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耵聍

耵聍(cerumen)俗称耳屎,是指耵聍腺(位于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内)分泌的淡黄色分泌物,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如尘埃、小虫等)的作用。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通常呈薄片状;部分状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可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则形成耵聍栓塞。

英文名称

cerumen

其它名称

耳屎

遗传性

无遗传性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耳鸣、眩晕

主要病因

耵聍分泌过多、耵聍排出受阻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T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

重要提醒

若患者出现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将耵聍取出。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病因

总述

正常情况下,耵聍对外耳道和鼓膜有保护作用,如果因多种原因造成耵聍分泌过多、耵聍排出受阻,则可引起耵聍栓塞。

基本病因

1、耵聍分泌过多

因外耳道炎、湿疹、挖耳或灰尘过多等,使局部受到刺激,从而导致耵聍分泌过多。

2、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下颌关节运动障碍或耵聍被水浸渍等也可影响耵聍的正常排出;经常挖耳,可将耵聍推向外耳道深部,也可使耵聍排出受阻。

症状

总述

耵聍块小而无阻塞者可无症状;完全阻塞外耳道时,可有耳痛、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耵聍压迫鼓膜时,可引起耳鸣或眩晕;若刺激外耳道后壁迷走神经耳支,可引起反射性咳嗽。如果水进入外耳道,可造成耵聍膨胀,使症状加重。

并发症

外耳道皮肤感染:部分患者可能并发外耳道皮肤感染,出现红肿、疼痛、流脓液等症状。

检查

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耳痛、耳闭塞感及听力下降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通常先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建议患者做CT检查、耳镜检查、听力检查、视力检查等。

体格检查

患者侧坐,耳廓朝向医生;医生将额镜反光的焦点先投射到患者的外耳道口处,以检查外耳道是否有异物、损伤。

影像学检查

CT检查:当外耳道狭窄较难看到内部情况时,可行CT检查,有助于医生了解耵聍栓塞程度及鼓室的变化。

其他检查

1、耳镜检查

外耳道内有棕黑色团块,触之较硬,与外耳道壁可无间隙。如伴发感染外耳道皮肤红肿,可有脓液。

2、听力检查

听力下降的患者可表现为传导性听力损失。

3、视力检查

如伴有眩晕者可见自发性眼震。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耳痛、耳闭塞感、听力下降等表现,再结合耳镜检查、听力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即可进行临床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的重点是及时将耵聍取出,但由于外耳道较为弯曲,耳部皮下组织少,治疗过程中,应细致耐心,以减轻疼痛,避免因操作不当,损伤外耳道及鼓膜。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

药物治疗

1、外耳道皮肤已经存在明显继发性感染而疼痛剧烈者,应先应用抗生素以控制急性感染,待感染症状缓解后再行耵聍取除操作。一般予以口服抗生素即可,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个别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胃肠外途径给药,如青霉素G肌内注射。

2、取出耵聍后,外耳道皮肤存在明显炎症反应,或已经表现继发性感染者,一般应予以口服抗生素处理,常用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

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青霉素G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耵聍钩取出法

对可活动、未完全阻塞外耳道的耵聍,可用耵聍钩取出耵聍团块。

2、外耳道冲洗法

耵聍干硬难以取出者,可先滴入5%碳酸氢钠溶液,待耵聍软化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外耳道,清除耵聍。当外耳道皮肤有继发性感染时,忌用此法。

3、抽吸法

适用于水渍、感染或应用药物软化后的耵聍,尤其是外耳道狭窄者。但操作应在明视下进行,吸引器压力不宜过大,以免发生意外情况。

4、其他

耵聍较深难以取出,或者儿童等配合欠佳者,在充分软化耵聍后,可在耳内镜辅助下清理,以便充分清理外耳道耵聍,避免损伤外耳道及鼓膜。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将耵聍取出后,患者一般预后良好。

危害性

1、若出现耵聍栓塞,可导致听力下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2、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合并外耳道皮肤感染。

自愈性

一般不可自愈,需积极治疗。

治愈性

经过积极治疗,一般可达到临床治愈。

日常

总述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外耳道清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症状的缓解。

生活管理

1、洗澡及游泳时,要防止耳内进水,避免出现感染。

2、不要使用头端很粗大的棉签挖耳,以免将耳道中的耵聍顶至更深处。

3、避免用挖耳勺暴力取出耵聍。

4、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对于本病并无较大的影响,患者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饮食建议

1、患者平时应多吃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丝瓜、苦瓜、豆腐等。

2、吃应季的新鲜水果蔬菜,如雪梨、香蕉、苹果、葡萄、青菜等。

3、适量饮水。

饮食禁忌

1、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咖喱、油炸食品等。

2、避免吃过多生冷寒凉的食品。

预防

预防措施

1、日常保持外耳道清洁,不要自行用硬物挖耳,可定期去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清理。

2、游泳之前最好由医生检查一下,先把耵聍屑取出,以防进水膨胀后形成栓塞。若水进入外耳道后,症状可加重,常有耳痛。

就医指南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可以到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耳痛?

2、除了耳痛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症状?如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

3、您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疗效怎样?

5、您平时经常挖耳吗?用什么工具挖耳?

6、您有其他疾病吗?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需要做哪些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3、情况严重吗?

4、需要做什么治疗?治疗过程中有什么风险吗?

5、能治好吗?治好后会复发吗?

6、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