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风寒咳嗽

风寒咳嗽(Wind-cold Cough)是指感受风寒所致的咳嗽,属于外感咳嗽的范畴。患者主要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等。一般预后良好,但若反复罹患或调治失当,则可能会转变为内伤咳嗽。本症可见于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英文名称

Wind-cold Cough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

主要病因

起居不慎、气候失常、冷暖失宜

检查项目

听诊、痰液检查、X线检查、血常规

重要提醒

患者需要经专业的中医师通过辨证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流行病学

好发人群

无特发人群。

病因

总述

风寒之邪侵犯肺脏,使得肺失宣肃,肺气上逆,冲激声门而发为咳嗽。多与起居不慎、气候失常、冷暖失宜等有关。

症状

总述

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并发症

若反复罹患或调治失当,则可能会转变为内伤咳嗽。

检查

预计检查

若患者出现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等临床表现,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还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西医的听诊、痰液检查、X线检查、血常规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痰液颜色、面色、神态、姿态、口唇指甲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咳嗽的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睡眠、问饮食、问二便,问出汗,问口渴情况,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胸部心肺的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医生通常还需使用听诊器进行肺部听诊,来初步判断心肺功能。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白细胞数量可提示有无感染,存在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或)中性粒细胞增高。

2、痰液检查

痰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明确疾病的性质,以区别肺系炎症、肿瘤及心力衰竭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疾患。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对肺部结构的观察比较直观,可以了解咳嗽是否由呼吸系统疾病引发。

诊断

诊断原则

医生一般根据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等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辅助相应的现代医学检查,则可诊断。但通常还需与咳嗽的其他证型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1、风热咳嗽

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嘶哑,喉燥咽痛,咳痰不爽,痰黏稠或色黄,常伴有鼻流黄涕,口渴,头痛,恶风,身热;舌红,苔薄黄,脉浮数或浮滑。

2、风燥咳嗽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喉干痛,口鼻干燥,初起或伴有少许恶寒,身热头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而干,脉浮数或小数。

3、痰湿蕴肺之咳嗽

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因痰而嗽,痰出则咳缓,痰多色白,黏腻或稠厚成块,每天晨起或食后咳甚痰多,胸闷脘痞,纳差乏力,大便时溏;舌苔白腻,脉濡滑。

4、痰热郁肺之咳嗽

咳嗽气粗,喉中可闻及痰声,痰多黄稠或黏厚,咳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夹有血丝,胸胁胀满,咳时引痛,常伴有面赤,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薄黄腻,脉滑数。

5、肝火犯肺之咳嗽

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红目赤,引胸胁作痛,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咳之难出,量少质黏,或痰如絮条,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减;舌红,苔薄黄少津,脉弦数。

6、肺阴亏虚之咳嗽

干咳,咳声短促,痰少质黏色白,或痰中带血丝,或声音逐渐嘶哑,口干咽燥,午后潮热,颧红盗汗,常伴有日渐消瘦,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疗

治疗原则

治疗风寒咳嗽,主要是疏风散寒,宣肺止咳。但根据《医学心悟·咳嗽》中记载:“凡治咳嗽,贵在初起得法为善。经云:微寒微嗽,属风寒者十居其九。故初治必须发散,而又不可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故治疗本病应注意把握“散寒”的程度。

药物治疗

1、方药

常用三拗汤合止嗽散。但若存在寒饮伏肺的情况,可改用小青龙汤。

2、常用中药

麻黄、杏仁、甘草、生姜、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等。

3、中成药

常用风寒咳嗽丸、风寒咳嗽颗粒、小青龙颗粒等,临床证型不同,所用药物也有所不同,故应在使用之前详细咨询医师。

相关药品

风寒咳嗽丸、风寒咳嗽颗粒、小青龙颗粒

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具体情况与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强弱,诊治是否及时、得当等因素有关。

危害性

若反复罹患或调治失当,则可能会转变为内伤咳嗽。

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地治疗后,可获得治愈。

日常

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缓解或控制症状,以促进康复。

用药护理

1、忌用敛肺、收涩的镇咳药,以免肺气郁遏不得宣畅,不能达邪外出。

2、服用的汤药多为发散之品,不宜久煎,以免降低药效。

3、多温服,且服药后稍加衣被注意观察畏寒、汗出情况。

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避免尘埃和烟雾等刺激。

2、室内宜偏暖,切勿当风受凉。

3、注意休息和气候变化,可适当户外活动。

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咳嗽的声音、时间、节律、性质及有无恶寒、发热、汗出、咳痰等伴发症状。

饮食

饮食调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生冷、刺激。

饮食建议

可适当进食葱白、生姜、茴香、紫苏叶等辛温发散之品。

饮食禁忌

1、忌肥甘厚腻、辛辣刺激之物。

2、忌生冷瓜果、冰制饮料。

3、忌烟酒。

预防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预防本病。

1、注意四时气候变化,随气温冷暖增减衣被,防寒保暖,避免外邪侵袭。改善生活环境,消除烟尘及有害气体的污染。

2、增强体质,适当进行锻炼,根据自身体质选择活动项目,如散步、呼吸操、太极拳等。平素易感冒者,可常按摩迎香穴,艾灸足三里,也可坚持行耐寒锻炼,如用冷水洗脸、冷水浴等。

3、注意饮食有节,忌肥甘、辛辣、过厚之品,戒烟,忌酒。

4、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情绪,解除顾虑及烦恼,避免急躁易怒。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反复或持续咳嗽,且声重、气急、咽痒、咳白稀痰;

2、伴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痛、恶寒发热、无汗等;

3、出现其他表现。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要到呼吸内科进行咨询。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多长时间了?

2、您最近有受凉的情况吗?

3、您既往有什么基础疾病?

4、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接受过治疗吗?治疗效果怎么样?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导致我咳嗽的原因有哪些?

2、我的情况严重吗?可以治好吗?

3、我必须吃汤药吗?一天吃几次?有副作用吗?

4、我可以吃中成药代替汤药吗?

5、还有其他治疗方法吗?

6、我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诊吗?下次就诊是什么时候?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