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输乳管阻塞

输乳管阻塞(lactiferous ducts blockage),又称为输乳管堵塞、乳腺管阻塞、产后输乳管阻塞,是指女性在哺乳期间由于多种因素引起输乳管阻塞,从而造成乳汁淤积的一种现象。本病主要由于分娩后哺乳不及时、哺乳方法不当、乳罩或衣服过紧等所致。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硬块、发热、畏寒等。输乳管阻塞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本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较好。

英文名称

lactiferous ducts blockage

其它名称

输乳管堵塞、乳腺管阻塞、产后输乳管阻塞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产科、乳腺外科

发病部位

乳房

常见症状

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硬块、发热、畏寒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分娩后哺乳不及时、哺乳方法不当、产妇营养过剩、乳汁分泌过多、乳罩或衣服过紧等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乳腺超声

重要提醒

输乳管阻塞越来越多见,如不及时治疗,可并发急性乳腺炎、乳腺脓肿,严重影响母婴的生活质量,故需及时就医。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开放,在产后2~3天有越来越多的产妇出现输乳管阻塞。

好发人群

好发于喂乳不及时、喂乳不当的哺乳期妇女。

好发季节

好发于冬季。

病因

总述

输乳管阻塞主要由于分娩后哺乳不及时、哺乳方法不当、产妇营养过剩、乳汁分泌过多、乳罩或衣服过紧、过于疲劳等所致。

基本病因

1、分娩后哺乳不及时。

2、哺乳方法不当,婴儿吸奶方式不对。

3、产妇营养过剩或营养搭配不合理。

4、乳汁分泌过多。

5、乳罩或衣服过紧。

6、冬季产妇摄入液体不足。

7、乳量不足。

8、过于疲劳。

9、分娩后情绪不畅。

10、乳头内陷。

症状

总述

输乳管阻塞一般发生在产后2~3天,患者表现为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里可摸到小肿块,肿块通常可移动,有压痛,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表现。产妇的乳汁不易排出,给婴儿喂养带来难度。

并发症

输乳管阻塞可并发乳腺炎、乳房感染、乳房脓肿等。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硬块、发热、畏寒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乳腺超声等检查。

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有无乳房增大、乳房肿块、局部皮温升高、淋巴结肿大等,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有无血管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心脏杂音、移动性浊音阳性等心、肺、腹受累征象。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用于初步判断患者有无继发感染、贫血等。

2、血生化

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营养状态等。

影像学检查

乳腺超声:医生一般通过乳腺超声检查,发现硬块形态规则,有囊肿存在(乳汁淤积形成),结合妊娠史,即可明确诊断。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硬块、发热、畏寒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妊娠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乳腺超声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乳腺癌等疾病。

鉴别诊断

乳腺癌:输乳管阻塞所形成的的乳腺肿块主要需要与乳腺癌进行鉴别。输乳管阻塞所形成的的乳腺肿块,一般发生在产后2~3天,乳腺超声检查显示肿块形态规则,有囊肿形成,通过手法治疗等肿块可逐渐缩小或局部乳腺松软;而乳腺癌肿块形态不规则,各种治疗无好转趋势,必要时可通过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产妇一旦出现输乳管阻塞,应及时就医诊治,以缓解病情,恢复输乳管的畅通,保证婴儿的母乳喂养量,避免出现乳腺炎、乳腺脓肿等并发症。治疗方式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

一般治疗

1、每次喂奶前,热敷乳房几分钟。

2、将出现问题的那侧乳房浸在温暖的盐水中或淋浴。

3、注意变换婴儿吃奶的位置,让所有的输乳管都能被清空。

4、限制及避免食用乳制品及动物脂肪。

5、采用橄榄球抱法或侧躺式喂奶。

6、每次喂奶前,可以自行按摩出现问题的那侧乳房,用手轻轻的从乳房上方向下,顺着输乳管,向乳头方向进行按摩。

7、如果疼痛明显,可以在喂奶后进行局部冷敷。

8、尽量穿戴有抬高作用且比较宽松的乳罩。

9、注意休息,科学合理膳食。

10、首先让婴儿吸吮患侧乳房,因饥饿的婴儿吸吮力最强,有利于输乳管的疏通。

11、坚持夜间哺乳、频繁哺乳,如婴儿不肯吸奶,可将奶汁挤出。

12、避免上身的剧烈运动,如跳绳。

药物治疗

1、卵磷脂

相关研究表明,每日服用一定量的卵磷脂可以治疗输乳管阻塞,患者可以在催乳饮品中加入卵磷脂。

2、抗生素

适用于继发乳腺感染且未形成乳腺脓肿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及头孢类药物(如头孢呋辛、头孢噻肟等),这类抗生素对宝宝是安全的。

3、解热镇痛抗炎药

母乳喂养期间,如果出现高热、明显疼痛,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治疗。这两种药物的母乳残留剂量已得到证实,对宝宝是安全的。

相关药品

卵磷脂、青霉素、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手术治疗

当输乳管阻塞造成乳房脓肿形成时,需及时采取手术穿刺或切开引流。

物理治疗

1、专业手法按摩

催乳师或物理治疗师会通过一系列的专业手法按摩,进行通乳操作,是治疗输乳管阻塞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2、超声波治疗

已被用于产后输乳管阻塞的治疗,具体操作方法是使用1MHz,2watts/cm2的超声波,对患侧乳房进行局部治疗,每天1次,每次5~10分钟,最多连续治疗2天。

3、乳头内陷的纠正

值得强调的是产妇出现乳头内陷时,同样可以进行正常的哺乳,乳头内陷通常能够在物理治疗师的手法矫正下,得到纠正。

治疗周期

输乳管阻塞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输乳管阻塞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诊治,绝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的母乳喂养,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疼痛、乳汁排出不畅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婴儿的母乳喂养。

2、本病可并发急性乳腺炎、乳腺感染、乳腺脓肿,增加治疗难度。

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诊治,一般可治愈。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应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注意喂养的方法,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可以有效缓解病情,促进恢复。

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私自调整用药种类或用药剂量,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

2、患者应保持心情顺畅,避免情绪过于紧张、焦虑。

3、每日可以在喂奶前热敷患侧乳房几分钟。

4、首先让患儿吸吮患侧乳房。

5、疼痛剧烈时,应减少患肢的活动。

6、宜采取半坐位哺乳,可帮助减少乳汁淤积。

7、及时清空乳房,可用吸奶器充分吸出患侧乳汁或自行挤出。

8、注意婴儿的口腔清洁,不要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

9、两侧乳房应轮流哺乳,每侧持续15~20分钟左右。

10、坚持夜间哺乳,不要让婴儿睡整夜觉。

11、尽量穿戴宽松的乳罩。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再次出现发热、胀痛,有可能出现复发,应及时就医。

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以评估治疗效果。

饮食

饮食调理

输乳管阻塞患者需注意每日的饮食调理,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每天的膳食计划,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乳汁的质量,促进婴儿健康发育。

饮食建议

1、宜清淡、易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饮食。

2、哺乳期宜选用瘦猪肉、金针菇、胡萝卜、油麦菜、橘子、金橘饼、丝瓜、黄瓜、青菜、西红柿等。

3、保证每日的饮水量,可适当使用催乳饮品。

4、可以吃一些木耳、甲鱼、猪蹄、鲫鱼等,有利于清热解毒、消肿散脓。

饮食禁忌

1、少吃脂肪、动物内脏及汤类,以减少乳汁淤积。

2、忌生冷瓜果类食物。

3、忌不洁饮食。

4、忌暴饮暴食。

5、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6、忌海产品等发物。

7、忌油炸、油煎、油腻食物。

8、忌食麦芽、麦芽糖、山楂等回乳食品。

9、戒烟戒酒。

预防

预防措施

针对输乳管阻塞的常见病因,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产后输乳管阻塞的发生。

1、继续使用患侧乳房喂奶,可通过手法按摩、热敷、使用吸奶器、自行挤出等方法,尽可能让乳汁排出,是预防输乳管阻塞最为重要的方法。

2、合理调整宝宝的哺乳位置,以更好的清空乳房。

3、多饮水,合理膳食,限制乳制品及脂肪的摄入。

4、分娩后及时喂奶,喂乳时可轻拍及抖动乳房,以利于乳汁分泌。

5、哺乳后将乳房内剩余的乳汁挤出来或使用吸奶器吸净。

6、保持心情舒畅,大便通畅,适当运动。

7、尽量穿着宽松的乳罩。

8、正确认识乳头内陷,及时通过手法纠正,可继续正常哺乳。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产后出现乳房增大、胀痛、硬块。

2、伴局部皮温升高、发热、畏寒。

3、伴乳头内陷、焦虑、烦躁、乳汁排出不通畅。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诊科室

产后出现乳房增大,乳房胀痛、乳房硬块等症状时,患者可前往产科或乳腺外科就诊。

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发热最高到多少度呢?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现在是产后第几天呢?

3、您平时是如何给孩子喂奶的呢?具体喂奶方法是什么呢?

4、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5、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6、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7、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和饮食有关系吗?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影响给宝宝喂奶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用吃药吗?

5、需要做手术吗?手术有什么副作用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我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8、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