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血管痣

血管痣(vascular nevus)是由胎儿期成血管组织畸形或原有血管扩张所致的良性肿瘤。可分为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高出于皮肤表面的血管性丘疹或结节。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本病有复发的可能。

英文名称

vascular nevus

相关中医疾病

血痣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小儿科、皮肤科、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皮肤上出现鲜红或暗红色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皮损

主要病因

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核磁共振(MRI)、CT、血管造影

重要提醒

血管痣会严重影响患者外观,痣体较大的情况下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出现严重并发症,为避免不良影响,建议尽快就医咨询。

临床分类

血管痣分为血管畸形和血管瘤。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1、先天性血管痣好发于婴幼儿,低体重的新生儿患病比率较高。

2、雌激素分泌异常人群。

3、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人群。

4、女性略多于男性。

病因

总述

血管痣具体病因不明,大多数类型的血管系统病变是由生殖细胞种系突变和(或)体细胞突变引起的。血管瘤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殖所致;血管畸形由先天性血管结构发育异常所致。

症状

总述

血管痣临床症状产生的根本在于血管内部发生的器质性病变,这些病变会由内而外对皮肤产生压迫,进而造成局部皮肤性质的改变。随着病情的发展,皮损部位还可以出现出血、溃疡等症状。

典型症状

1、血管瘤

血管瘤多发于颜面、头颈部、肩部。皮损呈高起皮面柔软分叶状鲜红色肿物,边界清楚,大小不等,多在2-4cm之间,压之不易褪色。部分血管瘤表现为大片充血海绵状,按压可以收缩,松开后又会充血鼓起。

2、血管畸形

血管畸形多发于头面部,亦可累及口腔黏膜等其他部位。皮损表现为大而不规则的柔软肿块,呈结节或分叶状分布。血管畸导致的皮损可呈鲜红、暗红及紫蓝色,部分血管畸形皮损为淡红或暗红色斑片,可随年龄增长而颜色变深。也有部分患者的皮损在1年内逐渐增大,也可以逐渐缓解,但难以完全消退。

伴随症状

血管畸形还可伴发Sturge Weber综合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又称为脑面血管瘤病)、Klippel-Trenamay综合征(骨肥大静脉曲张综合征)、Maffucei 综合征、蓝色橡皮大疱痣等。

并发症

1、感染

血管痣皮损可出现出血、溃疡等,若破溃的皮损长时间不愈,可能会继发感染。

2、贫血

当血管痣累及肠道时,可引起慢性出血,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血。

3、视力下降

当血管痣侵犯外结膜、虹膜及脉络膜时,可引起青光眼或视网膜脱离,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表现。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皮肤出现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红色或暗红色结节,或结节逐渐增大影响美观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之后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核磁共振(MRI)、CT、血管造影等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首先会观察皮损的位置、大小、颜色、边缘、局部有无隆起、表面是否有出血、破溃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针对血管痣表面破溃、出血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继发感染,还要判断患者是否出现贫血。

2、凝血功能

部分血管瘤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如出现在肝脏的先天性血管瘤(RICH),凝血功能可表示为血小板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

影像学检查

1、B超

B超是检查血管痣最常用的检查,可以了解血管痣累及的范围、血供情况。

2、MRI和CT

可进一步可显示病灶大小、结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血管造影、瘤腔造影

通过造影可以清洗的查见血管瘤病变的范围和血管内部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病理检查

当患者病情复杂或肿物较大不确定良恶性时,医生会建议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性。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皮肤上出现鲜红或暗红色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皮损,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一般不难诊断。当患者的血管痣较大,或增长较快时,医生会建议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来除外恶性肿瘤。

鉴别诊断

1、太田痣

部分血管痣会出现蓝紫色皮损,需要与太田痣进行鉴别。太田痣,又称为眼上腭褐青色痣,或眼皮肤黑素细胞增生病,表现为眼、上颌三叉神经分布区域的蓝灰色或灰褐色斑片。和部分血管痣患者一样,多在出生时发病。但太田痣的皮损一般不隆起于皮肤表面,且不存在血管病变,可通过血管造影进行鉴别。

2、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皮损表现为鼻梁和面颊部呈蝶形分布的红斑,需要与发生于面部的鲜红色或暗红色的血管痣进行区分,系统性红斑狼疮,除了面部表现外还会出现全身症状,如骨、关节疼痛、肿胀,发热、乏力等表现。

治疗

治疗原则

部分血管痣有自愈的可能,一般对于无临床症状,也无增大趋势的体表病灶可密切随访,部分血管痣可消失;有临床症状或增大趋势的体表病灶,以及所有内脏病灶,均需积极治疗。可采取药物、激光、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1)β受体阻滞剂类:如普蔡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噻吗洛尔滴眼液、卡替洛尔滴眼液等。外涂于瘤体表面,一般持续用药3~6个月或至瘤体颜色完全消退。此类药物可能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外、皮肤发红、脱屑等局部不良反应。

(2)5%咪喹莫特:一般医生会让患者隔日夜间睡前薄层外涂于瘤体表面,次日洗去。常见皮肤反应有红斑、糜烂、溃疡、结痂等。发生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停药,等待皮肤恢复后方可继续用药。

(3)糖皮质激素注射: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治疗终点为病灶体积缩小,甚至接近平坦。可能有眼动脉及其他动脉栓塞、缺血,从而导致严重并发症。

(4)博来霉素、平阳霉素及其他抗肿瘤药物注射:用于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为防止偶发的过敏,医生会在注射过程中保持患者静脉补液通畅。过度治疗可晚期诱发注射区域发育迟缓或障碍。

2、系统治疗

(1)普萘洛尔:可以促进血管收缩,促进瘤体消退。年龄小的患儿,医生一般会根据患儿的体重用药,首次用药时,患儿需要在医院观察是否出现肢端湿冷、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和烦躁等不良反应。

(2)糖皮质激素:一般医生会予以口服泼尼松,只要是用于具有全身用药适应证而不适合于普蔡洛尔治疗的患者。用药期间可能有身高、体重和血压等的暂时性影响。年龄较小的患儿服药期间应停止疫苗接种,直至停药后6周以上。

相关药品

普蔡洛尔软膏、噻吗洛尔乳膏、噻吗洛尔滴眼液、卡替洛尔滴眼液、5%咪喹莫特、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普萘洛尔、泼尼松

手术治疗

1、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是可以彻底清除血管痣病灶的方法,适用于药物及激光治疗无效、皮损扩大或复发以及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在血管造影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材料封堵滋养血管痣的血管,可以起到缩小病灶的作用。

物理治疗

1、激光治疗

激光照射是血管痣治疗主要方式,对于血管痣、血管畸形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常用585nm或595nm脉冲染料激光 、脉冲激光治疗等。激光治疗时需要保护好正常皮肤,以免对正常皮肤产生损伤。

2、光动力治疗(PDT)

是利用激光激发富集于畸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光敏剂所产生的单线态氧,选择性地破坏畸形毛细血管网。该方法靶向性强、疗效好、安全性佳,且无热损伤。一般成人在治疗时医生会进行局部表面麻醉或口服或肌注止痛剂;儿童治疗时医生会建议在全麻下进行。

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部分血管痣有一定的自愈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自愈。有的也可停止生长或逐渐缓解。部分患者的血管痣治疗难度较大,治疗之后也可能复发。

危害性

1、部分血管痣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大,影响美观,可能影响患者正常交友或心理健康。

2、部分血管痣血管病变严重,合并多种并发症,可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3、部分患者在进行治疗后可留有瘢痕。

自愈性

部分血管痣可以自愈。

治愈性

部分血管痣不需要治理即可自愈,部分患者的血管痣在经过专业性治疗后可控制其发展。

治愈率

大多数患者经激光、药物、手术等治疗方法可治愈。

复发性

血管痣有一定的复发可能。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可以用一些遮盖霜来遮盖血管痣,尽量减少对外观的影响,提高自信。用药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检测病情。

心理护理

部分面积较大的血管痣可对患者的容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很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信,甚至引起自卑的心理。家属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面对疾病,鼓励患者交友,对一些能够治愈的血管痣积极进行治疗。

用药护理

用药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告知医生。

1、咪喹莫特、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局部应用时可能引起皮肤强烈的免疫反应,常见皮肤反应有红斑、糜烂、溃疡、结痂等。发生不良反应时需及时停药,等待皮肤恢复后方可继续用药。

2、普萘洛尔可能出现眩晕、神智模糊、精神抑郁、反应迟钝、心率过慢等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使用时可能出现库欣综合征、出血倾向、下肢浮肿、体重增加等情况。

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敷料渗湿,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更换,保持伤口处干燥,防止发炎。

2、术后患者宜流质饮食,排气后予以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3、麻醉苏醒后进行肢体按摩,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管理

1、平时注意保护血管痣的部位,避免搔抓或挤压病灶,以免造成破溃损伤。

2、平时尽量穿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衣服摩擦而损伤血管痣。

3、保持皮肤清洁和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皮肤。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特殊护理

激光治疗术后

1、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3、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4、术后效果不好或复发的患者,可以遵医嘱进行第二次激光治疗,或考虑手术切除。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的发生一般无特殊影响,患者需要均衡膳食。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宜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麻油、大豆油、玉米油及青椒、油菜、菜花、苦瓜、小白菜。

2、补充优质蛋白,如瘦肉、牛奶、鸡蛋

饮食禁忌

1、血管痣引起肠道出血患者,禁食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减少对肠道的刺激。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芥末、大蒜等。

3、禁烟酒。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方式减少疾病发生的几率:

1、孕期需要合理补充营养,做好产检,以防止出现低体重儿和早产儿。

2、先天性血管发育异常的人群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并留意皮肤变化。

3、女性更年期激素水平不稳定,也需要密切观察皮肤变化。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隆起于皮肤表面的鲜红色、暗红色、蓝紫色皮损;

2、皮损逐渐扩大;

3、皮损表面破溃、出血,甚至出现发热等症状;

4、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视力缺损;

5、血管痣治疗后复发

以上症状出现时需要及时就医。

就诊科室

首选科室为皮肤科,需要手术患者可就诊普通外科;年龄较小的患儿,家属应携患儿就诊儿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面部或其他有痣的部位进行检查,面部尽量不要化妆。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涂抹患处,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从发现皮损存在有多久了?是从出生就有的吗?

2、您刚发现的时候面积有多大?近期有快速生长的情况吗?

3、您的皮损颜色有加深或变浅吗?

4、您的皮损有发生过破溃吗?

5、您有发热的情况吗?

6、您之前有发现视力异常吗?您的双眼视力分别是多少?

7、您之前有治疗过吗?采用哪种方式治疗的呢?治疗之后有复发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情况严重吗?

2、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哪些?会遗传吗?

3、我目前需要做哪些检查来确诊?检查过程痛苦吗?

4、这个病有什么严重的并发症吗?

5、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若患者年龄较小,以上问题由家属代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