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蜘蛛咬伤

蜘蛛咬伤(spider bite)又名毒蜘蛛咬伤、毒蜘蛛蜇伤,系指毒蜘蛛在受惊或防卫时通过头部的螫牙咬伤人体,注入毒液(含神经毒素、细胞毒、溶血毒和透明质酸酶等)引起的病变。多表现为咬伤处灼热、剧痛、肿胀,严重者可伴全身中毒症状。依靠明确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可诊断。一般预后良好,但也有可能继发代谢性酸中毒、心肌炎、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多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

英文名称

spider bite

其它名称

毒蜘蛛咬伤、毒蜘蛛蜇伤

相关中医疾病

虫咬伤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皮肤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咬伤处灼热、剧痛、青紫、周围发红、皮疹、水肿、水疱、肌肉疼痛、痉挛、发热、头痛、瘀点、瘀斑、恶心、呕吐、大量汗出、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蜘蛛咬伤中毒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心电图、药敏试验检查、腹部平片、胸部X线、头颅CT

重要提醒

蜘蛛咬伤严重者可发生休克、溶血、急性肾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需及时就医。

临床分类

基于蜘蛛的种类,可分为毒蛛中毒和棕蛛中毒两大类。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蜘蛛咬伤在临床上较罕见,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好发人群

本病无特发人群。

好发地区

1、跳蛛咬伤好发于美洲。

2、黑蜘蛛、穴局狼蛛咬伤好发于我国新疆地区。

好发季节

蜘蛛咬伤多发生于春秋季(6月~9月)。这与蜘蛛的繁殖期有关,其在繁殖期攻击性较强,且毒液的毒性是非繁殖期的3倍。

病因

总述

蜘蛛咬伤导致的人体一系列反应主要由蜘蛛螫肢(上颚)刺破人的皮肤后,释放剧毒毒素,毒液侵入人体引起中毒所致。雌蜘蛛毒性大于雄蜘蛛。

基本病因

毒液中的神经毒素、细胞毒、溶血毒和透明质酸酶等可迅速入血,引起一系列全身中毒表现。神经毒素是对神经组织有破坏性的物质,它可作用于神经突触,刺激中枢神经、周围神经、自主神经,引起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细胞毒可造成细胞损伤或死亡。溶血素可使红细胞溶解并释放血红蛋白。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透明质酸酶可特异性分解透明质酸,协助其余毒素在组织内的播散。

危险因素

1、在蜘蛛分布较多的地域生活或工作。

2、在蜘蛛穴居处逗留,或在黄昏后独自通过蜘蛛活动区。

3、在黑暗、干燥的环境中接触或处理堆积的物品时,未穿防护服,如长袖衬衫和长裤、帽子、手套和靴子等。

症状

总述

蜘蛛咬伤后相关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主要包括咬伤部灼热、剧痛、青紫或伴周围发红、皮疹、水肿、水疱、肌肉疼痛或痉挛、发热、头痛、瘀点、瘀斑、恶心、呕吐、大量汗出、呼吸困难等,甚至死亡。

典型症状

1、毒蛛咬伤

(1)局部症状:被咬伤处有剧烈针刺样疼痛,或可见小片青紫,伴周围发红,部分可见两个点状“牙印”,多有皮疹及轻度水肿,有些咬伤患者可见皮肤周围水疱或组织坏死病变。

(2)全身症状:放射痛(从咬伤局部迅速向腹部、大腿、腰部延伸)、肌痉挛、腹肌僵硬、发热、头痛、眩晕、恶心、大量汗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2、棕蛛咬伤

(1)局部症状:被咬伤后8小时内咬伤局部明显水肿或出现水疱,疼痛剧烈,甚至出现局部组织坏死。

(2)全身症状:若迁延不愈,则可能出现高热、畏寒、呕吐、关节痛,瘀点、瘀斑或麻疹样皮疹,短期内可能死亡。

伴随症状

蜘蛛咬伤患者可伴有明显腹胀、一时性兴奋不安、口干口渴、尿潴留。

病情发展

1、初发

被蜘蛛咬伤后首先表现为局部症状,在随后的15分钟~30分钟内会出现全身症状,并可持续3天~7天或更长时间。持续、剧烈的胸腹部、腰部及四肢肌肉痛是促使患者就医的主要症状。

2、进展

大部分患者在起病1天~3天出现心悸、胸闷等症状,1天~5天可出现各种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速最常见。

并发症

若毒液的毒性作用不能及时得到中和与清除,则可能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心肌炎、急性冠脉综合征、缺血性脑卒中、麻痹性肠梗阻、肝功能损害、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中毒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等多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甚至死亡。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被蜘蛛咬伤后,出现咬伤局部发红、肿胀、疼痛或伴有发热、头痛、眩晕、恶心等全身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咬伤部位。其次会根据患者中毒的严重程度行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心电图、腹部平片等检查。若患者既往有基础疾病或出现并发症,医生则会进行针对性检查,如胸部X线、头颅CT等,以准确评估病情。

体格检查

1、一般检查

医生会重点观察咬伤局部皮肤的肿胀程度,观察是否有皮疹、大疱及组织坏死等,以更好地进行局部清创处理。此外为了判断全身症状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以监测生命体征。

2、胸部检查

医生可能会进行肺部听诊,若患者合并肺水肿则可闻及双肺湿啰音。

3、腹部检查

医生可能需要患者配合取低枕仰卧位,以检查腹壁紧张度、腹部压痛、反跳痛、肠鸣音等。若患者合并麻痹性肠梗阻,则可能出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4、神经系统检查

若患者存在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谵妄等意识障碍的表现,医生可能会进行哥斯拉格昏迷指数评分(GCS),通过呼喊患者,与患者交流,根据患者反应判断其程度,从而进一步规范诊治。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根据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等判断是否感染及是否合并贫血。多数患者起病24小时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白细胞计数升高。

2、血生化

检查肝功能、肾功能、血清电解质等。

3、尿常规

检查是否存在血尿、蛋白尿、血红蛋白尿、管型尿等,并检查有无酮体、尿糖。

4、心电图

检查患者的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绝大多数患者可出现窦性心律过速或由暂时性心肌缺血引起的ST段及T波改变,部分患者会出现各种心律失常。

5、药敏试验检查

若确定患者存在感染,为了更好地指导使用抗菌药物,医生会取患者的血液等进行药物敏感度测定。

影像学检查

1、腹部平片

腹部平片可较好地显示肠管形态。患者多出现腹部肠管积气或腹腔气液平面。

2、其他

若患者有基础疾病或出现并发症,医生会进行针对性检查如胸部X线、头颅CT等。

诊断

诊断原则

蜘蛛咬伤的诊断主要依靠明确的病史及临床表现。在诊断时应考虑患者所处地域、工作环境等外部因素,同时应排除其他毒虫蛰咬伤、蛇咬伤等,并与蜂窝织炎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明确的蜘蛛咬伤即可确诊。

2、表现

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疼痛、肿胀明显。毒蛛咬伤2小时~3小时后可出现发热、肌痉挛、腹肌僵硬、头痛、眩晕、恶心、大量汗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棕蛛咬伤后8小时内局部出现明显水肿或大疱、剧痛、坏死,迁延不愈,或出现高热、畏寒、呕吐、关节痛,瘀点、瘀斑或麻疹样皮疹,短期内可能死亡。

3、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增高、血红蛋白尿等。

鉴别诊断

1、虱病

好发于卫生环境差的人群,皮肤病变表现为丘疹、血痂、抓痕伴瘙痒。患者常有接触性传染史。在头发、内衣和阴毛处发现虱及虱卵时可诊断。

2、毒虫咬伤

蜈蚣咬伤牙痕呈楔状,无下颌牙痕,伤口无麻木,全身症状轻或无。毒蝎蜇伤常有流泪、流涎反应。

3、蛇咬伤

毒蛇咬伤可有1对或3个~4个深且较大的牙痕,且咬伤附近淋巴结肿大、触痛,全身症状明显。可通过放射免疫测定法、凝集反应等实验室检查鉴别是何种毒蛇咬伤。毒蛇咬伤患者多可见到蛇。

4、蜂窝织炎

表现为浸润性红肿,境界不清,疼痛明显,表面可出现水疱,中心可软化、破溃等。可伴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

蜘蛛咬伤后经人体吸收的毒素会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甚至引起死亡。因此应迅速清除局部毒素,阻断毒素的继续吸收,促进已吸收毒素的排泄,对症处理,保护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

急性期治疗

1、绷带结扎

若伤口位于四肢,则在伤肢近心端扎紧,阻断静脉及淋巴回流。每45分钟放松1分钟~2分钟,至伤口彻底处理后解除,一般不超过2小时。

2、伤口清创

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冲洗伤口,然后局部作“十”字形切开,一般不要过深,用吸吮器或拔火罐等吸抽毒液。

3、环形封闭

在伤口周围用普鲁卡因或地塞米松做环形封闭治疗。

4、其他

若患者肌肉痉挛症状明显,则静推葡萄糖酸钙溶液。

一般治疗

1、患者需保持安静,固定患肢,伤口冰袋冷敷以减少毒素吸收。

2、为防止进一步咬伤,应迅速撤离现场。

药物治疗

1、抗毒素药物

目前还无特异性抗毒素药物,治疗以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为主。

(1)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氯苯吡胺等,第三代药物如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对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较小,最常推荐。

(2)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可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但对细菌外毒素无效;同时可抑制某些炎性因子的产生,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及组织损伤,对感染中毒性休克效果较好。

(3)维生素C:可增强免疫、抗氧化。

(4)其他:如有毒素引起烟碱样症状(如腺体分泌增加、骨骼肌兴奋)时,可使用M型胆碱受体阻断剂东莨菪碱治疗。

2、止痛药物

如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曲马多等。

3、抗菌药物

如确定患者存在感染,可根据药物敏感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等。

4、镇静药物

如地西泮、盐酸异丙嗪等药物。

5、利尿药物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少尿,提示可能出现肺水肿和(或)急性肾衰竭。医生会早期应用利尿剂如呋塞米,以缓解肺水肿、降低血压、保护肾功能。

6、胃黏膜保护剂

(1)H2受体阻滞剂: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2)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

7、预防破伤风药物

医生可能会建议预防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相关药品

高锰酸钾、普鲁卡因、地塞米松、葡萄糖酸钙、苯海拉明、氯苯吡胺、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甲泼尼龙、维生素C、东莨菪碱、阿司匹林、可待因、吗啡、曲马多、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地西泮、盐酸异丙嗪、呋塞米、西咪替丁、雷尼替丁、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破伤风抗毒素

手术治疗

蜘蛛咬伤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1、辨证论治

一般不需内治。若全身症状明显,治以清热解毒,可选用五味消毒饮加减。伴恶心呕吐加玉枢丹;痉挛者治以清热解赤,祛风镇痉,选用葛根汤加减;神志昏迷者,治以凉血解毒开窍,可选用清热地黄汤加减。

2、中成药

如季德胜蛇药片。

3、外治疗法

(1)若伤在四肢,可于咬伤处近心端扎止血带,局部切开用火罐吸出或挤出毒汁,然后用金银花、黄连煎水清洗。

(2)鲜马齿苋捣烂外敷。

(3)季德胜蛇药片局部外搽。

以上均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或处理。

其他治疗

1、液体复苏

若患者处于急性循环衰竭状态(可表现为低血压、四肢厥冷、皮肤花斑、尿量减少等),医生会使用天然/人工胶体或晶体液以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低血压及休克。

2、透析

医生会建议重症患者在咬伤后8小时~12小时内进行透析治疗,若危及生命则应立即进行透析治疗。

治疗周期

若及时治疗则可在1周~2周内恢复。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预后与就诊治疗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及时就诊治疗一般预后良好,治愈率高,多在1周~2周内恢复。大多数预后良好。毒蛛咬伤症状在1天~3天内逐渐减弱,但后遗的肌痉挛、感觉异常、激惹症状和无力会持续数周至数月。棕蛛咬伤引起的全身反应如发热、寒战、恶心和呕吐、肾功能衰竭等可致命。

危害性

若治疗不及时合并出现中毒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者预后较差。小儿、老年人、体质较差者病死率高。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治愈性

1、蜘蛛咬伤经及时治疗,一般可达到临床治愈,病情不再进展。

2、部分患者可能后遗肌痉挛、感觉异常、激惹和无力等症状,恢复的时间和程度有个体差异。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一般在及时、正确处置伤口并应用抗毒素药物的情况下,本病可根治。

复发性

一般不会复发。但如果再次被咬伤,仍可发病。

后遗症

毒蛛咬伤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后遗肌痉挛、感觉异常、激惹和无力等症状。

日常

总述

蜘蛛咬伤患者的日常生活管理重在避免再次接触蜘蛛。此外伤口局部应定时换药以防感染,注意监测伤口愈合情况,若伤口有破溃、不愈合等表现应尽早就医。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蜘蛛咬伤后创面的疼痛、蜘蛛的可怕形态可能使患者存在紧张、恐惧和焦虑等负面情绪。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情绪,做好积极的心理疏导。确保患者有效稳定心理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用药,注意用药时间、顺序。

2、勿自行使用其他药物。

3、外用药要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应保持创面清洁。

4、若患者出现腰背痛、血压升高、血糖升高、暴躁易怒等表现,应警惕可能出现了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

生活管理

1、蜘蛛咬伤早期患者需进行卧床休息,为避免毒素扩散,禁止下床活动。

2、加强营养,加速咬伤部位皮肤和组织的修复。

3、注意咬伤部位皮肤的清洁与防护,防止出现伤口感染。

复诊须知

一般治愈后无需复诊,但若伤口有破溃、不愈合等症状应尽早就医。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药物等治疗的同时,还要适当注意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伤口愈合。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定时进餐,多饮水。

2、为促进患者毒素排泄,建议饮用绿茶。

3、待患者全身反应好转后,可适当增加营养,恢复体质。

饮食禁忌

1、戒酒戒烟。

吸烟能使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可能会影响伤口的血供,不利于伤口的愈合。酒精可刺激伤口局部肉芽组织或神经末梢,使伤口局部出现瘙痒、渗液增多,不利于伤口的修复与愈合。

2、少食刺激性食物及辛辣食物

如葱、姜、蒜、辣椒等刺激性调料。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可通过避免蜘蛛的咬伤进行预防。

1、不养毒蜘蛛宠物,在毒蜘蛛分布区旅游时注意观察,防止咬伤。

2、穿衣服前进行检查抖动。

3、检查床铺,床铺离墙摆放,防止蜘蛛从房外进入。

4、去除进入室内的蜘蛛。

5、化学杀虫剂室内喷洒。

就医指南

家庭处理

1、在被蜘蛛咬伤后,应第一时间使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洁伤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

2、用湿布与冷水或装满冰块在伤口冷敷,以助于减轻疼痛和肿胀。

3、如果伤口位于四肢,则抬高患肢。

4、必要时可以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果伤口发痒,可服用抗组胺药。

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急诊(120)指征

1、明确咬伤的蜘蛛为黑寡妇蜘蛛或褐蜘蛛。

2、不能确定咬伤的蜘蛛是否为有毒蜘蛛。

3、局部剧痛、出现溃疡,或出现腹部绞痛。

4、患者出现呼吸骤停。

以上须及时急诊处理,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门诊指征

出现灼热、疼痛、肿胀、皮疹、水疱等局部症状,全身症状较轻或不明显时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可前往皮肤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携带蜘蛛的照片或记住蜘蛛的形态。

3、可由家属陪同就医。

4、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症状的?

2、症状开始前的几个小时您在做什么?

3、您的症状是否有加重?

4、有什么会减轻或加重您的症状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如果这是毒蜘蛛咬伤,该怎么治疗?

2、如果这不是蜘蛛咬伤,我的症状或状况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我需要做检查吗?

4、我的症状会持续多久?

5、最好的治疗方案是什么?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