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分离性遗忘

分离性遗忘(dissociative amnesia)是表现为对重要特定事件局限型遗忘(选择性遗忘)或对自身经历普遍性遗忘(广泛型遗忘)的分离障碍。分离性遗忘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是严重心理社会因素,比如面临伤害与死亡威胁、失去重要的人或物等。分离性遗忘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例如姓名、职业、家庭等)。本病可选择心理支持、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英文名称

dissociative amnesia

遗传性

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CT、MRI、精神评定量表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还可能引起自杀冲动和自杀行为,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流行病学

传染性

不会传染。

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有创伤性或应激性事件的人群容易发生分离性遗忘。

病因

总述

分离性遗忘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通常是严重心理社会因素。不管是特殊的促发因素,还是环境或心理内部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面临或即将面临与伤害或死亡威胁有关的情景或危险;面临真正或预料失去重要的人或物;体验到一种压倒性和引起惊恐的冲动,如杀人或自杀愿望,不可接受的性冲动,或其他与良心或超我要求不一致的行为和压力。

症状

总述

分离性遗忘主要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例如姓名、职业、家庭等)。主要特点是记忆丧失,通常是重要的近期事件,不是由器质性原因所致,遗忘范围之广也不能用一般的健忘或疲劳加以解释。遗忘可以是部分性的和选择性的,一般都是围绕创伤性事件,如意外事故或意外亲人亡故。

典型症状

1、局限性遗忘

患者不能回忆发生在某一时期的事件。通常发生于一件十分使人震惊事件之后几小时。例如,一个汽车意外事故的存活者,虽未受伤,但看到自己的亲人死于该意外,患者可能不能回忆意外事故发生后2天的任何事件。

2、选择性遗忘

患者可以回忆某个时期的某些事件,而不能回忆全部事件。例如,参战军人只能回忆一系列战斗经历的某些部分。

3、全面遗忘

患者不能回忆个人整个生活的全部事件。

4、持续遗忘

患者不能回忆某一特殊时间之后直到现在的事件。

5、系统遗忘

指失去某些范围事件的记忆。

并发症

分离性遗忘患者可合并抑郁、人格解体(一个人的感觉从心里过程、躯体或行动分离的体验,好像一个外在的旁观者一样)、恍惚状态、痛苦缺失等,也可能出现性功能障碍、工作和人际关系受损、自伤、攻击冲动、自杀冲动和自杀行为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通过CT、MRI、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了解患者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会通过CT、MRI等检查了解患者有无颅内的异常改变,寻找有无其他病变。

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精神评定量表检查。医生会让患者对一些问题作出回答,并统计患者最终的得分,根据分数所处的区间,分析患者的心理、智力状态,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否有精神异常及严重程度。如汉密顿抑郁焦虑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等。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遗忘的加重情况,了解患者遗忘的特点,还会询问患者既往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生活事件,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CT、MRI、精神评定量表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

1、普通遗忘

人皆有之,但普通遗忘患者的行为与其知识、能力之间不矛盾,通常不会遗忘印象深刻的重要特定事件,更不会遗忘几年甚至一生中的全部生活经历。可通过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2、精神活性物质和药物,或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忘

包括服用酒精、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和药物,或脑损伤、癫痫等躯体疾病。其中,酒精、毒品等精神活性物质和药物引起的遗忘都有相关精神活性物质和药物的服用史;脑损伤或癫痫等躯体疾病引起的遗忘则有脑损伤史或有满足癫痫等相关躯体疾病诊断标准的医学检查依据和相应症状。可通过病史以及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治疗原则

部分分离性遗忘患者症状能够自行缓解。本病通过心理支持,患者症状通常可以得到缓解,并不需要特殊的治疗。如果症状难以缓解,也可进行相应的心理治疗。

一般治疗

1、让患者离开诱发病的环境。由于分离性遗忘症的发生往往与应激事件有关,发病后如让患者继续留在原环境中则可能使遗忘加重。

2、应给予患者必要的关心、照顾和支持,使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药物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也可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在此不做介绍。

相关药品

尚无特效药物。

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心理治疗

咨询专业的心理医生进行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具体请以医嘱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1、催眠治疗

是本症的最有效治疗方法。催眠有助于恢复失去的记忆。对于有些病人,不能自行恢复,催眠治疗亦不成功时,可以进行阿米妥性检查,即静脉注射异戊巴比妥,直到病人镇静下来却未入睡,然后在这药物作用下进行检查。轻柔的讲解常常有助于帮助病人回忆分离的内容。

2、精神分析治疗

在病人恢复记忆后,仍需要全面进一步的心理治疗,特别是精神分析治疗,帮助病人领悟促使其产生如此深的分离性症状的内在冲突所在,使人格分离的各部分逐步整合并稳定。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自行缓解。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后,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恢复正常生活,不危及患者生命。

危害性

本病会导致患者不能回忆自己个人重要的事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还可能引起抑郁、人格解体、攻击冲动、自杀冲动和自杀行为等。

自愈性

部分患者的病情可以自行缓解。

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日常

总述

良好的日常护理对患者的整体健康、减少并发症、维持认知等有积极作用。尽可能不到危险场所,注意生活规律,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精神刺激,调畅饮食。

心理护理

分离性遗忘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产生影响,可能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烦躁等心理问题,此时患者应尽量保持冷静,避免这些不良情绪对自己的干扰,积极地配合治疗。

生活管理

1、规定合理的作息时间,培养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睡眠,劳逸适度,增强体质。

2、可养成记备忘录习惯,以免忘记重要事情对生活造成影响。

3、家庭日常保持氛围的和谐,有助于患者精神愉快及情绪稳定。

4、患者不宜做驾驶工作、高空工作,不宜骑自行车,以免发生意外。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多摄取B族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B族维生素在维持记忆力上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胆碱及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E也有助于改善脑部功能。

2、多食含矿物质和氨基酸的食物。补充矿物质和氨基酸也非常重要,包括钙、铜、碘、铁、镁、锰、钾、锌,当然还包括卵磷脂、叶酸、烟酸、核酸等有助于改善大脑功能及血液循环的物质。

3、多食鱼类食品。鱼肉脂肪中含有对神经系统具有保护作用的2-3脂肪酸,有助于健脑,如三文鱼、沙丁鱼、青鱼等。尤其是老年人,多吃鱼可防止患阿尔茨海默病。年轻人常吃鱼可有助于加强神经细胞的活力,从而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4、忌食过咸、煎炸类、长时间曝晒于阳光下的食物,以及精制的甜食、糖类、乳制品等。

饮食禁忌

1、避免吃一些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如烧烤、炸鸡、腌制品等。

2、忌喝浓茶、浓咖啡、可可等。

预防

预防措施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就医指南

就诊科室

可至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患者外出最好有亲友陪同,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注意检查前一晚10点后禁食,次日清晨空腹抽血。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者的症状是何时出现的?随时间推移,症状有加重吗?

2、患者是否还存在头痛、头晕、呕吐等表现?

3、患者以前出现过类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如何处理的?

4、患者是否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什么药?效果如何?

5、患者近期是否有过脑部外伤、脑震荡等颅脑意外情况?

6、患者有饮酒习惯吗?最近是否有大量饮酒、醉酒经历?

7、最近是否有遇到对您打击比较大的事?

8、患者吸烟吗?吸多久了,每天吸多少?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出现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会导致痴呆吗?

3、我现在需要做哪些检查?要住院吗?

4、我有哪些治疗方法可以选择?能治好吗?

5、若药物治疗,其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有哪些?

6、若手术治疗,我日常要如何进行护理?

7、这些治疗方法有风险吗?

8、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