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congenital ectodermal dysplasia syndrome),是一组外胚层发育缺陷的先天性疾病。外胚层是胚胎发育时期的三个胚层之一,主司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汗腺、毛发、指甲、牙釉质等发育。于是,当外胚层发育缺陷时,患者会出现皮肤及其附属结构(如牙、眼等)受累表现,有时会波及中枢神经系统。本病尚无特效疗法,以对症支持为主。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可获得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但部分无汗型患者可因感染、发热而夭折。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临床上根据Clouston分类法将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分为有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和少汗型(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1、有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是一种高度外显率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由Clouston在1929年首次报道,故又称为Clouston综合征。
2、少汗型(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是一种以X连锁隐性遗传为主的先天性遗传性疾病,以毛发、汗腺牙齿等外胚层来源的器官发育不全为主要特征。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本病的总体发病率约为1/10000~1/100000,其中,有汗型存在一定地域差异(多见于法籍加拿大人),而少汗型则无地域及种族差异。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者。
病因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主要由于GJB6基因、EDA基因发生基因突变所致。但有汗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而部分少汗型患者存在散发报道,故有不少学者认为营养、内分泌及孕期感染等也可能与本病有关。
1、有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1)遗传因素:是本型的主要致病因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完全外显,但表现度有很大差异。致病基因为GJB6基因,包括我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基因突变类型为c.31G>A,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连接蛋白(Cx30)功能异常,而该蛋白广泛分布于掌跖皮肤、耳蜗、气管、大脑和甲状腺,从而引起相应的组织学改变和临床表现。
(2)其他因素:由于本型患者的临床表现差异很大,故有学者提出营养、内分泌及孕期感染等也可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2、少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
(1)遗传因素:约90以上的患者存在家族史。绝大多数(约95%)患者的遗传方式为X连锁隐性遗传,致病基因为EDA基因,但EDA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其编码的蛋白质可能在外胚层附属器(如毛发、牙齿和汗腺)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近年来还有少数常染色体隐性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报道,致病基因分别为EDAR基因和EDARADD基因。
(2)其他因素:约7.2%的患者无明显家族史和近亲结婚史,为散发病例,故不少学者指出病毒感染、染色体畸变和体内激素变化等因素可能与此有关。
症状
有汗型患者多在婴幼儿期发病,以甲发育不良、毛发缺陷和掌跖角化过度三联征为特征,但患者临床表现可差异很大;无汗型患者则多为男性发病,以无牙或少牙畸形、无汗或少汗及毛发稀少为主要特征。
1、有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表现
(1)甲发育不良:是本型最常见的临床表现,约1/3患者仅有甲发育不良。临床表现为甲板短小、匙状甲或凹甲、甲肥厚呈灰黑色、生长缓慢、变脆,常伴持久性甲沟炎。
(2)毛发缺陷:是本型的另一主要特征,先天性秃头较为常见,至青春期后逐渐明显。临床表现为头发稀疏、纤细和脆弱,或完全缺失,眉毛也可变得稀少或缺失,特别是在眉毛外1/3处。另外,腋毛、阴毛及汗毛也可如此。
(3)掌跖角化过度:一般在7~8岁后出现掌跖明显角化,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易发生皲裂,并可向手背、脚背甚至手腕、肘部等处发展。
(4)其他表现:包括牙齿发育不良、斜视、智力低下、皮肤色素沉着、听力缺陷、头骨增厚等,在少数病情较重者中偶见。
2、少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表现
(1)无牙或少牙畸形:表现为牙发育不良或先天性无牙,前牙呈圆锥形。
(2)无汗或少汗:患者可在婴幼儿期,因汗腺缺乏或减少而引起出汗不良,怕热,常在炎热季节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中暑,甚至惊厥。
(3)毛发稀少:常有秃发或毛发稀少,头发纤细、干燥、发短,眉毛少,睫毛、毳毛、阴毛及男性的胡须常无生长。
(4)特殊面容:部分患者可出现特征性面容改变,表现为前额突起、颧骨高而宽、低鼻梁、小鼻、嘴唇厚、大耳朵等。
(5)甲营养不良:约半数患者可存在甲营养不良,如甲板变薄、甲质脆弱等。
(6)智力发育异常:约1/3患者可存在一定程度智力低下,语言障碍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可并发多指畸形、并指畸形、甲真菌感染、肺部感染、惊厥、败血症、湿疹、中暑等。
检查
当患者出现甲发育不良、毛发缺陷、掌跖角化过度、少汗、牙齿发育不全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基因检测、下颌骨X线检查、皮肤活检、出汗试验等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毛发稀少、甲发育异常、特殊面容、皮疹、皮肤色素沉着、生长发育迟缓、骨骼畸形等,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叩诊和听诊,可以评估有无呼吸音异常、啰音、心脏杂音等心肺腹受累征象。
3、医生通过智力测验,可以判断患者有无智力发育障碍。
基因检测:由于本病存在明确的致病基因,因此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明确诊断,还可用于产前诊断及临床研究。
下颌骨X线检查:对于怀疑少汗型患者,可进行下颌骨X线检查,若发现牙齿组织发育不全或缺如,即可确诊。
皮肤活检:对于少汗型患者必要时可通过皮肤活检,发现少汗腺或无汗腺,即可明确诊断。
出汗试验:正常人皮肤排汗可使淀粉受潮,遇碘变成蓝黑色小点,可用于明确患者有无汗腺功能异常,协助本病有汗型和少汗型的区分。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甲发育不良、毛发缺陷、掌跖角化过度、少汗、牙齿发育不全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家族史,以及基因检测、下颌骨X线检查、皮肤活检、出汗试验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先天性无痛症等疾病。
先天性无痛症:对于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患者,主要需要与先天性无痛症进行鉴别,这是因为先天性无痛症也可出现无汗反复发热,容易发生混淆。但后者的皮肤和末梢神经活检提示皮肤组织结构正常,汗腺形态无异常,周围神经无髓鞘及细小有髓鞘纤维丢失,痛觉、温度觉试验以及碘淀粉发汗试验是两者鉴别的重点。
治疗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上仍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适应环境,建立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1、对于少汗型患者,特别是夏季应注意防暑降温,患者的家庭、工作单位及学校均需安装空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宜穿着凉爽透气的衣物。
2、对于少汗型引起发热时,可采用冷毛巾冷敷或凉水冲洗等方式进行物理降温。
3、积极防治高热惊厥、呼吸道感染。
4、少汗型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5、注意口腔卫生,牙齿缺损者可装配假牙,以保证正常的咀嚼功能。
6、对于秃发者,可佩戴假发。
7、对于无睫毛者,可佩戴假睫毛,以保护角膜。
1、皮肤外用药物
(1)润肤剂:适用于皮肤干燥、湿疹性皮炎者,常用药物有复方乳酸软膏、羊毛脂软膏、尿素软膏等。
(2)角质剥脱剂:适用于掌跖角化者,常用药物有水杨酸、苯甲酸、维A酸等。
2、人工泪液
对于少汗型患者,如有泪液分泌不足时,可加用人工泪液。常用药物有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等。
3、生理盐水喷雾剂
可用于保护鼻黏膜。
复方乳酸软膏、羊毛脂软膏、尿素软膏、水杨酸、苯甲酸、维A酸、右旋糖酐羟丙甲纤维素、聚乙烯醇、生理盐水
对于无汗型患者伴有特殊面容者,可考虑美容手术,纠正面部畸形。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生长发育基本正常,可获得接近正常人的生活,一般预后较好;部分智力发育严重障碍者,预后不良。另外,部分无汗型患者可因感染、发热而夭折。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甲发育不良、毛发缺陷、掌跖角化过度、牙齿发育不全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
2、少汗型可因排汗功能障碍,发生感染、高热惊厥,危及生命。
3、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4、本病还可能并发其他部位畸形,加重病情,增大治疗难度。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本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可接近正常人的生活。
日常
家属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日常生活管理,可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并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特殊面容、毛发稀疏、无牙或少牙畸形等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美观,患者可能因此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更多精神上的支持,多与患者沟通,多陪伴患者。同时,家属可以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向患者介绍成功治疗的案例,使患者了解到本病虽然为遗传性疾病,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获得与正常人基本无异的生活,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以此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定期开窗通风。
2、对于少汗型患者,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室内需安装空调,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防止发热、惊厥。
3、保持平和的心态,可以培养一些良好的兴趣爱好,如听音乐、下棋、读书、看报、练书法、绘画、养鱼、养龟等,帮助稳定情绪,避免焦虑、紧张、抑郁。
4、对于有汗型患者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对于无汗型患者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可采取游泳或静态运动(如射箭等)。
6、注意皮肤清洁,建议穿着宽松、舒适、透气的衣服。
7、注意口腔清洁,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刷牙,睡前、饭后使用漱口水漱口。
8、避免用手搔抓患处,避免不良刺激与外伤。
9、尽量避免前往人多嘈杂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口罩,预防交叉感染。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
饮食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饮食,科学合理膳食即可。
1、可以选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牛奶、豆类及豆制品等。
2、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3、鼓励患者多饮水。
4、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胡椒、辣椒、生姜、大蒜、芥末、浓茶、咖啡等。
2、忌暴饮暴食。
3、忌油炸、油煎、油腻食物。
预防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存在家族史者应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减少患病儿的出生率。
就医指南
1、突发高热、惊厥。
2、突然出现昏迷、抽搐。
3、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
4、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1、出现甲发育不良、毛发缺陷、掌跖角化过度、少汗或无汗、牙齿发育不全。
2、反复出现甲真菌感染或呼吸道感染。
3、伴斜视、智力低下、皮肤色素沉着。
4、伴听力障碍、特殊面容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1、小儿科
儿童患者应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小儿科就诊。
2、口腔科、皮肤科
成人患者可前往口腔科、皮肤科就诊。
3、急诊科
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或您孩子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或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是否在夏季容易出现发热、中暑?
4、还有其他不适吗?
5、您或您孩子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您或您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或您孩子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8、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1、我或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病情严重吗?有生命危险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治疗效果如何?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面部畸形能做美容手术吗?
8、这个病会遗传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