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皮肤饥渴症

皮肤饥渴症目前尚无确切的描述。目前认为是强烈渴望与他人有皮肤接触的状态。皮肤饥渴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皮肤接触能一定程度上满足对安全感、亲密关系的渴望有关。皮肤饥渴症可能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身体的需求未满足的状态。在不伴随其他异常表现、不影响社会生活的情况下,本病通常无需进行特殊的治疗,通过适当的接触满足自身需求即可。

遗传性

病因不明,尚无明确证据显示本病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渴望与他人皮肤接触、渴望被抚摸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清楚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应通过适当的皮肤接触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争取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避免产生其他精神疾病。

流行病学

传染性

不会传染。

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尚无明确的好发人群证据,幼儿、个性敏感、缺乏安全感等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皮肤饥渴症。

病因

总述

皮肤饥渴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患者可能无明显的器质性改变及精神障碍,而是由于正常的皮肤接触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而引起的反应,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支持。

症状

总述

皮肤饥渴症患者可能会强烈的渴望与他人有皮肤接触或是被他人抚摸,自身可能有不安全感、自卑、孤独等感受。当患者得到拥抱等皮肤接触后,症状可能有所缓解。皮肤饥渴症的症状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

并发症

如果患者的需求长期无法得到满足,自卑等不良情绪无法缓解,可能进一步发展为其他精神疾病,但皮肤饥渴症具体会引起哪些并发症目前尚无一致结论。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的渴望被触摸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社会生活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情况,为诊断提供依据。

体格检查

医生会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有哪些异常表现,寻找可能的病因。

实验室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有无异常表现。

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了解患者这种渴望状态出现的时间,询问患者既往是否与亲近人有充足的接触、家庭关系是否和谐,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血常规、精神评定量表检查辅助检查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皮肤饥渴症目前尚无明确的治疗相关结论。目前认为皮肤饥渴症无器质性改变,是机体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一种状态,可通过适当的皮肤接触缓解这种渴望。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的躯体、心理疾病,可同时进行治疗。

一般治疗

在允许的时间、场合,通过拥抱等皮肤接触缓解症状,消除自卑、不安全感。

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如有其他疾病存在可进行相应的治疗,请以医嘱为准。

相关药品

尚无特效药物。

手术治疗

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如果存在其他心理障碍,可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针对性心理治疗,具体治疗方式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皮肤饥渴症通常不会对机体产生严重损害,患者通过正常的皮肤接触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预后较好。

危害性

本病可能导致患者产生自卑、不安全感等不良情绪,如长期无法进行正常的社交,可能产生其他精神疾病。

治愈性

经过正常的皮肤接触后,通常患者的症状能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日常

总述

本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患者日常可培养兴趣爱好、多参与户外活动,去转移注意力,应做好皮肤的清洁管理,保持舒适状态。

心理护理

患者可能会因为渴望与他人皮肤接触、渴望被抚摸的症状,对自己产生怀疑、厌恶。患者应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正确看待疾病,同时,可通过听音乐、户外活动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改善症状。家属也应给予患者安慰和理解,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生活管理

1、加强皮肤保湿、护理,保持皮肤舒适状态。

2、可多与人沟通,避免长时间独处。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本病无特殊影响,但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多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豆类、肉类等。

饮食禁忌

无特殊禁忌。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就医指南

就诊科室

一般首诊科室为精神心理科。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7、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近期您的生活有什么重大变动吗?工作压力大不大?

3、您和家里人关系怎么样?

4、您之前有过其他疾病吗?进行过哪些治疗?

5、您的家人有类似的症状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皮肤饥渴症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还有其他可能的原因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检查前需要注意些什么?

4、我的情况严重吗?

5、治愈的概率大吗?这个病会不会遗传?

6、我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