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恐怖症

恐怖症(phobia)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客体或处境为主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但仍不能防止恐惧发作,恐惧发作时往往伴有显著的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患者极力回避所害怕的客体或处境,或是带着畏惧去忍受。本病主要采用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预后好。

英文名称

phobia

其它名称

恐惧症、恐怖障碍、恐怖性神经症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恐惧、焦虑、回避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性格因素、生理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头颅CT或MRI检查、精神科评定量表、心电图、脑电图

重要提醒

患者如果确诊恐怖症,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发展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临床分类

按照恐惧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场所恐怖症、社交恐怖症和特定的恐怖症。

1、场所恐怖症

场所恐怖症又称广场恐怖症、旷野恐怖症、聚会恐怖症等,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主要表现为患者害怕离家或独处,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患者会在这些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助的环境中恐惧不安。

2、社交恐怖症(社会焦虑恐怖症)

患者害怕出现在公众场合,并在相应的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会非常紧张,并且不敢与人对视。尽管患者意识到这种紧张和恐惧是不合理的,但仍然无法出现在相关场合。

3、特定恐怖症

特定恐怖症又称单一恐怖症,指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常起病于童年,如恐惧某一小动物。在儿童中很普遍,常随年龄增长而消失,少数人一直持续到成年。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好发于女性。

病因

总述

恐怖症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家族聚集性)、性格因素(如胆小、羞怯、被动、依赖)、生理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恐怖症有较为明显的家族聚集性。通过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情况多一些,提示了遗传因素的影响。

2、性格因素

如果患者病前的性格较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或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易发生恐怖症。

3、生理因素

恐怖症患者的警醒水平较高,这种人很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优势,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较多。

4、心理社会因素

不良的社会环境、家庭及学校不良的教育等都可能成为恐怖症的发病原因,而其中又以父母的行为方式、不当的教育方法为主。父母的溺爱、吓唬、威胁等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惧心理,增加恐怖症的发生危险。此外,家庭成员不和睦也会给孩子带来惊恐与焦虑。恐怖症与个人的生活经历、家庭结构、家庭教养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出生次序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症状

总述

恐怖症的主要症状为异常、过分和不合理地恐惧某种特定事物或外界处境,并伴有焦虑、回避等表现,症状反复出现且难以控制。

典型症状

1、场所恐怖症

患者会对一些场所产生恐惧,如高处、广场、密闭的环境和拥挤的公共场所等。患者不敢进入商店、剧场、车站或乘坐公共汽车。而竭力回避,甚至不敢出门,恐惧发作时常伴有抑郁、强迫、人格解体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惊恐发作。

2、社交恐怖症

患者很害怕和人打交道,尤其是陌生人,并且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脸红、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有人称为赤面恐惧,对视恐惧,他们并无牵连观念,对周围现实判断并无错误,只是不能控制自己不合理的情感反应和回避行为,并因此苦恼,其恐惧对象可能是生人、熟人,甚至是自己的亲属、配偶。较常见的恐惧对象是异性、严厉的上司等。患者若被迫进入社交场合时,便产生严重的焦虑反应,惶然不知所措。

3、特定的恐怖症

患者会对某一具体的物体、动物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常起病于童年,如恐惧某一小动物,在儿童中很普遍,常随年龄增长而消失,还有少数人一直持续到成年,目前尚无法解释。恐惧症状恒定,既不改变,也无泛化,但在部分患者却可能消除了对某一物体的恐惧之后,又出现了新的恐惧对象。女性多见,最常见的恐惧对象为蛇、狗、猫、鼠、鸟、蜘蛛、青蛙、毛毛虫等,还有鲜血、尖锐锋利的物品,还会对自然现象产生恐惧,如黑暗、风、雷、电等。

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对周围某种事物或环境有着不合理的恐惧,且难以控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头颅CT或MRI检查、精神科评定量表、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许多神经系统疾病会出现精神症状,甚至以精神症状为其首发或主要症状,不少精神障碍或精神症状也存在神经系统损害。因此,患者需进行详细而全面的神经系统检查。

实验室检查

通常会通过血常规、尿常规、肝和肾功能等检查来评估患者的情况,并检测有无器质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可了解有无颅脑病变,有助于医生排除器质性疾病。

其他检查

1、精神科评定量表

根据精神科评定量表的结果,对心理活动进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评估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与严重程度等。

2、其他

心电图、脑电图有利于医生查看患者是否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可帮助诊断本病。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对周围某种事物或环境有着不合理的恐惧,多次出现且难以控制)做出初步判断。然后结合相关检查(如精神科评定量表、头颅CT或MRI检查等)结果,作出明确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强迫症、焦虑症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以恐惧为主,需符合以下4项:

(1)对某些客体或处境有强烈恐惧,恐惧的程度与实际危险不相称。

(2)发作时伴有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3)有反复或持续的回避行为。

(4)知道恐惧过分、不合理、不必要,但无法控制。

2、对恐惧情景和事物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症状。

3、排除其他相似疾病,如焦虑症、强迫症、疑病症等。

鉴别诊断

1、焦虑症

恐惧症和焦虑症都以焦虑为主要症状。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或处境引起,呈境遇性和发作性,为减轻焦虑伴有回避反应。而焦虑症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且可持续存在。

2、强迫症

强迫症的强迫性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恐惧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

3、疑病症

疑病症的恐惧情绪一般不突出,而且认为自己的怀疑和担忧是合理的,因而对医师持怀疑态度。恐惧症所害怕的对象是外在的,并且认为这种恐惧不合理,只是无法摆脱,会求助医生以解脱困境。

4、颞叶癫痫

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有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以进行鉴别。

5、正常人的恐惧

正常人对某些事物或场合也会有恐惧心理,如毒蛇、猛兽、黑暗而静寂的环境等。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

6、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和社交恐怖症都会有惧怕社交的症状。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害怕社交场合是因为会导致焦虑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回避社交是害怕被人议论、迫害,或者表现为社会性退缩,无任何社交动机,也无期待和现实的焦虑。

治疗

治疗原则

恐怖症的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为主,适当辅之以药物治疗,达到降低或消除患者恐惧和焦虑情绪的目的。

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物

用于缓解恐惧症的焦虑症状,但作用不持久,且有依赖性的缺点。如帕罗西汀、吗氯贝胺等。

2、β-受体阻滞剂

可以缓解自主神经兴奋有关的躯体症状,对于表演性焦虑效果更好。对在公众场合表演、讲话的恐惧有效。必须在1小时前服用,常用药物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苯二氮䓬类药物

有明确的控制焦虑、恐惧的作用,如氯硝西泮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但长期服用可能导致依赖。

相关药品

帕罗西汀、吗氯贝胺、普萘洛尔、美托洛尔、氯硝西泮

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1、行为治疗

在治疗时鼓励患者面对恐惧对象,逐渐加以克服,并且在每次患者接近恐惧对象时就加以鼓励,使患者的信心逐步增加。

2、暴露疗法

让患者一下子暴露在恐惧的情景下,不管患者如何反应,都不能逃避,惊恐反应终究会自行耗尽。一般每次治疗需30~60分钟,治疗次数1~4次不等。

3、脱敏疗法

在患者处于全身松弛状态下给予一个微弱的刺激,通过由低级到高级重复刺激,逐级慢慢体会,感受恐怖感的刺激,并使患者接受这种刺激,逐渐增强患者对恐怖刺激的耐受性,直至对恐怖反应完全消失。

4、支持性心理治疗

通过对患者进行解释、安慰和鼓励,疏导情感、调整环境等处理达到治疗目的,这是一种辅助性的治疗方法,可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一般来说,场所恐怖症的远期预后较好,部分患者转为慢性,社会功能受到影响。对于社交恐怖症和特定恐怖症会有继发性社会功能损害。起病急、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病前人格健康、良好的社会支持、病程短、较高的治疗动机提示预后良好。

危害性

如不及时治疗,长期的恐惧症状可能会影响正常生活。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缓解。

治愈率

本病暂无大样本数据。

日常

总述

恐怖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遵医嘱用药,定期参加心理辅导。除此之外,还需要家属配合进行相关的日常护理。

心理护理

1、患有恐怖症的患者在面临恐怖的对象或环境时,不要紧张,可采用放松的方法来对抗紧张和焦虑。

2、家属要多支持患者,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陪同患者配合医生进行心理治疗。

生活管理

1、患者要积极大胆的参与一些有益的社会活动,改变内向、依赖、胆小等不良性格特征,有助于恐怖症的康复。

2、患者要学会面临恐惧情景时,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自己保持一种松弛状态,克服紧张与焦虑情绪,使恐惧心理消除。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以增强体质,促进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荞麦、燕麦等。

2、多吃水果和蔬菜,如苹果、胡萝卜等,补充足量的维生素。

3、多吃鸡蛋、豆类、瘦肉等,补充优质蛋白质。

饮食禁忌

1、饮用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戒烟、戒酒。

预防

预防措施

1、学会适应

在长期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逐步培养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有意识地多接触周围的人和事。克服自卑的情绪,树立自强、自信、自立的自我精神。

2、改变社交方式

在待人接物中要落落大方,要主动的与别人交流,然后意识到过分注意自己社交中的言谈举止是多余的,随和、大方、自然,平时怎么说、怎么做,社交中也如此,时间长了,社交就会逐渐习惯。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不明原因的对特定的事物产生恐惧,影响日常生活。

2、伴随焦虑、心慌症状。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是持续的还是偶发的?有什么规律吗?

3、您既往有过类似情况吗?在什么处境下会出现这种情况?

4、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家人有出现过类似症状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