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坐板疮

坐板疮又名风疳,是由暑湿热毒凝滞肌肤所致,生于臀部的多发性疖肿类疾病。大如黄豆,小如粟米(即小米),中间有白色脓头,色红发痒,焮热疼痛(即烧灼痛);部分患者也可出现不痛而痒、脓水淋漓等表现。多发于夏秋季节,本病相当于西医臀部脓肿性穿掘性慢性脓皮病。

其它名称

风疳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臀部

常见症状

臀部丘疹性脓疮、色红、质硬、疼痛、中间有脓头

主要病因

久坐、皮肤不洁、感染或机体抵抗力降低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分泌物细胞学活检

重要提醒

本病易反复发作,久坐人群尤其需要注意防护。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久坐人群,如驾驶员、学生以及高温高湿环境中坐位工作的工人等。

好发季节

多发于夏秋季节。

病因

总述

久坐、皮肤不洁、感染或机体抵抗力降低等均可诱发本病。

基本病因

1、暑季久坐湿地,感受暑毒,湿热蕴结,下注臀部,从而致病。

2、臀部皮肤擦伤,不慎感染所致。

3、患者平时脾胃虚弱,水湿不运,湿热内生,蕴结于臀部所致。

症状

总述

臀部出现丘疹性脓疮,色红、触之坚硬、瘙痒疼痛,可反复发作。

典型症状

初起形如粟米或黄豆大小,可逐渐增大,常成簇分布,色红发痒,触之坚硬,中间有白色脓头,破溃后可溢脓;患者常自觉瘙痒或疼痛;愈合后可能会留疤。

伴随症状

症状严重者,可伴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疖、痈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初步判断病情。然后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做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分泌物细胞学活检等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检查臀部周围的皮损情况、舌质与舌苔的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嗅气味,嗅辨患者身体气味与病室气味以诊察疾病的方法,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寒热虚实。

3、问诊

包括问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性质以及问饮食口味、问睡眠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对患者某些体表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若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成人(4~10)×10⁹/L,则提示有感染。

2、C反应蛋白(CRP)

正常值<2.87mg/L,可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CRP升高)或非细菌性感染(CRP不升高)。

3、分泌物细胞学活检

对治疗时抗生素的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诊断

诊断原则

1、多发于夏秋两季,常见于久坐人群。

2、病位在臀股两侧。

3、皮损初起形如黄豆或粟米,色红发痒,硬肿而痛,呈多发,常成簇分布,软化后形成脓肿,破溃流脓水。

4、病程缠绵,此处未愈,他处又生。

5、再结合体格检查及其他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坐板疮应与股癣进行鉴别:股癣发于近腹股沟的大腿内侧,亦可见于外阴、臀部、会阴、肛门周围等处。多为丘疹或水疱,逐渐形成边界清楚的钱币红斑,其上覆盖细薄鳞屑,无疖肿形成。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原则为杀菌、消炎、止痒,轻症者可外用或口服抗生素,再辅以三黄丸或清解片等具有清热、祛湿、止痒作用的药物;重症者可用外治法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慢性反复发作者可用免疫疗法。

药物治疗

1、中药治疗

中医学认为,坐板疮是由湿热邪毒凝滞所致,其治疗原则应为清热祛湿止痒,可内服三黄丸、清解片,或静脉滴注双黄连粉针剂。

2、西药治疗

(1)合并感染者,可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等)或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唑片等)进行治疗。

(2)局部涂抹利福平软膏、鱼石脂软膏或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等药物,进行杀菌止痒,有助于缓解不适症状。

相关药品

三黄丸、清解片、双黄连粉针剂、阿莫西林、头孢、复方磺胺甲唑片、利福平软膏、鱼石脂软膏、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

其他治疗

1、外治法

(1)早期先以芫花洗方(芫花、川椒、黄柏研末,煎水)外洗,次用黑布化毒软膏外敷患部;顽固难愈者,用黑色拔毒膏外用。

(2)有脓腔形成、脓液潴留者,宜切开引流。

(3)有瘘管形成者,可用红血药捻插入瘘口内,外盖黄连膏。

2、刺络放血疗法

在患者背部膀胱经上取穴,从大杼穴开始,至关元俞为止,用三棱针在相应穴位挑刺放血。但糖尿病或出血性疾病者禁用此法。

3、免疫疗法

慢性反复发作的病人,可注射丙种球蛋白或多价葡萄球菌菌苗。

治疗周期

坐板疮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通常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但容易反复发作。

危害性

坐板疮可能会引起瘙痒等不适,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感染,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

自愈性

坐板疮通常无法自愈。

治愈性

经过正规、合理的治疗后可以治愈。

治愈率

目前尚无治愈率相关数据。

复发性

治疗不彻底或再次出现长期久坐情况时,极易复发。

日常

总述

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护理,注意皮肤卫生,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心理护理

由于坐板疮可造成瘙痒或疼痛不适,有可能会引起烦躁、焦虑等情绪,影响日常生活,患者可通过听音乐、散步等方法舒缓不适,保持平稳心态,也可通过与医生进行交流,了解坐板疮的治疗方法,树立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擅自停药或随意调整药物用量。

生活管理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抓挠或挤压患处。

2、避免过度流汗,建议患者穿宽松、纯棉的裤子,不要穿太紧或太硬的裤子。

3、选择透气性好的坐垫,坐垫应避免过热或过硬,夏天可使用冰丝坐垫。

4、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及时通风降温,以减少汗水浸渍臀部。

5、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坐。

6、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复诊须知

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复诊时携带既往病例和近期相关检查结果。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能维持机体正常功能,增强体质,加强治疗效果,促进皮肤恢复。

饮食建议

1、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营养均衡。

2、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多喝水,可促进机体代谢,保持大便通畅,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适当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牛奶、鸡蛋等,保持机体摄入足够能量和营养。

饮食禁忌

1、避免过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鱼腥发物,以免加重病情。

2、限制烟酒,以免对机体造成不良反应,影响疾病治疗效果。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勤换衣物。

2、夏秋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尽量选择棉质透气的裤子。

3、久坐人群,应选择舒适透气的坐垫,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活动一下。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少吃辛辣刺激和肥腻食物。

5、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6、积极治疗瘙痒性皮肤病及全身慢性疾病,如湿疹、糖尿病、贫血等。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