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眼白化病

眼白化病(ocular albinism,OA)曾称为鲍恩白化病,是非综合征型白化病(单纯型白化病)的一种类型,指病变仅发生于眼部者。根据遗传途径,可分为X隐性连锁遗传的眼白化病1型(OA1)和常染色体隐性眼白化病(AROA)两种类型,其中OA1为X隐性连锁遗传,是眼白化病最常见的类型,属于危害较严重的遗传病之一;而ARO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主要表现为眼部黑色素缺乏,而皮肤和头发颜色一般正常。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视力问题,影响生活和学习等。

英文名称

ocular albinism,OA

其它名称

鲍恩白化病

遗传性

OA1型为X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ARO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虹膜浅淡或缺失、畏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

主要病因

基因突变

检查项目

眼科检查、基因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镜

重要提醒

眼白化病可能会遗传,有家族史的人群应在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尽量避免患病胎儿的孕育。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眼白化病在临床上比较罕见。

好发人群

OA1多见于男性。

病因

总述

眼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是从父母那里获得了带有缺陷基因的X染色体或常染色体引起的。其中,OA1为X隐性连锁遗传,而ARO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基本病因

1、OA1

(1)如果父亲无致病基因,母亲携带X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则可能将致病基因遗传给子女,其中儿子有1/2几率患病,而女儿为携带者或无致病基因。

(2)如果父亲患病但母亲无致病基因,父亲只能将带有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因此儿子正常,女儿为携带者。

2、AROA

如果父母均携带常染色体上的致病基因,则本人可不发病,但会将携带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子女,当子女遗传获得来自父母双方的致病基因时,就会患病,且男女患病机会均等。

症状

总述

眼白化病患者主要表现为眼部症状,比如视网膜和(或)虹膜色素缺失、畏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等,具体因疾病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患者的皮肤与毛发一般不会受到影响,颜色正常。

典型症状

1、AROA

眼部症状与眼皮肤白化病(OCA)一致,包括视网膜色素缺失、视力低下、眼球震颤(即眼球不自主的、节律性、共轭性震颤)、畏光(即眼睛不能耐受日常光线的刺激)、斜视(即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视神经中央小凹发育不全。

2、OA1

除了以上眼部表现外,还伴有虹膜颜色浅淡或缺失,眼底呈晚霞状。而且,由于眼部缺乏色素,进入虹膜的光线增加,并全部都透过眼球壁反射,所以瞳孔区会呈现红色反光。

并发症

比如散光等。

检查

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虹膜浅淡或缺失、畏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眼科检查,然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基因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镜等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变情况,确定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会检查患者的虹膜颜色、是否有眼球震颤和视力下降等情况,以初步了解眼部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基因检测:医生会通过血液、其他体液或细胞对DNA进行检测,进而判断疾病的类型。

影像学检查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是一种非侵入、无接触、无创伤且无辐射的光学影像诊断技术,可以通过探测器接收反射光之间的干涉信号来获得生物组织信息,进一步了解眼底病变情况。

其他检查

眼底镜是临床上常用于检查眼底病变情况(比如视网膜色素缺失等)的措施,宜在暗室中进行,而且检查后应防止强光照射,以免损伤眼睛。

诊断

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家族史,患者出现虹膜浅淡或缺失、畏光、视力下降、眼球震颤、斜视等症状,并结合基因检测、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眼底镜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眼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暂时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但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配戴有色眼镜、视力训练、手术等方法,来减轻症状。

一般治疗

1、患者可通过配戴有色眼镜,来减少畏光的症状。

2、患者可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眼部按摩等方法,来改善视力情况。

药物治疗

目前缺乏特效药物治疗。

相关药品

暂无

手术治疗

对于斜视患者,可根据症状严重程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比如直肌后徙术、上斜肌矢状移位术等,进行矫正。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眼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虽然目前还没有治愈的方法,但许多方法都有助于改善眼部症状,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危害性

1、患者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视力问题,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

2、本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治愈性

无法治愈。

日常

总述

眼白化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眼部卫生、加强眼部保护等,并注意监测眼部症状,以尽量减轻症状。

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

2、合理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

3、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比如阅读和工作的环境应有足够的光线、保持适当的阅读或观看距离、定时休息眼睛等。

4、在触摸眼睛或使用隐形眼镜之前,注意洗手,以避免细菌进入眼睛;如果眼睛感到不适,尽量用温水冲洗,避免用手摩擦,以免损伤眼睛。

5、视力低下者应使用低视力辅助设备,比如手持放大镜、看大字体的书籍及印刷品、使用大的电脑屏幕等。

6、外出需戴防紫外线的深色太阳镜或在强光下变暗的过渡镜片,以保护眼睛。

病情监测

密切观察眼部症状,如出现看近或远处物体模糊、视力突然下降者,需要及早到医院复查,进行相应的诊治。

饮食

饮食调理

眼白化病患者的饮食一般没有特殊要求,但一些特定的食物和营养素可以帮助保护眼睛健康,从而帮助提高视力。

饮食建议

1、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比如苹果、枇杷、樱桃、香蕉、桂圆、杏子、胡萝卜、南瓜、菠菜等。

2、适当多食用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比如肉类、肝类、蛋类、牛奶、谷类、萝卜、扁豆、茄子等。

3、适当多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三文鱼、金枪鱼、鳕鱼、核桃等。

饮食禁忌

1、少吃油腻、过咸的食物。

2、少吃糖类食品。

3、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4、忌烟酒。

预防

预防措施

眼白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可通过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进行预防。此外,产前基因诊断也是预防此病患儿出生的重要保障措施。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患者出生时就有虹膜浅淡或缺失;

2、伴眼球震颤;

3、伴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虹膜浅淡或缺失、畏光、视力下降的患者,可及时去眼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需要进行眼部检查,检查当天不要戴隐形眼镜或美瞳。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能需进行散瞳,出现短时视物不清,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患儿)是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2、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3、家庭成员是否有白化病?

4、是否有视力不佳、看东西重影、眼睛对光敏感等症状?

5、之前做过什么检查?

6、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治疗过程是怎样的?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是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呢?

3、严重吗?会不会失明?

4、您建议先尝试什么治疗?视力可以恢复正常吗?

5、会遗传吗?

6、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19-0044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