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提取重物或激烈运动等使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溢出。其预后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预后一般。

英文名称

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

遗传性

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妇科

发病部位

盆腔,尿道

常见症状

在打喷嚏、咳嗽、大笑、提取重物或激烈运动时出现不自主的尿液溢出

主要病因

与年龄、妊娠、分娩方式和次数、体内雌激素缺乏、子宫切除、慢性疾病、肥胖、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尿道活动度检测、X线检查、超声检查、漏尿点压(LPP)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

重要提醒

若忽视治疗,本病可能会出现阴部湿疹、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临床分类

1、根据漏尿点压(LPP)测定分类

将测压管放入膀胱并充盈膀胱,记录发生尿漏时的膀胱内压力,此压力即为漏尿点压。高于11.8kPa为轻度高于11.8kPa,低于5.88kPa为重度。

2、根据腹压尿漏点压(ALPP)分类

(1)Ⅰ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90cmH2O。

(2)Ⅱ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60~90cmH2O。

(3)Ⅲ型压力性尿失禁:ALPP≤60cmH2O。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中国成年女性的患病率高达18.9%,其中以50~59岁女性患病率最高,可达28.0%。

好发人群

1、有压力性尿失禁家族病史者。

3、女性,特别是多次分娩或产伤者,偶见于尚未生育的女性。

病因

总述

压力性尿失禁的病因很复杂,主要与年龄、妊娠、分娩方式和次数、体内雌激素缺乏、子宫切除、慢性疾病、肥胖、遗传、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年龄

年龄是全身器官功能衰退的绝对因素,导致身体中的各项机能出现退行性变化,包括盆底肌松弛、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

2、妊娠

妊娠期增大的子官上推膀胱,对膀胱颈及尿道周围组织牵拉过度,膀胱颈活动度增大,而引起漏尿。孕期激素水平的变化和子宫的压迫,也可导致盆底肌松弛。

3、分娩方式和次数

自然分娩时,盆底组织极度伸展,若超过伸展的生理极限,将导致盆底肌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组织的缺血甚至断裂,引起继发性的萎缩、变性、坏死及血管病变,均可导致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即使是剖宫产的产妇,孕期盆底已产生损伤,产后也可能出现盆底肌功能减退的现象。且随着分娩次数的增加,或出现难产、巨大儿、双胎以及使用产钳助产等情况时,对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

4、体内雌激素缺乏

女性绝经后,随着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使盆腔支持结构松弛,尿道黏膜萎缩、闭合下降、控尿能力下降。

5、子宫切除

切除子宫时,会切断与子宫相连的及其周围的一些韧带,造成盆底结构破坏,同时由于子宫缺失,失去支撑作用,而导致压力性尿失禁。

6、慢性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大量腹水、便秘等慢性疾病,可导致腹压长期增加,破坏盆底肌肉韧带的弹性。

7、其他

肥胖、遗传因素、不良生活方式等也与压力性尿失禁相关。

诱发因素

1、咳嗽、打喷嚏、大笑

这些动作主要使膈肌下移,使腹腔内压力增加,从而引起尿失禁症状。

2、运动、提重物

由于腹肌收缩,引起腹腔内压力增加,诱发尿失禁。

3、改变体位

如由卧位改为立位,腹腔内压力增加,诱发尿失禁。

症状

总述

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表现为打喷嚏、咳嗽、大笑、提取重物或激烈运动等使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

并发症

1、尿路感染

尿道括约肌闭合不全以及会阴部的潮湿环境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2、会阴部潮湿

由于长期有尿液溢出,尿道口以及会阴部会比较潮湿,严重者可出现湿疹。

3、会阴部湿疹

由于会阴部有尿液渗出,导致会阴部一直处于潮湿状态,容易引起会阴部皮肤感染以及会阴部皮肤湿疹。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打喷嚏、咳嗽、大笑、提取重物或激烈运动等使腹压增高的情况下,出现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漏出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先询问一些基本情况,再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然后会建议行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尿道活动度检测、X线检查、超声检查、漏尿点压(LPP)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以便进一步明确病情。

体格检查

1、视诊触诊

主要是了解外生殖器处有无盆腔器官脱垂及脱垂的程度,外阴处有无尿液长期刺激引起的异味、皮疹,以及检查子宫位置、大小和盆底肌收缩力,肛门括约肌肌力及有无直肠膨出等。

2、双合诊

医生将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以检查阴道、宫颈、宫体、输卵管、卵巢及宫旁结缔组织以及骨盆腔有无异常。

3、盆底肌肌力检测

医生将肌电位探头插入患者阴道内,嘱患者收缩盆底肌肉,通过专业仪器收集肌肉信号检测其肌力。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可以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类疾病。

2、尿培养检查

尿常规检查阳性或存在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感染症状的,医生通常会进行中段尿培养检查,以除外泌尿感染引起的排尿异常。

3、尿道活动度检测

(1)压力试验:是将一定量的液体注入膀胱后,医生嘱患者站立,用力咳嗽8~10次,观察有无尿液漏出。如果有尿液流出,为阳性。

(2)指压试验:医生者把示指放入患者阴道前壁的尿道两侧,指尖位于膀胱与尿道交接处,向上抬高膀胱,再行诱发压力试验,如压力试验尿失禁现象消失,则为阳性。

(3)棉签试验:病人仰卧位,医生将涂有利多卡姻凝胶的棉签置于尿道,使棉签头处于尿道与膀胱交界处,分别测量静息及Valsalva时棉签棒与地面之间形成的角度。在静息及做Valsalva动作时,角度小于15度时为表现良好。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在斜位下行排尿性膀胱尿道造影。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尿道膀胱后角消失、膀胱颈下降,腹压增加时膀胱颈呈开放状态,可辅助诊断。

2、超声检查

可以测定膀胱颈的位置和膨出情况。

3、漏尿点压(LPP)测定

将测压管放入膀胱并充盈膀胱,记录发生尿漏时的膀胱内压力,此压力即为漏尿点压。一般轻度高于11.8kPa,重度低于5.88kPa。

4、尿流动力学检查

膀胱压力测定可排除不稳定性膀胱和无张力性膀胱,且可以判断压力性尿失禁的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时逼尿肌反射正常,最大尿流率明显增加,而膀胱内压明显降低,轻度者膀胱内压力为5.9~7.8kPa,中度者为2.5~5.9kPa,重度者低于1.96kPa。

其他检查

怀疑膀胱内有肿瘤、憩室、膀胱阴道瘘等疾病时,患者需做膀胱镜检查。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一些患者的基本情况如年龄、生育史、既往疾病史、家族史、手术史等,再结合其临床症状及体征,并参考一系列检查结果如尿常规检查、尿培养检查、尿道活动度检测、X线检查、超声检查、漏尿点压(LPP)测定、尿流动力学检查、膀胱镜检查等,即可明确诊断。还会注意与急迫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真性尿失禁膀胱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典型的临床表现

打喷嚏、咳嗽、大笑或提取重物等腹压增高时,可出现不自主的尿液自尿道外口渗漏。

2、患者无泌尿系其他症状

疼痛、血尿、排尿困难、尿路刺激症状、下腹或腰腹部不适等症状,以及排除尿路感染等引起的尿失禁。

3、压力诱发试验

患者取截石位,观察尿道口,在其咳嗽或用力增加腹压时尿液溢出,而患者并无排尿感。停止加压后,尿流立即停止,则为阳性。

鉴别诊断

1、急迫性尿失禁

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往往来不及到厕所即已有尿液流出,系由神经源性膀胱或膀胱内部病变使逼尿肌发生无抑制性收缩所致。

2、充盈性尿失禁

膀胱过度充盈使尿液不断地由尿道口流出,而患者无排尿感觉。下腹膨隆,查体可扪及胀满的膀胱。

3、真性尿失禁膀胱

膀胱空虚无排尿感,系由尿道括约肌松弛致使尿液不自觉由尿道口流出。

治疗

治疗原则

医生会先采取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肌肉训练疗法、原发病治疗、生物反馈治疗、电刺激治疗、体外磁疗等,缓解患者的症状。当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视情况进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改善生活方式

如减肥、戒烟、减少含咖啡因饮料的摄入、减少会使腹压增加的活动。

2、治疗增加腹压的慢性疾病

如便秘、慢性支气管炎、大量腹水等。

3、阴道托

可抬起尿道中段,增加尿道阻力。适用于各种暂时不能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可暂时控制尿失禁症状。

4、盆底肌训练

又称凯格尔运动,是患者有意识的对以肛提肌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以增加盆底肌肉和尿道肌肉的张力。

药物治疗

1、α受体激动剂

作用于外周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膀胱颈和后尿道的α受体,使该处的平滑肌收缩,提高尿道闭合压改善尿失禁症状,如麻黄碱。

2、β受体激动剂

如克罗特仑,虽将减低尿道压力,但却可以增加尿道张力,可以有效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且效果优于盆底肌功能锻炼。

3、β受体拮抗剂

可以阻断尿道β受体,增强去甲肾上腺素对α受体的作用,如普萘洛尔。

4、雌激素

促进尿道黏膜、黏膜下血管丛及结缔组织增生;增强α受体的数量和敏感性。适用于绝经后或雌激素水平低下者,局部外用雌激素膏或口服。

5、度洛西丁

抑制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再吸收,增加骶髓阴部神经核内的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从而刺激阴部神经,增加尿道横纹肌张力。

相关药品

麻黄碱、克罗特仑、普萘洛尔、雌激素、度洛西丁

手术治疗

1、尿道中段悬吊手术

是通过采用各种材料悬吊尿道中段,以固定尿道和增加尿道闭合压,从而达到治疗各种尿失禁的目的。常用方法有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经阴道尿道-耻骨悬吊术、经耻骨上尿道-耻骨悬吊术、膀胱颈射频悬吊术等。

2、膀胱颈填充物注射治疗

医生将填充剂注射于尿道内口黏膜下,使尿道腔变窄、拉长以提高尿道阻力延长功能性尿道长度,增加尿道内口的闭合,达到治疗目的。适用于膀胱内括约肌缺陷的压力性尿失禁,填充物有自体脂肪、胶原蛋白、肌源性干细胞、硅油、脱细胞生物材料等。

3、骶耻骨韧带尿道膀胱悬吊术及内腔镜下膀胱颈悬吊术

可通过提高膀胱颈和后尿道至正常解剖水平,而达到治疗目的。

4、阴道前壁折叠术又称阴道前壁修补术

该术式阴道壁膨出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阴道前壁的修补和紧缩,以增强膀胱颈及尿道后壁的力量。但由于远期疗效差,现已逐渐被淘汰。

物理治疗

1、生物反馈治疗

通过放置在阴道或尿道内的压力感受器,将患者盆底肌肉收缩产生的压力传给计算机控制系统,再通过模拟的图像、声、光等信号将信息反馈给患者,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凯格尔练习,这实际上是凯格尔运动的延伸。

2、电刺激治疗

通过放置在阴道和直肠内的电极,给予一定的电刺激,使盆底肌肉被动性收缩,达到锻炼盆底肌肉、增强其控尿能力的目的,同时可与生物反馈治疗同时配合进行。

3、体外磁疗

与电刺激治疗原理基本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利用外部磁场进行刺激。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压力性尿失禁的预后因人而异,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以使症状有所缓解和改善,但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预后一般。

危害性

若忽视治疗,本病可能会引发会阴部湿疹、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生活产生较大影响。

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要积极治疗来缓解不适。

治愈性

多数患者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但部分年龄较大的人群预后一般。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需要多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时大笑、大叫等诱发尿失禁。

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术后按照医嘱在麻药消退后尽早进行下床活动,能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并且能够有效地预防血栓形成。

生活管理

1、患者应住在离厕所近的房间。

2、移除患者在上厕所的路上可能绊倒或碰到的地毯或家具,使用小夜灯照亮路径,以降低跌倒的风险。

3、外出时可以尝试穿尿垫。

4、尿液溢出会使周围皮肤受刺激,可用毛巾擦拭,避免频繁清洗和冲洗,避免使抵抗膀胱感染的天然防御力下降。可以使用一些护肤油脂、乳霜,例如凡士林,以保护皮肤免受尿液刺激。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的发生和发展无特殊影响,患者可均衡膳食,保证营养摄入。治疗期间饮食应避开辛辣刺激性食物。手术患者需先禁食,之后慢慢从流质饮食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待肠道功能完全恢复后,再恢复普食。

饮食建议

1、适量补充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鸡肉、鱼肉、瘦肉等。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苹果、橙子、猕猴桃、芹菜、胡萝卜等,补充丰富的维生素。

饮食禁忌

1、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2、不要喝过多的水,不要喝咖啡,咖啡有利尿的功效。

3、不要吃过多利水的食物,如冬瓜、西瓜等。

预防

预防措施

1、孕期需要做好孕检,做好营养监测,避免胎儿过大造成产伤。

2、产后女性还须注意减肥、多多休息、不过度累,且每天进行盆底肌恢复锻炼,即凯格尔运动。

3、饮食清淡,且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免发生便秘而导致腹压增高。

4、性生活规律,且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谨防尿道感染。

5、平时可以做缩肛运动,肛门括约肌与尿道括约肌由同一神经支配,长期锻炼可以加强尿道括约肌的收缩力。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在咳嗽、打喷嚏、拾重物、走路、站立、轻度用力时出现,甚至安静状态或平躺时都会出现尿溢出,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带来尴尬、焦虑和痛苦。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均须及时就医。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泌尿外科,女性患者也可就诊妇科。

就医准备

1、患者在检查前几天尽量清淡饮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同时避免饮酒、熬夜等情况。

2、患者在去检查时可以多备一套内裤及外裤,以便于发生尿失禁后更换,或者是穿戴成人纸尿裤。

3、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维生素和补品,可携带药盒或说明。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出现尿失禁的症状多久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加重的情况吗?

2、您在排尿前是否能感觉到尿意?

3、您的尿失禁是仅在咳嗽打喷嚏时出现,还是在走路站立时出现,甚至无论直立或卧位都可发生尿失禁?

4、您每次的尿量大概是多少?尿失禁的频率是多少?

5、您除了尿失禁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症状吗,如尿频、尿急、尿痛、便秘、大便失禁、下腹胀痛?

6、您既往有过尿道或子宫切除手术吗?是否有多次分娩史或产伤史?

7、您目前多大年龄?您绝经了吗?绝经多久了?

8、您平时是否经常食用一些高脂肪的食物?您平时会经常锻炼吗?

9、您有没有其慢性疾病?

10、您平时有便秘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有尿失禁的症状?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症状严重吗?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现在需要用怎样的手段治疗?能治愈吗?

5、这些治疗方法对我有什么风险吗?治疗后会复发吗?

6、我的诊断和治疗的下一步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应该注意什么?

9、如果需要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10、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