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深海恐惧症

深海恐惧症(deep sea phobia)是恐惧症的一种,主要表现为看到或联想到大海或者与大海有关的东西就会产生恐惧的心理,恐惧发作时还会伴有紧张、焦虑、心慌等症状。本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英文名称

deep sea phobia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看到或联想到大海时会感到恐惧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因素、素质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精神状况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常规、肝和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影响患者心理健康,因此一旦确诊,需及早进行治疗。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1、好发于有家族史者。

2、好发于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者。

病因

总述

深海恐惧症的确切病因目前尚未明确,临床上认为本病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素质因素(性格胆小、羞怯)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恐惧症具有较为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即父母亲属患有恐惧症的患者要比其他人更容易患有恐惧症,所以遗传因素对深海恐惧症的患具有一定的影响。

2、素质因素

如果患者病前的性格就较为胆小、羞怯、被动、依赖、高度内向、容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等,或者是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就容易发生恐惧症。所以对于这一类的患者,患有深海恐惧症的可能性比正常的活泼开朗的人要大一些。

3、心理社会因素

患者在首次发病前可能会有某种的精神刺激因素,相关资料表明有大约近三分之二的患者都主动地追溯到与其发病有关的某一事件。对深海恐惧症的患者可能是观看了有关于一些大海的恐怖视频,或者是听了一些关于大海的恐怖故事,以及一些深海的奇形怪状的生物等等,尤其是对于心理人格并不健全的幼年患者来说,很容易会使他们产生对大海的恐惧感。

症状

总述

患者不敢接近大海或者是一些看起来很深的湖泊等,这些都会使患者产生恐惧害怕的心理。有时甚至是一些关于大海的图片视频等,例如深蓝色的背景墙或者是海里的一些生物等,部分患者看了都会引起极度的不适,会联想到自己掉入深海大海将自己吞没的情景等,同时还会伴发焦虑、胸闷、呼吸不畅、冷汗以及心慌等症状。

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看见大海或大海图片产生不合理的恐惧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常规、肝和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脑电图、头颅CT或MRI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精神状况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精神状况检查,从而了解患者精神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

2、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系统检查可以帮助查看患者是否有神经系统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和部位,以了解患者是否有器质性病变。

实验室检查

通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生化常规、肝和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来检查患者是否有躯体疾病。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或MRI检查:可了解有无颅脑病变,有助于医生排除器质性疾病。

其他检查

心电图或脑电图:有利于医生查看患者是否伴有器质性的疾病,可帮助诊断本病。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看见大海或大海图片产生不合理的恐惧,结合精神状况检查,除外正常人的恐惧、广泛性焦虑障碍、强迫障碍、抑郁障碍等疾病,可作出诊断。

诊断依据

1、原发性表现

患者的心理症状或自主神经症状必须是焦虑的原发表现,而不是继发于其他症状,如妄想或强迫思维。

2、特定的情境

患者的焦虑必须局限于或主要发生在有关大海的情境。

3、患者对大海情境会主动回避

患者对大海情境的回避必须是或曾经是突出特点。

鉴别诊断

1、正常人的恐惧

正常人对某些事物或场合也会有恐惧心理,如深海等。关键看这种恐惧的合理性、发生的频率、恐惧的程度、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症状、是否明显影响社会功能、是否有回避行为等来综合考虑。

2、广泛性焦虑障碍

深海恐惧症和广泛性焦虑障碍都以焦虑为核心症状,但深海恐惧症的焦虑由特定的对象大海引起的,呈境遇性和发作性,而焦虑障碍的焦虑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常持续存在。

3、强迫障碍

强迫障碍的恐惧源于自己内心的某些思想或观念,怕的是失去自我控制,并非对外界事物恐惧。

4、抑郁障碍

某些抑郁障碍会伴有短暂的恐惧,某些恐惧特别是广场恐惧也伴有抑郁心境,深海恐惧症与抑郁并存可加重恐惧。诊断则根据当时每一个障碍是否达到诊断标准。若恐惧症状出现之前已经符合抑郁障碍的标准,抑郁障碍的诊断应优先考虑。

5、颞叶癫病

颞叶癫病可表现为阵发性恐惧,但其恐惧并无具体对象,发作时的意识障碍、脑电图改变及神经系统体征可资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深海恐惧症主要是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但最好的治疗方式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心理分析法。

药物治疗

1、抗焦虑药

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但作用并不持久,长期服用可能还会有依赖性。常用药物有劳拉西泮、阿普唑仑等。

2、β-受体阻滞剂

可以缓解心慌症状。

相关药品

劳拉西泮、阿普唑仑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1、认知行为疗法

使患者敢于面对刺激,不回避曾引起痛苦体验的刺激,从而让患者去克服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做出健全的适应性反应。

2、心理分析法

可以运用心理分析法,去理解患者的内心以及恐惧心理,找出引起患者深海恐惧症的病前精神刺激事件,去分析患者的心理情况并且引导患者走出这一心理创伤,使患者减轻症状,最后逐渐好转。

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一般来说,深海恐惧症的远期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能会转为慢性,而后社会功能也许会受到影响。对于那些起病急、有明确的发病原因、病前人格健康、良好的社会支持、病程短、较高的治疗动机提示预后良好。

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缓解。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应重视心理护理,在积极治疗的同时,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

心理护理

1、当患者接触到大海或有关大海的东西时并产生恐惧心理时,家属一定要尽量安慰患者,可以用双手慢慢安慰或抚摸患者的肩膀等。

2、当患者接触到大海或有关大海的东西时,可能会产生焦虑情绪,对于患者的焦虑情绪家属要尽量的去让患者表达出来,或者也可以让患者去参加一些活动来转移注意力缓解焦虑的情绪。

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

2、服用劳拉西泮期间可能出现疲劳、瞌睡、遗忘、记忆力损伤、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如果症状严重应该及时告知医生。

生活管理

1、家属可陪同患者观看大海的图片视频或者陪患者去海边散步。并且当患者面对其恐惧的环境时,对其进行解释、安慰、鼓励。

2、患者要学会面临恐惧情景时,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使自己保持一种松弛状态,克服紧张与焦虑情绪,使恐惧心理消除。

3、患者可培养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参与有益的社会活动,改变过度内向、依赖、胆小怕事等不良性格特征,促使深海恐惧症痊愈。

复诊须知

患者应谨遵医嘱复诊,有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以指导后续的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复诊时需携带相关病例及资料。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对于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但还应注意合理膳食,以保证机体正常运转。

饮食建议

1、多吃鸡蛋、豆类、瘦肉等,补充优质蛋白质。

2、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补充多种维生素。

饮食禁忌

1、饮用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3、戒烟、戒酒。

预防

预防措施

1、适当参加户外运动。

2、学会调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看见大海或大海的图片产生不合理的恐惧。

2、伴随焦虑、胸闷、心慌等不适。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可到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具体表现为哪里不舒服?什么时候出现的?

2、您会对大海产生不合理的恐惧吗?

3、您的症状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治疗效果怎么样?

5、您既往有过相关的精神疾病吗?

6、您的家属中有和您症状相似的患者吗?

7、您的这些症状对您的生活影响大吗?

8、您是否伴有焦虑症状?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疾病?

3、这种疾病严重吗?能治愈吗?

4、您觉得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治疗?

5、治疗周期多久?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治疗后还有可能复发吗?

8、在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