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气瘤

气瘤(qi tumor)是发生于皮肤间的多发性良性肿瘤。临床以多发性肿块,浮浅在皮肤,瘤体柔软而有弹性,挤压后随手弹起,如同气注瘤中为主要特征。本病多因忧愁思虑或劳倦过度,导致肺气失宣,营卫不和,气结成肿所致。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可随喜怒而消长,有自愈性,也可反复发作,极少部分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预后较差。本病相当于西医的皮肤神经纤维瘤。

英文名称

qi tumor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多发性肿块,浮浅在皮肤,瘤体柔软而有弹性,挤压后随手弹起

主要病因

忧愁思虑、劳倦过度

检查项目

组织病理学、血常规

重要提醒

皮肤间多处出现肿块,瘤体柔软而有弹性,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反复发作,甚至发生恶变。

临床分类

1、痰气郁结

主要表现为疾病初起,皮肤间出现多发性肿块,数量少而大小,瘤体色白,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生长缓慢,伴有胸闷,咳痰,痰多清稀,舌质淡略暗,苔薄,脉弦。

2、正虚邪恋

主要表现为患病日久,皮肤间肿块越来越大,数量越来越多,色素沉着,伴有气短,神情疲倦,舌胖嫩,苔薄白,脉沉细。

流行病学

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好发人群

多发生在青春期,儿童或新生儿也可见。

病因

总述

本病发生多与忧愁思虑、劳倦过度等因素相关。基本病机为肺气失宣,营卫不和,气结成肿。病位在皮肤,与肺、脾等脏腑密切相关。

基本病因

1、疲劳过度

平素过度劳累,损伤肺气,散布卫气以防御外邪的作用减退,毛孔疏松,外感寒邪,与气血相搏,导致气机郁滞,发于皮肤,气结为肿而形成本病。

2、劳神过度

长期忧愁思虑,损伤脾气,累及肺气,导致肺气郁滞,痰凝气结于皮肤孔隙之间,形成气瘤。

症状

总述

气瘤以皮肤间多发性肿块,突出体表、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用手按压凹陷,放手后即弹起为主要特征。

典型症状

1、多发于躯干部,也常见于面部及四肢。

2、瘤的数目、大小很不一定,少的只有几个,多的可以上百个。

3、小瘤体的如豆粒,大的如鸡蛋,甚至更大如拳头而下垂。瘤体大的突出皮面,有的带有蒂柄,很小的埋在皮下而不太明显。

4、瘤体质地柔软而有弹性,表面光滑,用手压之凹陷,放手后即能弹起。

5、瘤体皮色不变,有的或带淡红。另一种为先发生大小不一的褐色斑片,而后再发生赘瘤,色素斑和赘瘤可在同一部位,也可在不同部位同时发生。

伴随症状

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并发症

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进行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体格检查,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组织病理学、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皮肤间肿块的的大小颜色形态、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出汗情况,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肢体了解皮肤肿物的情况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若血液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肿块多为炎性肿块。

病理检查

病理学检查

对肿块穿刺抽取活体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肿块的性质,也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皮肤间多发性肿块,突出体表、质地柔软而有弹性,用手按压凹陷,放手后即弹起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还需要与皮肤肿物的肉瘤、血瘤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常在青春期开始发生,有的在儿童期或出生时被发现。

2、本病好发于躯干,也常见于面部及四肢。

3、瘤体质地柔软而有弹性,呈空泡样或半球形,或有蒂,用手按压凹陷,放手后即弹起。

4、瘤体的皮色不变或色素沉着,表面光滑,没有痛感,不易消失。

5、瘤体的大小不一,小者如豆粒,大者如鸡蛋,甚至大如拳头。

6、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

7、病理切片为神经纤维瘤。

鉴别诊断

1、肉瘤

二者都以皮肤突出肿物为主。肉瘤主要表现为瘤体发于皮下或肌肉,或软或韧,或大或小,光滑无根,生长缓慢,也可发于全身各部,数目不定;气瘤以瘤体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手按压凹陷,放手后即弹起为特征表现。

2、血瘤

二者均为皮肤出现肿物。血瘤表现为肿物柔软,界限清楚,触按如海绵状,或肿物表面色泽鲜红或紫暗,加压时不完全褪色;气瘤以瘤体质地柔软而有弹性、手按压凹陷,放手后即弹起为特征表现。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一般肿瘤数目较多且多为良性,有少数可发生恶变,临床上以内治法为主,中医治疗以宣肺调气、化痰散结为主要原则;对疑有恶变的肿瘤应及时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痰气凝结

(1)方药:通气散坚丸加减。

(2)常用中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石菖蒲、枳实、人参、胆南星、天花粉、桔梗、川芎、海藻、当归、贝母、香附、黄芩。

2、正虚邪恋

(1)方药:补中益气汤合通气散坚丸。

(2)常用中药: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石菖蒲、枳实、人参、胆南星、天花粉、桔梗、川芎、当归、贝母、香附、海藻、黄芩、黄芪、白术、升麻、柴胡。

相关药品

通气散坚丸、小金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手术治疗

气瘤多为多发性良性肿瘤,可不施行手术。若气瘤发于面部,有损面容,或发生于肢体,妨碍肢体活动时,或某些气瘤有恶变趋势,可行手术治疗。

放化疗

确认有恶变者,手术后宜配合放射治疗、化疗、中药治疗。

其他治疗

1、结扎疗法

对于头大蒂小的气瘤,可用丝线做双套结结扎治疗。

2、外敷法

用生南星大者一枚,细研成烂状,加入好醋,点杵成膏,先以细针刺患处令气透,以膏药摊贴,感觉瘙痒则频繁更换以保证治疗效果。

治疗周期

气瘤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气瘤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可随喜怒而消长,有自愈性,也可反复发作;极少部分患者可发生恶性病变,预后较差。

危害性

如瘤发于面部,可能会损害容貌,或因长得太大而妨碍身体活动。

治愈性

本病及时治疗,没有其他感染及出血表现,一般预后良好。

根治性

如果引起气瘤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本病复发。

日常

总述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避免挤压受伤,注意规律的作息、保持积极的心态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和治疗疾病。

心理护理

1、避免焦虑、紧张和急躁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痊愈。

2、避免不良精神刺激,保持心境舒畅,安心静养,积极配合治疗。

用药护理

遵医嘱用药,观察用药后效果和反应。

术后护理

1、术后睡充气式气垫床,预防长期卧床导致褥疮发生。

2、对于俯卧位的患者,可给小腿前侧及腹部垫薄垫子,经常肩部、肘部、髂骨、膝盖等处做按摩。

3、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为患者更换床单时,避免拖、拉、拽等损伤皮肤。

4、术后两天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在控制性低血压的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5、密切观察局部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如发现出血量多,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的处理。

生活管理

1、避免挤压肿物和局部受伤,以防破溃出血和继发感染。

2、下肢多发肿物且瘤体较大时,宜适当减少跑步、快走等活动,以免肿胀不适。

3、一旦肿物破溃出血要做好止血。

4、注意休息,防止过度劳累。

5、病室保持安静整洁,每日进行空气消毒,或开窗通风换气,但避免直吹风。

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瘤体的大小、数量、颜色、形状等。

2、若发现瘤体迅速增大,基底部固定,或局部剧痛时,则有恶变可能,应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一般情况需要做血常规、组织病理学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为宜,可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少食煎炸、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合理健康的饮食有助于注意疾病的治疗与身体的恢复。

饮食建议

1、可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如燕麦、鸡蛋、排骨等。

2、饮食宜清淡,少量多餐,也可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3、多吃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粥、瘦肉粥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以免加重病情。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生冷食物,如冰糕,冰饮等,容易妨碍脾胃,影响疾病的恢复。

4、忌食煎炸的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5、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等食物。

6、避免咖啡、酒精等刺激性的饮品。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的发生与过度劳累,长期忧愁思虑有关,因此平时劳逸结合,注意休息,保持心情舒畅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发作。

1、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

2、保护与改善环境,有效防止污染,避免接触放射与化学毒性物质。

3、对于肿块及溃疡等要及时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4、节制烟酒,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有益于抗病能力的提高。

5、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皮肤间出现肿物,突出体表、质地柔软而有弹性。

以上均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或皮肤科进行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相关的部位进行相关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造成不便。

3、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很多检查项目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例、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7、可以提前准备自己想要咨询医生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皮肤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肿块?按压放手后是否会弹起?

2、肿块有长大或四处扩散吗?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少气懒言、头身困重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时有偏食辛辣肥腻的食物的习惯吗?抽烟喝酒吗?

7、工作环境如何?平时心情如何?

8、家属中有得过相关疾病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皮肤会出现肿块?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