气血不足会影响月经、白带、怀孕和生产等一系列生理功能,甚至导致早衰,更年期提前到来。
3、老年人容易形成气血不足,出现各种功能障碍,如肢体麻木、疼痛、活动不利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偏瘫。
一般来讲,轻症患者经过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治愈。而重症患者病情较顽固,通常治愈困难。
多数患者经过治疗调理,大部分症状可缓解,从而获得治愈。
难以根治。
治疗后,若患者仍长期存在过度劳累、饮食不节、情绪失调等情况,则可能再次出现气血不足。
日常
气血不足的患者,日常除了积极配合治疗外,应学会调整情绪,管理饮食,加强身体保健。
1、学会倾诉,释放不良情绪。
2、避免持续高压生活,适时给身心放假,尝试旅游等。
3、积极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看电影、跳舞等。
4、家属应多鼓励和关心患者。
1、在正规机构,经医师指导下选方煎服中药。
2、不得私自加药和换药,避免出现药物毒副作用。
3、不迷信偏方、保健品。
1、按摩保健
可定期找专业人员进行按摩护理。也可学习简单的自我按摩。注意按摩时手部干净、指甲不可过长。凡局部皮肤有破损、溃烂、骨折、结核、肿瘤等,均不适宜按摩。必要时,可借助各种按摩工具或介质,如按摩棒、按摩油等。有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疾病者,禁止进行按摩。
2、运动保健
坚持每天定时适度锻炼。锻炼形式可以为散步、做操、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饮食宜富有营养并易于消化吸收,如瘦肉、鱼类、豆类、大枣、桂圆、山药等以补益气血,增加抵抗力。
2、选用适量莲子、红枣,或适量花生、山药,或适量黑米、核桃做成粥,煮熟即可服用。
3、平时选用党参5g、西洋参5g做代茶饮服用。
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的食品。
预防
1、坚持睡前泡脚
(1)泡脚要掌握住水温,水不宜过烫,40~50℃是最佳温度。
(2)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泡到全身发热、微微出汗就可以了。
2、避免过劳伤气血
(1)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每工作一段时间,适当做眼保健操或眺望远方。
(2)劳逸结合,久坐后注意活动颈椎、腰椎。
(3)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3、注意保暖、避免寒湿
(1)不要贪凉,夏天过度吹空调。
(2)根据气温,及时添加衣物。
(3)避免长期大量食用寒凉之物。
(4)不要经常淋雨。
(5)洗完头及时吹干,避免吹冷风。
(6)游泳注意水温。
(7)保护容易受凉的部位,如口鼻、胸腹部、肚脐、后背、脚心。
4、其他
(1)学会自我释放情绪、调节心态。
(2)戒烟限酒。
(3)避免过度纵欲。
(4)日常注意锻炼,强身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