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可复性疝

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称为疝。可复性疝(reducible hernia)又称易复性疝,为一种腹外疝,是指疝内容物很容易回纳如腹腔的疝。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偶伴胀痛不适。常首先通过非手术方法治疗,严重时可进行手术医治。

英文名称

reducible hernia

其它名称

易复性疝

遗传性

部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腹部

常见症状

局部肿块、胀痛

主要病因

可能与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

重要提醒

部分患者若不及时治疗,病情逐渐加重,可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发生嵌顿疝,危及机体健康,建议积极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治疗,以避免不良情况发生。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发病率

目前尚无准确、权威的流行病学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可复性疝较好发于婴幼儿、老年人等腹壁薄弱人群。

病因

总述

可复性疝是一种腹外疝。腹外疝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腹壁强度降低和腹内压力增高是腹外疝发病的两个主要原因。

基本病因

1、腹壁强度降低

(1)先天性发育异常,如患者鞘状突未闭、腹股沟发育不良等

(2)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股沟、股动静脉穿过股管、脐血管穿过脐环等处。

(3)腹白线发育不全,成为腹壁的薄弱点。

(4)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腹壁神经损伤,以及老年和肥胖所致肌萎缩等也是腹壁强度降低的原因。

2、腹内压力增高

正常人虽时有腹内压增高情况,但如腹壁强度正常,则不致发生疝。若腹内压持续或瞬时增高,则可引起腹外疝。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如包茎、良性前列腺增生、膀胱结石)、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经常啼哭等是导致腹内压力增高的常见原因。

3、其他

遗传因素、长期吸烟等也可能与腹外疝的发生有关。

症状

总述

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早期肿块较小,通常在站立、劳动、行走、跑步、剧咳或患儿啼哭时出现,平卧或用手按压时肿块可自行回纳,消失不见。一般无特殊不适,仅偶尔伴局部胀痛和牵涉痛。随着病情的发展,肿块可逐渐增大,甚至影响生活与劳动。

并发症

随着病情的加重,疝可越来越大,甚至演变成难复性疝或嵌顿性疝。

检查

预计检查

局部反复出现异常肿块、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病变情况,之后可能会建议行超声检查、X线检查、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帮助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1、视诊

主要观察肿块发生的部位,以及其大小、颜色、数目等情况。同时注意患者平躺时肿块是否会消失。

2、触诊

主要检查疝的质地,同时明确有无触痛等情况;手轻压或轻推时,肿块是否会向腹腔内回纳消失;有时医生在触诊时还会嘱患者咳嗽,同时检查是否存在膨胀性冲击感。

3、叩诊

医生可能会叩击肿块,以判断疝内容物情况,如内容物为大网膜时,叩之呈浊音。

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平躺在检查床上,然后在探头上抹上耦合剂,轻轻接触腹股沟区的皮肤,在显示屏上观察肿块的结构与内容物,判断肿块能否回到腹腔。对本病的诊断有意义。

2、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疝的情况,观察疝的结构,对疝内容物的诊断也有一定价值。

3、CT、磁共振(MRI)

有助于明确肿块的具体情况,以及肿块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可为后续的手术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局部肿块、胀痛不适等临床表现,以及肿块自行消失又反复出现的情况,再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通常不难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通常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表现、疝块的大小、回纳情况等,制定合适的诊疗方案。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早期病情较轻,疾病无不良影响时,可先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保守治疗,如压迫疗法(疝带法、贴膏法)、中医疗法等,有时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2、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故一岁以下婴幼儿的可暂时不行手术。日常避免腹腔压力增高情况,并采用压迫疗法等治疗,疝可逐渐消失。

3、术前医生会针对患者存在的慢性咳嗽、排尿困难、严重便秘、腹水等腹内压力增高情况给予治疗,以避免和减少术后复发。

药物治疗

本病无特效治疗药物。

相关药品

暂无

手术治疗

若病情加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甚至发生难复性疝或嵌顿疝,可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疝修补手术、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手术。

1、传统疝修补手术

主要是高位结扎疝囊,加强或修补局部组织结构。但此方法具有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等缺点。

2、无张力疝修补术

是在无张力情况下,利用人工高分子材料网片进行修补,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等优点。

3、腹腔镜手术

此方法无需开腹,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复发率低、无局部牵扯感等优点。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后,疝块可逐渐缓解、消失。

危害性

1、疝块可逐渐增大,影响正常工作、学习,降低生活质量。

2、若不及时治疗,本病可发生难复性疝,甚至嵌顿性疝,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机体健康。

自愈性

部分婴幼儿疝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行痊愈。

治愈性

经过积极、规范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多数患者可获得治愈,疝块消失。

治愈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防止复发。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2、术后患者应避免增加腹压的动作及重体力劳动。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可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增加腹压的运动,可适当多做一些锻炼腹壁肌肉的训练。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勤打扫卫生。避免水洗手术部位,可进行擦浴。

5、对于婴幼儿患者,家长应注意避免患儿过度哭闹。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术后1~2周进行复查。

饮食

饮食调理

本病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采取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适量选择优质蛋白质,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2、应保持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饮食,可多食核桃、沙丁鱼、鹌鹑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3、家属可给予患者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瘦肉粥、鸡蛋羹等。

4、建议家属尽量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烹调食物。

5、患者应注意多饮水,多摄入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6、建议患者定时定量进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等。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避免多做增加腹压的动作。

3、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防止便秘。

就医指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有肿块?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平卧时肿块可消失吗?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平时便秘吗?

6、您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7、以往做过手术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