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压力性紫癜

压力性紫癜(purpura due to raised intravascular pressure)是因血管内压增高而致微血管破裂所引起的皮下出血,主要表现有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重力或静脉功能不全所致的血液瘀滞是最主要的原因。剧咳、呕吐或剧烈啼哭、吹奏、分娩、便秘、癫痫、惊厥、偏瘫患者长期受压、衣着过紧等也可引起压力性紫癜。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多采取对因治疗及保护毛细血管的药物治疗。若未及时去除病因,本病可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治疗。

英文名称

purpura due to raised intravascular pressure

其它名称

血管内压力增多性紫癜、机械性紫癜、血管内压增高性紫癜

相关中医疾病

紫斑、肌衄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皮肤科、血液内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

主要病因

重力或静脉功能不全所致的血液瘀滞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学检查、凝血功能检查等

重要提醒

若不及时去除病因,压力性紫癜可反复发作。若出现皮肤上有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症状,请尽早至医院专科就医。

临床分类

根据病因,压力性紫癜可分为直立性紫癜和机械性紫癜。

1、直立性紫癜

又称瘀积性紫癜,因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力升高,致皮肤毛细血管瘀血缺氧、血管脆性增高、内压亢进,产生点片状出血。

2、机械性紫癜

因剧烈、突然、持续较久的肌肉收缩,局部小血管压力突然升高,静脉回流受阻、缺氧使其破裂出血,产生皮肤紫癜。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本病临床较为常见,但本病发病率暂无权威文献报道。

死亡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好发人群

儿童、老年人或有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常见。

病因

总述

压力性紫癜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重力或静脉功能不全引起的血液瘀滞是最重要的病因。此外,长期剧咳、呕吐或小儿剧烈啼哭、吹奏、分娩、便秘、癫痫、惊厥、偏瘫患者长期受压、衣着过紧等也可引起压力性紫癜。

基本病因

1、重力或静脉功能不全所致的血液瘀滞

在重力作用下,长时间站立或行走使下肢静脉血回流不畅,或静脉功能不全时血液回流不畅,静脉内压力升高,致皮肤毛细血管瘀血缺氧、血管脆性增高、内压亢进,产生点片状出血。

2、静脉回流受阻、缺氧所致的血液淤滞

长期剧咳、呕吐或小儿剧烈啼哭、吹奏、分娩、便秘、癫痫发作、惊厥发作时,局部肌肉突然剧烈收缩,使局部小血管压力突然升高,静脉回流受阻、缺氧使其破裂出血,产生皮肤紫癜。

症状

总述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有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少量的出血或者血肿等症状。

典型症状

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不同病因导致的不同部位出现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

1、长期剧咳、呕吐或小儿剧烈啼哭可导致面部、眼周、额颞部、颈部等组织疏松部位出现瘀点瘀斑、结膜下出血等。

2、因重力和静脉血淤积可出现下垂部位紫癜,如小腿部紫癜。

3、偏瘫患者长期受压可出现暗红色瘀斑;衣着过紧可产生网状紫癜。

并发症

本病可能并发坏死性血管炎。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时,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并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确定体表瘀点或瘀斑的位置。其次,可能建议患者做血常规、凝血功能、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实验室检查,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眼周、眼睑、面颊及颈部等疏松组织部位、小腿、受压部位等。压力性紫癜患者可出现皮疹,皮疹不高出皮面,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血常规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压力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在正常值范围内。

2、凝血功能

凝血功能可判断患者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压力性紫癜患者出凝血时间在正常值范围内。

3、毛细血管脆性试验

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主要是用于测试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及脆性,可用于判断毛细血管壁、血小板等的止血作用是否正常。压力性紫癜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一般为阳性。

诊断

诊断原则

目前压力性紫癜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并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等实验室检查来诊断本病。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及病因

发病前老年人多有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病史,儿童多有剧烈啼哭,或发病前有剧烈咳吐、长期便秘致解大便时过度用力、分娩、癫痫发作、惊厥发作等明确病因。

2、症状

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不同病因引起身体不同部位出现皮疹。

3、体征

患者面部、下肢、受压部位等可出现皮疹,皮疹表现为不高出皮面,颜色可以是鲜红色或淡红色,压之不褪色。

4、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与凝血功能:数值在正常值范围内。

(2)毛细血管脆性试验:一般为阳性。

鉴别诊断

压力性紫癜应与以下5种疾病相鉴别。

1、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指以广泛毛细血管炎为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部分患者可接触过敏原反复发作。表现为皮肤紫癜、消化道黏膜出血、关节肿胀疼痛、肾炎等。过敏性紫癜多见下肢和踝、膝关节处紫癜,发病前有全身不适、乏力、咽痛、关节痛、低热等前驱症状,甚至有消化道、肾等内脏损害;血象表现为白细胞升高伴核左移、贫血、血沉可轻度升高、血小板计数正常或增多;早期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升高。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2、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指由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数量减少所致的出血。临床表现为四肢、颈部皮肤瘀斑、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量多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有急性病毒感染史,起病急,发病前出血点多为针尖样或淤斑或紫癜,分布不均,通常以四肢较多,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见;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骨髓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有成熟障碍。通过病史、临床症状与实验室检查可以鉴别。

3、药疹

药疹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其他系统。药疹与压力性紫癜均可出现皮疹,但药疹一般有明确的用药史,皮疹瘙痒剧烈,且皮疹形态多样,可为固定性红斑、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或荨麻疹样、多形红斑样、玫瑰糠疹样、大疱性表皮松解型或剥脱性皮炎型,皮损分布范围较广泛,除固定性红斑和荨麻疹样表现外,其他型皮损几乎均为对称性和全身性分布。血象多表现为白细胞增多。通过病史、症状可以鉴别二者。

4、麻疹

麻疹指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麻疹与压力性紫癜均可出现皮疹,但麻疹好发于儿童,且皮疹出现与发热有关,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咳嗽、结膜炎、口腔黏膜斑及全身皮肤,皮疹出齐后按出疹顺序在1~2周逐渐消退,留有细小的糠皮样脱屑及淡褐色色素沉着。麻疹病毒培养呈阳性;血清IgM抗体阳性,或IgG抗体恢复期比急性期高4倍或以上,或急性期抗体阴性而恢复期转阳。通过症状、病原学培养可以鉴别二者。

5、暴发性紫癜

暴发性紫癜指广泛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一种儿科危重症。暴发性紫癜与压力性紫癜均可出现皮肤瘀点或瘀斑,但暴发性紫癜发病前常有急性传染病史,呈暴发性发作,临床表现为突然迅速进展的对称性皮肤紫癜,累及全身,以下肢密集。皮疹是在几小时内由瘀点迅速增大融合为直径为数厘米的瘀斑,基底肿胀坚硬,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颜色由鲜红渐变为暗紫色,坏死后成为黑色焦痂,浆液坏死区发生水泡或血疱,可融合成大疱,发疹的肢体可出现明显肿胀疼痛。通过病史、临床表现即可鉴别二者。

治疗

治疗原则

压力性紫癜一般有明确的诱因,去除病因后皮疹可在数周后消退。因此,治疗压力性紫癜时,多是对因治疗,治疗目标是保护毛细血管、增强微血管抵抗力并促进皮损消退,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 

一般治疗

1、年老、静脉功能不全血液瘀积的患者,宜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减低血管内压力。

2、长期卧床病人,应注意勤翻身,避免某一部位长期受压。

药物治疗

1、对因治疗药物

(1)止咳药物:对于因剧烈咳嗽引起的压力性紫癜患者可使用止咳药物,常用止咳药物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等。

(2)止吐药物:对于因剧烈呕吐引起的压力性紫癜患者可使用止吐药物,可通过服用止吐药阻断不同受体抑制呕吐反射,缓解和防治呕吐,常用的止吐药有氯丙嗪、苯海拉明、东莨菪碱、昂司丹琼等。

(3)促排便药物:对于因长期便秘致排便时过度用力引起的压力性紫癜患者可使用促排便药物,促排便药物能够刺激肠道蠕动或软化粪便、润滑肠道,从而促进粪便排出,常用的促排便药物有硫酸镁、酚酞、甘油等。

2、保护毛细血管药物

保护毛细血管药通过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等作用,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引起皮下出血。

(1)维生素C:可减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加速血液的凝固。

(2)维生素E: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通透性。

(3)芦丁:能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降低其通透性和脆性,也可增加维生素C的活性。

(4)复方芦丁:为维生素C与芦丁的混合制剂,保护毛细血管的作用更强。

相关药品

右美沙芬、喷托维林、苯丙哌林、氯丙嗪、苯海拉明、东莨菪碱、昂丹司琼、硫酸镁、酚酞、甘油、维生素C、维生素E、芦丁、复方芦丁等。

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

压力性紫癜属于中医“紫斑”,亦有称“肌衄”。其主要病机分为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和气虚不摄、血溢脉外。治则包括治火、治气、治血。

1、血热妄行

(1)症状: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甚则鼻衄、齿衄、便血、尿血,伴有发热,口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2)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3)方药:十灰散加减。

2、阴虚火旺

(1)症状:皮肤出现青紫斑点或斑块,时发时止,常伴鼻衄、齿衄或月经过多,颧红,口渴心烦,手足心热,或有潮热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2)治法: 滋阴降火,宁络止血。

(3)方药:茜根散加减。

3、气不摄血

(1)症状:皮肤青紫斑点或斑块反复发生,久病不愈,伴神疲乏力,头晕目眩,面色苍白或萎黄,食欲不振;舌质淡,脉细弱。

(2)治法:补气摄血。

(3)方药:归脾汤加减。

以上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切勿自行用药。

治疗周期

压力性紫癜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压力性紫癜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压力性紫癜大多预后良好,去除病因后皮疹可在数周后消退。

危害性

本病会出现皮肤上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等表现,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自愈性

本病一般需去除病因,数周后可恢复。

治愈性

本病一般可治愈。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根治性

绝大多数可根治。

复发性

本病可复发。若小孩、老人或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剧烈咳嗽、剧烈呕吐、排便时过度用力等之后,皮肤再次出现有瘀点或瘀斑等症状时即为复发,应注意预防。

日常

总述

良好的心理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应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疾病复发。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压力性紫癜患者易出现皮肤瘀点瘀斑,影响美观,患者可出现焦虑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必要时可向心理医师咨询。

(3)患者平时可参加文艺活动,如唱歌、书法、绘画、下棋等,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不能私自停药、换药或增减药量。

2、相关药品不良反应和用药禁忌

(1)口服镇咳药可出现头痛、头晕、口干、恶心、便秘、皮疹、一过性口咽发麻等不良反应;多痰、青光眼患者慎用喷托维林。 

(2)部分止吐药可引起头痛、疲乏、便秘、腹泻等不良反应,临床使用时应注意。

(3)硫酸镁导致的严重腹泻,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静脉注射过量或过快,可致血压急剧下降、呼吸抑制等中毒症状,一旦出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人工呼吸、静脉缓慢注射钙盐等进行解救;老年患者、急腹症患者及月经期、妊娠期妇女禁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酚酞,可损害心、肝、肾。

(4)大量服用芦丁可导致腹泻;复方芦丁与碱性药物同时服用可影响疗效。

(5)因维生素K缺乏而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缺铁性贫血时慎用维生素B;并且应谨慎将维生素B与双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用。

(6)长期大量服用维生素C,可引起尿酸盐、半胱氨酸盐或草酸盐结石,或引起腹泻、皮肤红而亮、头痛、尿频、恶心、呕吐、胃痉挛等一系列不良反应,甚至可引起停药后的坏血病,故停药时,应逐渐减量再停药。

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调整休息时间,遵守合理的作息时间。

2、工作娱乐

对于吹奏乐器引起的压力性紫癜,患者应适当缩短吹奏时间或避免吹奏乐器。对于衣服过紧引起的压力性紫癜,建议患者平时穿着宽松舒适的衣服。

病情监测

压力性紫癜有复发的可能,当患者症状消失后,若小孩、老人或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剧烈咳嗽、剧烈呕吐、排便时过度用力等之后皮肤再次出现有瘀点或瘀斑等症状时,应警惕复发,及时就医排查。

饮食

饮食调理

压力性紫癜患者对于饮食没有绝对的禁忌,但平素也要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建议

1、规律饮食,三餐定时定量,避免盲目节食。

2、饮食多样化,力求荤素搭配,注意膳食营养均衡,主要包括充足的蛋白质、铁等。

3、多饮水,多喝含有较多维生素C的果汁如柠檬汁、橘子汁等。

饮食禁忌

1、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霉变的食物。

2、避免暴饮暴食,减少在外就餐。

3、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的食物。

4、避免进食生冷、不洁的食物,防止病从口入。

预防

预防措施

压力性紫癜的发病与静脉功能情况、导致血管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有关,控制以上两点因素,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本病。

1、有下肢静脉曲张的患者,应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等,减轻血管内压力,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2、儿童常因剧烈咳嗽而出现本病,因此,积极治疗咳嗽,可避免紫癜出现。

3、对于癫痫、吹奏、便秘、剧烈呕吐等可引起血管内压增高的疾病、症状、行为等,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控制症状,减少相关活动。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皮损为针尖大小、群聚或散在的瘀点或瘀斑、结膜下出血。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尽早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一般于皮肤科或血液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体表皮肤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暴露皮肤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之前有得过皮疹吗?可自行消退吗?

4、有伴随症状吗?如咳嗽、呕吐、便秘等?

5、您有关节疼痛变形的病史吗?有免疫系统疾病病史吗??

6、您有血液系统疾病的家族史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我这是血液病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出血过多吗?

4、我需要抽血检查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在平时的饮食生活方面应该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