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是我国一个常用的约定病名,临床上并没有这个疾病的病名,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胃肠功能紊乱,如柯萨奇病毒,以感冒和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常有呕吐、胃胀、腹痛、腹泻、食欲不振、发热等相关症状,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工作。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需要注意的是,本病主要是由病毒感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不包括传染性病毒引起的腹泻、流感等。
相关中医疾病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流行病学
具有一定传染性,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
胃肠型感冒患者。
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手和用具传播。
由于目前缺乏临床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易患本病。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节好发。
病因
胃肠型感冒主要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主要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和风疹病毒等。
免疫力低下及营养不良容易增加本病的患病风险。
各种可导致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的原因,如受凉、淋雨、过度紧张或疲劳等均可诱发本病。
症状
胃肠型感冒表现为普通感冒症状合并胃肠道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发热以及胃胀、食欲减退、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
1、病毒性心肌炎
部分能引起胃肠型感冒的病毒可能也会导致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水肿,甚至晕厥、猝死。
2、细菌感染
婴幼儿患者,若波及邻近器官或向下蔓延、或可继发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咽炎、咽后壁脓肿、颈淋巴结炎、喉炎、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进之,链球菌性扁桃体咽炎者2~4周后可能并发急性肾炎、风湿热等[8]。
3、其他
胃肠道状况严重会造成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
检查
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发病过程,观察患者表现出的症状,然后会让患者进行血常规、便常规检查,视情况可能会进行病原学检查,与流行性感冒、轮状病毒胃肠炎等疾病进行鉴别。
1、血液常规检查
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可出现核左移现象。
2、便常规检查
可观察细菌感染,存在胃肠道炎症时中性粒细胞可能增多。
病原学检查:一般情况下可不做。必要时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法或病毒分离和鉴定方法确定病毒的类型。
诊断
根据呼吸道和胃肠道症状和体征,具备外感症状及消化道症状。结合血常规、大便常规可作出临床诊断。医生会进行血便常规检查以及病原学检查,同时会排除流行性感冒、轮状病毒胃肠炎。
1、流行性感冒
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病毒发生变异时可大规模暴发。起病急,鼻咽部症状较轻,但全身症状较重,伴高热、全身酸痛和眼结膜炎症状。有流行病学证据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检测阳性,可供鉴别。
2、轮状病毒胃肠炎
轮状病毒胃肠炎是病毒性胃肠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普通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婴幼儿,多无发热或仅有低热,以腹泻、腹痛、腹胀为主要症状。对病患的粪便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等可识别。
治疗
由于胃肠型感冒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故主要为对症治疗,以缓解感冒症状。同时注意休息,适当补充水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继发细菌感染。
本病胃肠道反应严重则会造成肌体脱水、免疫系统破坏、电解质紊乱。此时应给予止泻药治疗,口服盐溶液补充电解质,并及时就医,防止贻误病情。
1、对于发热、呕吐腹泻、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的患者应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受寒。
2、饮食宜清淡,禁止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1、伪麻黄碱
作用于呼吸道粘膜α-肾上腺素能受体,缓解鼻黏膜充血,对心脏和其他外周血管α受体作用甚微。减轻鼻塞,改善鼻腔通气,改善睡眠。但不宜长期应用,3~5天为宜。
2、抗组胺药
非选择性抗组胺药如溴苯那敏、氯苯那敏和氯马斯汀,能缓解喷嚏和流鼻涕的症状,这些药可能有一些镇静作用
3、解热镇痛药
适用于发热和肌肉酸痛、头痛患者,常用对乙酰氨基酚。应避免与抗HIV药物齐多夫定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反复使用会增加病毒排出量,而改善症状作用轻微,不予推荐。
4、止泻药物
部分腹泻严重的患者可应用蒙脱石散进行止泻治疗。
5、止吐药
对于呕吐症状明显的患者,必要时医生可能会给予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伪麻黄碱、溴苯那敏、氯苯那敏、氯马斯汀、对乙酰氨基酚、双八面体蒙脱石、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
本病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本病的具体治疗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极少数年老体弱、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
1、老年患者因体质虚弱,多伴有基础疾病,胃肠型感冒或可诱发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2、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病毒性心肌炎,严重时可致死。
本病属于自限性疾病,有自愈的可能。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
由于目前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因此具体的发病率并不十分清楚。
再次感染病毒后,本病可能会复发。
日常
胃肠型感冒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症状变化,及时测量体温,遵医嘱用药且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注意休息,及时补充水分。
1、心理特点
部分因胃肠型感冒诱发其他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因长期患病、社会活动减少、经济收入降低等因素失去自信,易行成焦虑和抑郁的心理状态,部分患者因此不愿意配合治疗。
2、护理措施
(1)家属要多关心鼓励患者,帮助患者树立克服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患者可以通过一些办法缓解焦虑,如听轻音乐、下棋、做游戏等娱乐活动,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
遵医嘱用药品并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为减轻使用马来酸苯那敏(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者的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患者应在临睡前服用,且从事于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应避免使用。
1、病情观察
注意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尤其是体温、咽痛等的变化。
2、环境和休息
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和空气流通,症状较轻者应适当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者卧床休息为主。
3、防止交叉感染
注意隔离病人,减少探视,以避免交叉感染。指导病人咳嗽或打喷嚏时应避免对着他人,并用双层纸巾捂住口鼻。病人使用的餐具、痰盂等用品应按规定及时消毒。
患者要注意观察自己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咽痛等,如出现症状加重、耳鸣、外耳道流脓、胸闷、心悸、腰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饮食
胃肠型感冒的发生和复发与不科学的饮食密切相关,患者在积极配合对症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平时也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患者可能食欲减退,宜选择清淡、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保证足够热量,比如清淡的汤和粥,包子等。
2、发热、呕吐、腹泻患者应适当增加饮水量。
1、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黏膜,比如:大蒜、辣椒、芥末等。
2、戒烟忌酒,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加重,不利于康复。
3、避免吃生冷、硬质粗糙、油腻、过咸的食物。比较韧性爽口的、半熟之品、炒饭、烤肉等太硬的食物,年糕、粽子等糯米类制品,不宜多吃。
预防
1、由于本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密切接触会有被传染的可能,故要注意相对隔离。
2、勤洗手是减少患感冒的有效方法。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规律,改善营养状态;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
4、年老体弱易感者应注意防护,感冒流行时应戴口罩,避免在人多的公共场合出入。如条件许可,可服用经临床验证有效的、可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细菌菌体成分复合物的药物。
就医指南
当患者出现鼻塞、流鼻涕、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乏力等症状时应去门诊就诊。
患者通常可到呼吸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听诊肠鸣音判断胃肠蠕动,需着宽松易于暴露腹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1、现在怎么不舒服?持续多久了?
2、症状有持续加重吗?
3、最近饮食有什么变化?平时饮食习惯怎样?
4、平时身体素质如何?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5、曾服用过什么药物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6、您身边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1、我得的是什么病?
2、胃肠型感冒和其他的感冒有什么不一样吗?
3、目前我的症状严重吗?
4、应该怎么治疗?
5、如果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影响治疗吗/
6、我大概多长时间能好?
7、我回家以后需要注意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