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性肺腺癌

浸润性肺腺癌(invasive adenocarcinoma)又称肺浸润性腺癌,是肺癌的一种病理类型,指肿瘤细胞不仅局限于肺部的上皮组织,已经通过气管壁、支气管壁或肺泡壁侵犯到周围的肺组织中,形成了浸润性生长。虽然本病是一种相对比较严重的情况,但如果能在早期积极治疗,则有助于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时间。
英文名称
其它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浸润性肺腺癌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五种亚型,包括贴壁型、腺泡型、乳头型、实体型和微乳头型。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浸润性肺腺癌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肺癌类型,但暂无确切的发病率资料。
本病多见于女性。
病因
浸润性肺腺癌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研究认为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遗传、吸烟、不良环境、慢性肺部疾病、不良生活习惯等。
1、遗传因素
许多基因如ras和 myc基因家族、c-erbB-2、bcl-2、c-fos及c-jun等,与肺癌易感性有关。因此,如果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等)有肺癌疾病史,则个体发生浸润性肺腺癌的风险有所增加。
2、吸烟
吸烟是引起肺癌(包括浸润性肺腺癌)最常见的原因,一般开始吸烟的年龄越小、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则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
3、不良环境
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室内被动吸烟等,均可导致致癌物质吸入增多,进而增加发病风险。此外,如果工作中长期接触致癌物质,如石棉、砷、双氯甲基乙醚、铬、芥子气、镍以及电离辐射、微波辐射等,则发病的可能性更高。
4、慢性肺部疾病
如果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和肺纤维化等问题,则发病率高于健康人群。
5、不良生活习惯
如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低、缺乏身体活动等,也可能使发病风险增加。
症状
浸润性肺腺癌的症状在早期阶段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体重下降等症状。
1、咳嗽和咳痰
患者在开始通常表现为无痰或少痰的刺激性干咳,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如果继发感染,则可能会导致痰量增加,且呈黏液脓性。
2、咯血
如果肿瘤侵袭至血管,则可引起咯血。
3、胸闷和胸痛
肿瘤进展可导致肺不张、胸腔积液,表现为不断加重的胸闷。如果肿瘤转移或直接侵犯胸壁,则可引起胸部隐痛。
4、呼吸困难
肿瘤在肺部生长可能阻塞气道、减少肺部容积或影响肺部功能,从而导致呼吸困难。
5、体重下降
癌细胞会竞争身体资源并分泌物质改变新陈代谢,减少食欲并增加身体对能量的消耗,从而导致乏力、体重减轻。
6、发热
肿瘤组织坏死可引起发热。
1、肿瘤转移
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如脑、肝、骨骼等,引起骨痛、头痛、腹痛、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2、上腔静脉综合征
肿瘤直接侵犯纵隔,或转移的肿大淋巴结压迫上腔静脉,则可引起静脉回流受阻,表现为上肢、颈面部水肿和胸壁静脉曲张,严重者还可表现为皮肤呈暗紫色、眼结膜充血、视物模糊、头晕和头痛。
3、其他
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栓塞等。
检查
当患者长时间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等症状,或发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时,则应积极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胸部X线、CT、MRI、PET-CT、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1、视诊
医生会通过观察精神状态、皮肤黏膜情况等,以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2、触诊
医生会触摸颈部淋巴结、肝脏或脾脏是否有肿大,并检查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等,以判断肿瘤是否有扩散转移。
3、听诊
医生会听诊心脏和肺部,以寻找任何异常的呼吸声音。
1、血常规
医生会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等指标的数目变化,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贫血等情况。
2、肿瘤标志物检测
常见的浸润性肺腺癌相关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神经特异性烯醇酶、细胞角蛋白19片段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和监测病情,但不具有特异性。
1、胸部X线
胸部X线是胸部检查的基本方法,可初步判断肺部有无异常,但分辨率低,不易检出肺部微小结节和隐蔽部位的病灶,对早期病变的检出有一定的局限性。
2、CT
CT检查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可发现肺微小病变和普通X线难以显示的部位。低剂量CT可以有效发现早期肺癌,而增强CT能敏感地检出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有助于肺癌的临床分期。
3、MRI
与CT相比,在明确肿瘤与大血管之间的关系、发现脑实质或脑膜转移上有优越性,而在发现肺部小病灶(<5mm)方面则不如CT敏感。
4、PET-CT
PET-CT是将PET和CT整合在一起,可通过跟踪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化合物在体内的转移与转变,显示代谢物质在体内的生理变化,无创性地显示人体内部组织与器官的功能,对发现早期病变和其他部位的转移灶、肿瘤分期与疗效评价均有重要价值。
可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纵隔镜、穿刺以及开胸等方法,获取气道深部痰液、病灶组织处的样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分析,以确定癌细胞的具体类型、形态特征、生长模式以及是否有侵袭性行为等。
诊断
一般根据既往疾病史、工作环境、日常生活习惯,患者出现长期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并结合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胸部X线、CT、MRI、PET-CT、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将浸润性肺腺癌与肺结核、肺隐球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1、肺结核
虽然也可引起咳嗽、咳痰、咯血、消瘦、乏力等症状,但好发于儿童、青年,可通过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2、肺隐球菌病
本病可导致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和肿块,大多位于胸膜下,可通过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
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机体状况、临床分期等采取合适的方法,如靶向治疗、放化疗以及手术治疗等,以达到根治或最大程度控制肿瘤、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效果。
1、戒烟和避免二手烟。
2、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均衡饮食,保证各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4、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1、靶向治疗
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组织或细胞的驱动基因变异以及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的特异性分子为靶点,利用分子靶向药物特异性阻断该靶点的生物学功能,选择性地从分子水平逆转肿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甚至使肿瘤消退的目的。常用药物包括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艾乐替尼等。
2、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可通过恢复或增强机体正常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达到控制、清除肿瘤细胞的效果,常用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等。
厄洛替尼、吉非替尼、阿法替尼、艾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
1、对于Ⅰ期和Ⅱ期患者,根治性手术切除是首选的治疗手段。而Ⅱ~Ⅲ期患者在采取根治性手术后需辅助化疗。
2、对于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患者,可考虑进行楔形切除术。
1、放射治疗
主要适用于不适合手术或拒绝手术、局部晚期、局部复发与转移、晚期不可治愈的患者,但由于对放疗的敏感性较差,所以照射剂量相对大。但如果全身情况太差,有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则应禁止应用。
2、化疗
常用药物包括卡铂、顺铂、紫杉醇、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培美曲塞、多西他赛等。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不能一概而论,具体与临床分期、是否积极治疗、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如果能在发病初期阶段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则预后一般较好,可使生存时间延长,甚至达到治愈;如果到疾病的中晚期阶段才进行治疗,则预后较差。
1、浸润性肺腺癌可能导致气道阻塞或肺组织破坏,影响正常的呼吸功能。
2、浸润性肺腺癌可能发生转移,引起多器官功能受损。
3、浸润性肺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4、浸润性肺腺癌可能需要昂贵的医疗干预,这可能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重大经济压力。
如果疾病在早期被诊断,并且肿瘤局限于肺部,则可能达到治愈。
本病存在一定的复发风险。
肿瘤细胞可能通过血液系统、淋巴系统或直接扩散,转移到机体的其他部位,如骨、脑、肝等。
因诊断和治疗时机不同,患者的生存时间也有所差异,可能为1年左右,也可能达到15~20年等。
日常
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应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当运动以及戒烟等,以帮助改善病情。
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如果发现恶心、呕吐、高血压、大量泡沫尿、鼻出血等异常症状,则应立即告知医生。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2、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3、戒烟和避免二手烟。
4、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避免停留在烟雾或空气污染的环境中。
5、身体状况允许时可以适当锻炼,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免疫功能。
遵医嘱定期复查。在治疗后2年内,一般每3月复查1次;在2~5年内,一般每半年复查1次;在治疗5年后,一般每年复查1次。复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肿瘤标志物测定及胸部CT等。
1、接受化疗的患者,日常应注意口腔卫生,防止出现口腔溃疡。
2、接受放疗的患者,平时可穿清洁、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照射处的皮肤摩擦受压,尤其注意皱褶处皮肤的保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局部可用温水软毛巾轻轻沾洗,禁用肥皂及粗毛巾擦洗,不可涂抹化学油膏及粘贴胶布。
饮食
浸润性肺腺癌患者应采取均衡合理的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元素的摄入,尽量避免吃一些加工类、烟熏、油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加速恢复。
1、适当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鸡肉、豆腐、鸡蛋等。
2、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蓝莓、草莓、苹果、菠菜等。
3、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4、对于出现咳嗽痰多症状的患者,可以多吃白果、萝卜、枇杷等食物。
5、对于进食不足者,可酌情口服肠内营养剂。
1、尽量避免吃一些加工类食物,如火腿、培根、香肠等。
2、尽量避免吃一些烟熏的食物,如熏鸭、熏鹅等。
3、尽量避免吃一些油炸的食物,如炸鸡、炸薯条等。
4、尽量避免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等。
5、忌烟酒。
预防
浸润性肺腺癌暂无明确有效的预防方式,但远离烟草、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积极治疗慢性肺部疾病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主动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2、在工作中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防止接触有毒化学物质。
3、选择装修材料时,要注意查看建筑装修材料是否符合放射标准,同时通过自然或机械通风、空气净化等方法,降低室内氡浓度。
4、积极治疗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5、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
就医指南
1、长期出现咳嗽、咳痰;
2、伴有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
3、伴有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如果长期出现咳嗽、咳痰、咯血、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应及时到呼吸内科或肿瘤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当天可穿宽松的衣服,方便进行体格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有哪些症状?症状出现多久了?是否越来越严重?
2、您的体重有下降吗?
3、您之前有过肺部疾病吗?
4、您平时自己吃过药吗?吃的什么药?吃多久?效果怎么样?
5、您做什么工作的?工作环境怎么样?
6、您家里有亲人得过肺癌吗?
7、您平时吸烟吗?吸烟多久了?一天大概抽几根?
8、您饮食习惯怎么样?是否经常运动?
1、我这是什么疾病?
2、严重吗?会不会危及生命?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5、治疗大概需要多少费用?能报销吗?
6、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