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 nephritis),简称隐匿性肾炎,又称为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一般指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尿液检查异常,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腰酸痛、乏力、一过性血尿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血尿、无症状蛋白尿及无症状血尿+蛋白尿三种类型。其中,无症状血尿+蛋白尿较其他两者类型病情稍重。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病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暂无总体的发病率报道。
好发于青年人,40岁以上者少见。
病因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所致。
部分无症状血尿者,可在剧烈运动、高热、饮酒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
症状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存在轻微的腰酸痛、乏力等前驱症状,或因肉眼血尿、体检出现尿液检查异常所发现。
1、无症状血尿
主要见于青年人,无症状、体征,常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
2、无症状蛋白尿
主要见于青年男性,为持续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一般在2g以下,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3、无症状血尿+蛋白尿
血尿为发作性,比单纯性血尿严重,同时存在持续的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可并发水肿、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检查
当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自身免疫筛查、B超、X线、CT、病理活检等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水肿、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肾区叩痛等心肺腹受累征象,有助于评估病情。
1、血常规
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血生化
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代谢状态等。除非存在其他疾病,否则,患者血生化一般无明显异常。
3、尿液检查
(1)尿常规:表现为轻度蛋白尿,或镜下血尿。
(2)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检查:可证实血尿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对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症状蛋白尿者,24小时尿蛋白一般不会超过1.0g/24h;部分患者,尿蛋白可达1.0~2.0g/24h,以白蛋白为主。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4、自身免疫筛查
有助于排除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需借助B超、X线、CT等影像学手段,排除尿路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所致的肾脏病变
病理活检:对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活检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是尿蛋白定量>1.0g/24h,或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时,应进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的病理类型,指导后续治疗。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自身免疫筛查、B超、X线、CT、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生理性蛋白尿、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等疾病。
1、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为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较轻,多有明确的诱因,如剧烈运动、寒冷、发热等。诱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一般不难区分。
2、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部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遗传性肾炎早期患者可出现无症状血尿+蛋白尿。但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学异常或家族遗传史,并存在原发疾病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可通过长期随访和肾脏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由于患者的蛋白尿较轻,不建议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也不必使用过多的中草药,以免某些药物成分导致肾脏损害。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定期(每6~12个月)检查肾功和血压,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应征求肾内科医生的意见,并在妊娠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同时,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马兜铃酸、关木通等。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若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根据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可以尝试使用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减少尿蛋白,保护患者肾功能。
暂无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与无症状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在急性期后采取扁桃体摘除术。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总体而言,本病的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呈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逐渐增多,伴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总体而言,本病的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呈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逐渐增多,伴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但在自行缓解前,仍需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和随访。
大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少数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较难被治愈。
日常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全天或半天工作。病情稳定期,不宜全休在家或过多卧床,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病情恢复。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全天或半天工作,病情稳定期不宜全休在家。全休在家,反而会影响患者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
患者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在患病期间,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2、病情较轻或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不宜过多卧床,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过于劳累。
3、对于出现明显血压升高、水肿者,需强调卧床休息。家属可以定期为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及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4、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预防感染。
5、保持心态平和,作息规律,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紧张。
患者在院外期间,需注意观察每日的尿量、颜色、性状,以及定期检测血压、体温等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患者应定期随访(至少每6个月1次),监测尿沉渣、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和妊娠过程中需更加强监测。
饮食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可以减少水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1、对于病情较轻,每日尿量>1000ml且无明显水肿者,不用过分强调限制每日饮水量。但应限制每日的钠盐摄入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2、对于出现明显水肿者,需根据病情,限制每日的饮水量。
3、宜选用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鲜牛奶等。
4、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等。
5、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辣椒、胡椒、芥末、浓茶、咖啡等。
2、不宜食用植物类蛋白,如黄豆、绿豆、豆浆、豆腐等。
3、限制高嘌呤饮食,如菠菜、豆制品、沙丁鱼、鸡汤、鱼汤等。
4、戒烟戒酒。
5、忌暴饮暴食。
6、忌不洁饮食。
预防
由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保持情绪稳定,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情绪激动。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3、如发生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应及时诊治。
4、感冒流行季节,应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就医指南
1、反复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本病属于肾内科诊疗范围,患者应前往肾内科诊治。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9、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0、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需要做手术吗?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