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强酸、强碱中毒

强酸、强碱中毒(poisoning by strong acid and alkali)是因经口误服或意外吸入,皮肤接触或被溅洒强酸、强碱所致的急性疾病。临床上常有咳嗽、血痰、喉头水肿、痉挛、吞咽困难,以及皮肤局部充血、水肿、溃烂、坏死等临床表现。其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轻者可实现治愈,严重者可出现死亡。

英文名称

poisoning by strong acid and alkali

遗传性

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咳嗽、血痰、喉头水肿、痉挛、吞咽困难,以及皮肤局部充血、水肿、溃烂、坏死

主要病因

因经口误服或意外吸入,皮肤接触或被溅洒强酸、强碱所致

检查项目

呕吐物或污染衣物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液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意外碰到强酸、强碱,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流行病学

传染性

不会传染。

发病率

目前国内暂无权威的该疾病发病相关数据。

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

总述

强酸、强碱为腐蚀性化学物。强酸主要指硫酸、硝酸及盐酸等。急性中毒多为经口误服或意外吸入,皮肤接触或被溅洒,引起局部腐蚀性烧伤,组织蛋白凝固和全身症状。强碱是指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氧化钠和氧化钾等。急性中毒多为误服或意外接触,引起局部组织碱烧伤,与组织蛋白结合形成碱性蛋白盐,使脂肪组织皂化出现全身症状。

症状

总述

强酸、强碱中毒的临床表现根据强酸、强碱接触患者部位的不同,可有不同。如口服中毒者,可发生口咽、喉头、食管及胃黏膜烧伤,从而出现剧烈灼痛,呕吐血性内容物,并可出现喉头水肿、痉挛、吞咽困难等。

典型症状

1、皮肤接触者

(1)局部充血、水肿、溃烂、坏死。

(2)强酸损伤时皮肤呈暗褐色,迅速结痂,一般不起水疱。烧伤痂皮或焦痂色泽,其中硫酸损伤为黑色或棕黑色、硝酸为黄色、盐酸为灰棕色、氢氟酸为灰白色。

(3)强碱损伤时形成白色痂皮起水疱,周围红肿可出现红斑、丘疹等皮炎样改变。皮肤烧伤可达11度以上。且皮肤大面积烧伤时,可导致休克。

2、眼部接触者

发生眼睑水肿、结膜炎、角膜混浊、穿孔、失明。

3、吸入性损伤者

(1)出现咳嗽、咳泡沫状痰或血痰,甚至咳出溶解坏死组织碎片。

(2)气促、喉或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窒息。

4、口服损伤者

(1)口腔、咽部及食管剧烈灼痛,口腔、咽喉部易见黏膜充血、糜烂、溃疡。

(2)出现难以抑制的呕吐,呕吐物中可有血液和黏膜组织。

(3)重者发生胃穿孔、肝功能受损、昏迷、呼吸抑制、休克。

(4)幸存者常形成食管和胃部瘢痕收缩、狭窄,以及腹腔粘连、消化道功能减退等后遗症。

(5)强酸中毒吸收入血可致代谢性酸中毒,强碱吸收入血后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手足痉挛。

并发症

可有以下并发症:

1、肺水肿;

2、食管瘢痕狭窄;

3、食管胃穿孔。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接触强酸、强碱后,出现咳嗽、血痰、喉头水肿、吞咽困难以及皮肤局部充血、水肿、溃烂、坏死等临床症状时,须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在了解患者病史和相应临床症状后,一般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还会进行呕吐物或污染衣物检查、尿常规检查、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实验室检查

1、呕吐物、污染衣物检查

可检出硫酸、硝酸、盐酸等。

2、尿常规检查

可见蛋白、管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尿。

3、血液检查

有肝、肾功能损害,酸中毒、草酸中毒时血钙明显降低。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接触强酸或强碱的病史,以及咳嗽、血痰、喉头水肿、吞咽困难以及皮肤局部充血、水肿、溃烂、坏死等临床症状,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一旦患者出现强酸、强碱中毒,应立即脱离强酸、强碱环境,立即到医院救治。医生会根据不同部位的损伤,进行不同的急救处理,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急性期治疗

1、皮肤损伤处理

迅速脱去污染的衣服,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强酸损伤者禁用强碱液冲洗。

2、眼损伤处理

(1)强酸损伤者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然后用3%碳酸氢钠溶液清洗,之后滴入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

(2)强碱损伤者用生理盐水冲洗,勿用酸性液体冲眼,以免产热造成眼睛热力烧伤。

3、吸入性损伤处理

(1)立即脱离现场,呼吸困难者若发生肺水肿,应尽快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

(2)可给予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类激素及抗生素从气管内间断滴入或雾化吸入。

(3)对症治疗,包括镇痛、镇咳、吸氧、抗休克、预防感染等。

4、口服损伤处理

口服强酸或强碱者应迅速进行清除、稀释、中和腐蚀剂,保护食管、胃肠黏膜,减轻炎症反应,防止瘢痕形成,并行止痛、抗休克等对症治疗。

(1)禁用洗胃和催吐,禁用碳酸氢钠。选用镁乳、蛋清、牛奶或豆浆等,口服以保护食管、胃黏膜。

(2)口服皮质激素2~3周以减少纤维化,预防消化道瘢痕狭窄。

(3)对症综合治疗:剧烈疼痛者可给镇痛剂;吞咽困难者应加强支持疗法;维持酸碱、水电解质平衡。

(4)强碱中毒、血钙降低者可予葡萄糖酸钙;强酸中毒者纠正酸中毒。

药物治疗

相关药物治疗可见于急性期治疗内容。

相关药品

异丙肾上腺素、麻黄碱、普鲁卡因、地塞米松

手术治疗

有瘢痕性食管狭窄者应考虑行食管扩张术。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病情较轻者可实现痊愈,而病情严重者,预后不佳。

危害性

强酸、强碱中毒可导致患者出现肺水肿、食管瘢痕性狭窄等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治愈性

可通过治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挽救患者生命。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患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痉挛、吞咽困难等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肺水肿、食管瘢痕性狭窄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可能会因此产生恐惧的心理,并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阴影。

2、护理措施

家属要多关心患者,多与患者沟通,鼓励患者倾诉自己的压力,缓解患者的紧张,减轻患者的不适感,使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患者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将家中含强酸、强碱类用品放置在安全密闭处,避免误服、误用。

4、在化工重地工作者,应按规定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5、患者应着宽松柔软的舒适棉质衣物,并且避免搔抓水疱、结痂处。

6、对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者,家属应注意陪护,并适当改变家中陈设,方便患者活动。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1周后复查。

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患者可以进食后,家属应为患者准备清淡且富有营养的饮食。

2、多吃新鲜应季的蔬菜、水果。

3、适量摄入优质蛋白。

4、定时定量就餐,可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应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将家中含强酸、强碱类用品放置在安全密闭处,避免误服、误用。

2、在化工重地工作的人群应按规定做好个人的防护措施。

就医指南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

2、接触过什么东西吗?

3、多长时间了?症状加重了吗?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会有后遗症吗?

6、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