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斑

虫斑,又称吹花癣、桃花癣,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白色糠疹、单纯糠疹,是一种好发于儿童或青少年面部、颈部及肩部等部位的鳞屑性非特异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色素减退性淡白色斑片,其边界不太清楚,表面可覆有少量白色糠秕状鳞屑。由于民间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虫疾有关,因此俗称为“虫斑”。但在现代研究中,并未培养或分离出细菌、真菌或病毒,也未能证明与蛔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关。通常认为,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日晒等不良因素可能会诱发本病。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相关中医疾病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流行病学
本病无传染性。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本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季多发。
病因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外感风热、虫疾内生所致;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通常认为,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日晒等不良因素可能会诱发本病。
1、中医病因
(1)外感风热:风热邪气郁积于肺,风热随气上升,上蕴肌肤所致。
(2)虫疾内生:由于饮食不节,可以引起虫积内生,从而导致脾失健运,湿热内蕴,上泛于肌肤而成。
2、西医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但目前研究表明,本病与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及蛔虫等肠道寄生虫感染没有直接关系。
1、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
2、经常受到风吹日晒,可造成皮肤损伤。
3、患处使用肥皂清洁,或清洁过度。
4、皮肤干燥,皮肤的保水能力下降。
症状
本病主要表现为面部及颈部、肩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淡白色或灰白色的色素减退斑,边缘不清,圆斑表面覆有细糠状白屑。通常没有其他不适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瘙痒。
1、病变部位
好发于面部,尤其是口周、下巴和面颊,亦可发生于头皮、颈部、肩部、前臂等部位。少数患者则分散在躯干和四肢等处。
2、皮损性质
发病初期表现为红斑,边缘可能稍微隆起。然后红斑完全消退,留下边缘不大清楚、大小不等的淡白色或灰白色的色素减退斑,斑片表面覆盖干燥的白色细糠状鳞屑。与自身正常皮肤或晒黑后皮肤对比则浅色斑更明显,但是鳞屑有时不明显。皮损可以单个发生,也可以多个出现。
患者一般没有伴随的自觉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微瘙痒感。
本病一般无并发症。
检查
儿童或青少年的面部、颈部、肩部等部位出现色素减退的淡白色斑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医生一般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检查,从而明确病变情况,初步推断引发白斑的病因,然后再根据患者情况进行Wood灯检查、真菌镜检查和病理检查,从而明确诊断。
1、望诊
专科医生通过观察病变皮肤的情况,包括斑片的大小、数目,表面有无鳞屑,周围皮肤是否干燥等皮损特征。同时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发育情况、舌质与舌苔变化等,从而初步判断病邪的部位、性质及病情轻重。
2、闻诊
主要为听声音。由专科医生通过辨别患者声音的高低、强弱、连贯性等,从而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由专科医生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不适症状,如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暴晒、过度清洁,以及其他疾病情况,有助于确定导致本病的诱因。
4、切诊
包括按诊和脉诊。由专科医生通过按触病变部位,从而判断有无疼痛、瘙痒等改变;通过脉诊可以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及轻重。
1、血常规
有助于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病变。
2、微量元素检测
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微量元素缺乏。
必要时医生会建议患者完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和除外鉴别诊断。医生会从患处皮肤取部分组织制成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表皮角化、毛囊及皮脂腺的情况。
1、Wood灯检查
专科医生使用伍德(Wood)灯对患者皮肤白斑处进行检查,可见色素减退,但没有荧光。
2、真菌镜检查
可除外真菌引起的皮肤色素减退斑。
诊断
医生主要通过望闻问切的四诊检查所获得的病情资料,同时结合Wood灯检查、真菌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此外,还需注意与白癜风、银屑病、花斑糠疹、贫血痣等多种疾病进行鉴别。
1、白癜风
本病的淡白色斑片可被误诊为白癜风。白色糠疹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多为面部局部的色素减退斑,皮损边缘境界不清,表面常有细碎鳞屑。而白癜风为色素脱失斑(表现为乳白色或瓷白色),表面没有鳞屑,边界清楚。常发生于皮肤暴露部位、经常摩擦和皱褶部位。Wood灯下稳定期白癜风呈境界清楚、蓝白色荧光斑。
2、银屑病
本病早期的红斑容易被误诊为银屑病,但是皮损的分布,相对鳞屑很少可以排除银屑病。银屑病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主要表现为鳞屑性红斑或斑块,边界清楚,鳞屑较厚,可广泛分布在身体的任何部位。
3、花斑糠疹
花斑糠疹夏季发病,损害常见于颈、躯干等,婴儿多见于前额,为圆形或卵圆形浅色斑,表面多有鳞屑,真菌镜检阳性。
4、贫血痣
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皮肤血管组织发育异常,表现为局限性淡白斑,摩擦或遇热后白斑周围的皮肤可充血发红,而白斑本身不变。在出生时或儿童时期发生,终生不退。
5、其他
麻风和蕈样肉芽肿的皮损偶尔类似于白色糠疹,需通过组织病理检查、随访等,有时需反复活检才能鉴别。
治疗
本病通常可以自行消退而痊愈,因此一般无需特殊治疗。必要时,可根据病情遵医嘱使用口服、外用药物。同时,需要注意皮肤保护,避免皮肤过度干燥或损伤等。
1、中医辨证论治
(1)外感风热证:治宜疏风清热,方选桑菊饮或银翘散加减。
(2)虫积伤脾证:治宜驱虫健脾,方选乌梅丸加减。
2、西医药物治疗
(1)外用药物:可在患处使用硅油霜、尿素软膏、硫磺霜、维生素E乳膏等保湿剂。如果皮肤出现炎症、发红等,可使用炉甘石涂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他克莫司软膏等。一般不推荐使用糖皮质激素霜,尤其不应长期使用。
(2)口服药物:对于维生素缺乏者,可遵医嘱使用复合维生素B等维生素制剂改善。
硅油霜、尿素软膏、硫磺霜、维生素E乳膏、炉甘石涂剂、氟芬那酸丁酯软膏、他克莫司软膏、复合维生素B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本病的治疗费用可能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本病预后通常较好,多数患者可以自愈或治愈。但其皮损症状通常可持续数月或更久的时间,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复发。
本病所致的皮肤白色斑片,多发生在面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美观。尽管可以自行痊愈,但持续时间较长,且具有一定复发性,因此可能会给患者心理造成不利影响。尤其是部分严重者,与白癜风相类似,常常会引起焦虑、恐慌、自卑的不良心理。
本病是可以治愈的,但其白斑症状往往需要数月或更久的时间,才能逐渐消退。
本病通常可以治愈。
本病有一定的复发风险,尤其是在过度清洗、阳光照射、营养不良等诱因影响下,更易复发。
日常
日常生活中,需要做好皮肤清洁和护理工作,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另外,用药患者需要严格遵守医嘱,不可滥用药物。
医生应向患者详细说明本病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疾病,而药物治疗及生活护理可以促进疾病恢复。因此,无需过度担心、焦虑,同时,良好的心理状态,也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1、患者应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调整药量或服用偏方,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2、用药期间如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由专科医生判断病情及调整药量。
1、保持皮肤清洁,但应避免过度清洁或用碱性过强肥皂清洗。
2、皮肤清洁后,及时涂抹具有保湿作用的护肤品,尤其是病变部位。
3、室内保持适宜的湿度,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必要时可以使用加湿器。
4、加强皮肤防护,出门前涂抹防晒霜,外出佩戴宽边帽,或打遮阳伞。
5、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1、密切观察皮疹斑片的部位、大小、颜色、脱屑,以及周围皮肤情况。
2、注意观察药物使用后效果、副作用,及时向医生反馈。
患者需遵医嘱定期复查,由专科医生通过四诊检查,从而判断疾病恢复情况,以及评估复发风险等。在复诊时,需携带既往就诊的病历、检查报告、目前服药情况等基本材料。
饮食
本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营养均衡、种类丰富,可以避免或改善营养不良,从而促进疾病恢复。
1、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证定时定量、营养均衡、食物种类丰富,有助于促进疾病恢复。
2、适当增加瘦肉、鸡蛋、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谷物等食物。
2、烹调方式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可采用蒸、煮、炖等方法烹调食物。
1、避免食用油腻、高糖、高盐、高脂的食物,如肥肉、奶油,或油炸、烧烤、腌制、卤制的食物。
2、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麻椒、大蒜、大葱、芥末等。
3、避免食用可能会引起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预防
本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确,因此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尽管如此,可以针对其诱因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降低其发病风险。
1、注意卫生,减少或防止微生物的感染。
2、平时注意保持皮肤清洁,但不要过度清洁,以免引起皮肤干燥或皮肤破损。
3、皮肤干燥者,尤其在冬春季,要做好皮肤护理,适当使用滋润性的护肤霜。
4、避免过度暴晒,外出尽可能戴上遮阳帽或涂抹防晒霜。
5、加强营养,补充维生素,避免营养不良。
就医指南
1、儿童或青少年在面部、颈部等部位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淡白色斑片;
2、斑片表面可覆有细糠状的白色鳞屑。
3、伴有轻微瘙痒。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出现时须及时就医治疗。
患者可以去皮肤科、中医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患者面部或身体有白斑的部位进行检查,患者需要穿宽松衣服,面部尽量不要化妆。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涂抹患处,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有什么症状?最早发现有症状是什么时间呢?
2、您有皮肤无瘙痒等不舒服的感觉?
3、您都有哪些部位出现了这种异常改变?自发现以来皮损的范围有扩大吗?
4、您近期有无阳光暴晒史?
5、您的护肤情况如何?是否经常使用肥皂清洗皮肤?
6、您是否患过其他皮肤疾病?
7、您之前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吗?是否反复发作呢?
8、您发现症状之后有没有进行治疗?有哪些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如何呢?
1、我这是什么病?情况严重吗?
2、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哪些?会遗传吗?会传染么?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4、需要怎样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5、能根治吗?多久可以治好?治好后还会复发吗?
6、需要复查嘛?多久复查一次?需要复查什么?
7、平时需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