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痣

红痣又称血管痣,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变,其主要是由于某些皮肤毛细血管病变或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表现为高出皮面或与皮面相平的局限性红色病变,颜色可表现为鲜红、淡红、紫红等,按之可褪色或不褪色,大部分不伴疼痛,多数为良性病变,大部分患者可治愈,但有复发的可能。
其它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根据引起红痣的机制,可分为血管畸形、血管瘤两种类型。
1、血管畸形
主要是由于血管腔的形状、大小、数量发生异常所致,包括蜘蛛痣、鲜红斑痣等。
2、血管瘤
主要是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所致,包括婴儿血管瘤、丛状血管瘤等。
流行病学
本病不会传染。
红痣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具体的发病率暂无权威的相关数据。
红痣可以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生,但多数患者在出生后不久即可出现,女性多于男性。
病因
红痣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血管扩张、遗传因素、胚胎发育异常、激素影响等原因有关。
1、血管内皮细胞增生
在某些类型的红痣(例如婴儿血管瘤)中,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是导致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血管扩张
某些类型的红痣,如单纯性血管痣或鲜红斑痣,是由于皮肤内的血管扩张造成的。
3、遗传因素
虽然大多数红痣并不是遗传性的,但某些特定类型的红痣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4、胚胎发育异常
某些类型的红痣可能与胚胎期间血管网络的发育异常有关。
5、激素影响
某些红痣(特别是婴儿血管瘤)的发生可能与孕期或出生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症状
红痣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樱桃色皮疹,小如针尖,大如芝麻,常呈多发性,数目及大小不一。皮疹通常呈半球形,质软,隆起于皮肤表面,常分布在躯干、四肢、面、颈和头皮等部位,偶尔也会出现在其他部位。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
1、感染
如果红痣受到损伤,可能会发生感染,表现为红肿、疼痛或渗出。
2、出血
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红痣受到摩擦或创伤时,可能会出血。
3、关联症候群
在罕见情况下,某些红痣可能与特定的症候群相关联,如Sturge-Weber综合征(斯特奇-韦伯综合征)与面部的大型鲜红斑痣相关联。
检查
当患者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樱桃色皮疹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磁共振成像(MRI)、CT、血管造影、病理学检查等。
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等检查,观察红痣的位置、颜色、大小,表面是否光滑,局部有无隆起、出血、破溃等,质地柔软还是较硬,压之是否褪色,以及是否有压痛等。
1、血常规
针对红痣表面破溃、出血的患者,医生会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患者是否继发感染,还可判断患者是否贫血。
2、凝血功能
部分血管瘤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凝血功能可显示血小板下降、纤维蛋白原降低、D-二聚体升高。
1、B超
B超是诊断红痣最常用的检查,可以了解红痣的范围、血供等情况。
2、MRI和CT
可进一步可显示病灶大小、结构、范围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3、血管造影
通过造影可以清晰地查见红痣的病变范围和血管内部病变情况,有助于医生选择治疗方案。
对于局部疑难病例,需要获取患处组织进行病理活检,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体格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B超、MRI、CT、血管造影、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结果,通常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
大多数红痣属于良性病变,不需要治疗。但如果红痣影响到容貌及心理健康,或者有增大趋势,则可以考虑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
1、局部用药
(1)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软膏等。外涂于瘤体表面,一般持续用药3~6个月或至瘤体颜色完全消退。
(2)糖皮质激素注射:主要适用于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显增厚凸起的血管瘤,治疗终点为病灶体积缩小,甚至接近平坦。
(3)抗肿瘤药物注射:如博来霉素、平阳霉素等,用于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效果不佳时。
2、系统用药
(1)普萘洛尔:可以促进血管收缩,促进瘤体消退。
(2)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适用于具有全身用药适应证但不适用普萘洛尔治疗的患者。
普萘洛尔软膏、博来霉素、平阳霉素、普萘洛尔、泼尼松
1、外科手术
手术治疗可以彻底清除红痣,适用于药物及激光治疗无效、皮损扩大或复发,以及出现其他并发症的患者。
2、介入治疗
在血管造影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或材料封堵滋养血管瘤的血管,起到缩小病灶的作用。
1、激光治疗
激光照射是治疗红痣的主要方式,临床常用585nm或595nm脉冲染料激光、脉冲激光治疗等。
2、光动力治疗
利用激光激发富集于畸形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的光敏剂所产生的单线态氧,选择性地破坏畸形毛细血管网。该方法靶向性强、疗效好、安全性佳,且无热损伤。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红痣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其病因和症状的严重程度。一般来说,大多数红痣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疗,预后较好。但如果红痣数量较多或伴有其他症状,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若治疗不当或治疗效果不佳,可能会导致红痣反复发作或留下瘢痕等后遗症。
1、部分红痣生长在皮肤暴露部位,影响美观,可能影响患者正常交友或心理健康。
2、部分红痣可能会合并多种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3、部分患者在治疗后可留有瘢痕。
部分红痣可能会自行消退。
大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正规的治疗,可能会治愈。
红痣有可能会复发。
日常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纠正不良生活习惯,避免皮损受到破坏,同时遵医嘱用药,定期复诊,以促进皮损消退。
1、心理特点
部分面积较大的红痣可对患者的容貌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自信,甚至引起自卑的心理。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多安慰和鼓励患者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患者应克服自卑心理,可用遮盖霜对皮损处进行遮盖。
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可自行使用所谓的妙招或偏方,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手术后护理措施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有无红、肿、热、痛等表现,若存在需及时报告给医生。
(2)术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以防止伤口开裂及伤口感染,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切不可自行处理。
(3)遵医嘱定期换药,注意局部皮肤保护。
2、激光术后护理措施
(1)术区遵医嘱涂抗生素药膏,并暴露创面,保持干燥清洁状态。
(2)痂皮脱落后尽量避免日晒以减少炎症后色素沉着。
(3)术后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大部分是暂时的,可逐渐消失,患者无需太过担心。
(4)术后效果不好或复发的患者,可进行二次激光治疗,或考虑手术切除。
1、平时要注意保持患处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洗澡时不要大力擦洗,以免损伤局部组织而继发感染。
2、患病期间应养成规律作息习惯,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不要长时间熬夜,也不要过度劳累,以免导致免疫力下降而影响疾病恢复。
3、保护皮肤,不要搔抓皮损部位皮肤,或用尖锐的物品挑破皮肤,尽量穿宽松衣物,减少皮损部位受压和摩擦。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
饮食对本病的发生一般无特殊影响,患者需要均衡膳食。治疗期间患者的饮食宜避开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1、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
2、补充优质蛋白质,如瘦肉、牛奶、鸡蛋。
1、禁食油腻食物,如肥肉、油炸食物等。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大蒜等。
3、禁烟酒。
预防
红痣大多是由皮肤内的血管异常引起的,通常与遗传因素或胚胎发育过程中的随机变化有关。由于红痣的出现大多不受控制,因此很难通过预防措施来阻止其形成。
就医指南
1、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樱桃色皮疹。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本病属于皮肤科诊治范畴,患者可到皮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6、您家里有人有类似情况吗?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