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皮癣

牛皮癣又称摄领疮、顽癣,是一类以好发于项颈、眼睑、四肢伸侧等部位的圆形或多角形的扁平丘疹,可融合成片,搔抓后皮肤增厚,皮沟加深,皮嵴隆起,极易形成苔藓样变为特征的皮损性病症。类似于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性皮炎,也称慢性单纯苔藓。
其它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中医将牛皮癣分为三种证型,即风湿蕴肤证、肝郁化火证和血虚风燥证。
1、风湿热蕴证
皮损呈淡褐色片状,粗糙肥厚,剧痒时作,夜间尤甚。舌淡红,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肝郁化火证
皮疹色红,伴心烦易怒,失眠多梦,眩晕,心悸,口苦咽干。舌边尖红,脉弦数。
3、血虚风燥证
皮损色淡或灰白,状如枯木,肥厚粗糙似牛皮,伴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女子月经不调。舌淡,苔薄,脉沉细。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牛皮癣在临床上比较常见。
多见于青壮年。
病因
对于牛皮癣的病因,可以从中医和西医两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中医认为牛皮癣主要是由于外感邪气、情志内伤、久病耗伤引起的;而西医对于牛皮癣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以精神神经因素为主导地位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中医病因
(1)外感邪气:在牛皮癣初期,风湿热邪气侵袭人体后,会停滞在肌肤表面,阻碍经络的正常气血运行,进而导致局部皮肤出现淡褐色片状皮损。
(2)情志内伤: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则会导致肝的疏泄功能失常,影响脏腑气机的调节,再加上肝的藏血功能失常,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使肌肤缺乏充养濡润,进而引发局部皮肤损害。
(3)久病耗伤:如果牛皮癣没有及时治疗或者治疗不当,导致病情迁延,则会不断耗伤人体的阴液,导致营血不足,血虚生风化燥,不能润养肌肤经络,则会导致患处皮肤出现粗糙、脱落白屑。
2、西医病因
(1)精神神经因素:如性情急躁、思虑过度、紧张、忧郁等情绪问题,可能诱发或加重牛皮癣。
(2)饮食不当:如饮酒、进食辛辣食物和鱼虾等,可能引发过敏反应或对皮肤造成刺激,进而诱发牛皮癣。
(3)局部反复刺激:如硬质衣领、毛织品、化学物质、感染病灶、汗水浸渍等,可能对局部皮肤造成反复刺激,进而诱发牛皮癣。
(4)其他:如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功能失调等。
症状
牛皮癣呈慢性经过,常年不愈或反复发作,一般夏季重,冬季缓解。本病容易发生于颈项、眼睑、肘窝等部位,常先有局部瘙痒,经过不断搔抓或摩擦后出现粟粒大小成簇的扁平丘疹,皮损逐渐融合可形成苔藓样斑片。
1、发病部位
牛皮癣大多见于颈项部、眼睑部,其次为尾骶、肘窝、胭窝,也可见于腰背、两髋、外阴、肛周、腹股沟及四肢等处,多局限于一处或两侧对称分布。
2、皮损特点
皮损初期为粟粒大小成簇的圆形或多角形扁平丘疹,呈皮色或淡褐色。皮损逐渐融合成苔藓样斑片,边界清楚,皮损周围可见散在扁平丘疹。
3、瘙痒
自觉阵发性瘙痒,常在局部刺激、精神烦躁时加剧,夜间明显,皮损及其周围常见抓痕或血痴。
多数患者伴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及精神症状。
1、皮肤感染
牛皮癣患者可能会因为瘙痒而不断抓挠皮肤,导致局部皮肤的完整性被破坏、屏障功能受损,使得细菌、病毒和真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进而引发皮肤感染。
2、心理障碍
牛皮癣容易出现在颈项、眼睑等明显的部位,而且病情容易反复,对患者的外观产生影响,患者往往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
检查
当患者颈项、眼睑等处出现扁平丘疹、苔藓样变时,应积极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望问切中医三诊检查或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皮损类型,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1、视诊
医生主要会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颜色、分布范围等情况,以初步判断皮肤疾病的类型。
2、问诊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皮疹出现的时间、变化以及个人生活史、既往病史等,以全面评估患者的情况。
3、切诊
中医医生会通过感受脉象的变化,来帮助确定证型。
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取小块皮损组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以了解皮肤组织细胞有哪些变化,如角化过度、成纤维细胞增多等,以确定病变性质。
诊断
一般根据病史咨询,患者出现扁平丘疹、苔藓样斑片、皮肤瘙痒等症状,并结合望问切、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通常需要将本病与慢性湿疮、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白疕等有相似皮损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1、慢性湿疮
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疮转变而来,皮损也可苔藓化,但仍有丘疹、小水疱、点状糜烂、流滋水等皮肤损害,病变多在四肢,可呈对称性。
2、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
多发生在背部和小腿的伸侧。皮损为高粱米大小的圆顶丘疹,色紫褐,质较硬,密集成群,角化粗糙。
3、白疕
发生于小腿伸侧的慢性局限性肥厚性白疕,类似牛皮癣,但白疕皮损呈淡红色,上覆银白色鳞屑,剥去鳞屑有薄膜现象和点状出血。
治疗
牛皮癣患者应及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变所处时期、症状严重程度等因素,将现代医学治疗和传统中医治疗结合应用,以尽快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避免应用刺激性皮肤护理产品,避免摩擦和搔抓皮损部位。
2、避免皮肤过度潮湿或干燥。
3、保持轻松平和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及情绪紧张。
1、局部药物治疗
(1)外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免疫、抗过敏等作用,是局限型病变的首选治疗药物。患者可根据皮损类型、部位选择适当剂型进行治疗,如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氟轻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等。
(2)封包疗法:封包治疗的方式可增加皮肤湿度,能够增强药物吸收,适用于严重或难治性患者。但由于封包会增加药物吸收,不建议长期、大面积使用,待皮损得到改善后应改为外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2、系统治疗
(1)抗组胺药:抗组胺药具有止痒、抗炎、免疫调节及镇静等作用,适用于单纯应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等抗炎药物治疗不能控制的患者。常用药物包括氟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等。
(2)镇静剂:对于紧张、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症状严重者,可在睡前遵医嘱服用镇静眠剂,如地西泮片、盐酸多塞平片等,以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瘙痒。如果神经症状严重,上述药物不可控制,则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联用精神类药物。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氟轻松乳膏、倍他米松乳膏、氟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地西泮片、盐酸多塞平片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顽固皮损的患者,可酌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CO2点阵激光技术、超声波导入等物理治疗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将药物导入病变组织,可以更快地使病变的皮损康复,缩短疗程。
1、辨证用药
(1)风湿热蕴证:治疗宜祛风利湿,清热止痒。主方选用消风散。常用中药包括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荆芥、苍术、牛蒡子、石膏等。
(2)肝郁化火证:治疗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主方选用龙胆泻肝汤。常用中药包括龙胆草、黄芩、山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黄、柴胡和生甘草等。
(3)血虚风燥证:治疗宜养血润燥,息风止痒。主方选用当归饮子。常用中药包括当归、白芍药、川芎、生地黄、白蒺藜、防风、荆芥穗、何首乌、黄芪和甘草等。
2、中药外治
(1)皮疹早期,色红痒甚者,用三黄洗剂外擦。
(2)病程日久,皮损肥厚,迟迟不消者,用油裔外涂后加热烘疗法,如外涂疯油膏,热烘10~20 min,烘后将药膏擦去。
(3)此外,还可遵医嘱使用5%~10%土槿皮酊、1%~2%斑蝥酊外搽。
3、针刺治疗
常用穴位包括阿是穴、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三阴交等,具体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穴和操作。
4、其他
如穴位注射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等。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牛皮癣的预后与治疗是否及时有效、日常是否注意情绪调节等因素有关,一般尚可。虽然并不能确保一定能够治愈,但采取综合性治疗后,多数患者可保持相对平稳的状态,让病情不再继续恶化。
1、牛皮癣可能影响患者的外观,导致其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
2、牛皮癣患者常出现瘙痒,如果不断搔抓皮肤,则可能导致局部皮肤破损,引起皮肤感染等问题。
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多数患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本病容易反复发作。
日常
牛皮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减少局部皮肤刺激、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治疗相关疾病等,以帮助缓解症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1、原因
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皮肤病,不仅可能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貌,还可能使患者长期面对疾病的折磨。这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使其容易产生自卑、沮丧、无助等不良情绪。
2、方法
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咨询了解牛皮癣的发生、发展以及治疗等情况,正确认识该疾病。平时注意保持放松的心情,减少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避免加剧瘙痒,防止“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患者还可以培养兴趣爱好,以便减轻精神压力。此外,家属应给予支持、理解以及更多的关心,使患者消除负面情绪,树立信心。
1、避免采用搔抓、摩擦及热水烫洗等刺激方式进行止痒、如果要搔抓,则可戴棉或纱质手套或隔着毛巾轻轻搔抓,避免手指与皮肤直接接触,以免加重病情甚至引起继发感染。
2、穿着干净、舒适衣物,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4、存在胃肠道功能失调、感染性疾病等情况时,应积极进行纠正治疗。
饮食
牛皮癣患者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适当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食用刺激性或容易致敏的食物,也不宜饮浓茶、咖啡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1、适当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油菜、丝瓜、黄瓜、苹果等。
2、适当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肉、牛肉等。
3、适当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糙米等。
4、适当增加坚果类食物的摄入,如核桃、杏仁等。
1、忌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葱、姜、蒜、辣椒等。
2、忌吃海鲜类食物,如鱼、虾、蟹、海参等。
3、避免浓茶、咖啡、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预防
日常生活中可通过采取清淡饮食、规律作息、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局部皮肤刺激等措施,来降低牛皮癣的发生风险。
1、清淡饮食,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尽量避免吃一些肥甘厚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2、规律作息,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3、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精神刺激。
4、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沐浴产品,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肥皂等刺激性物品烫洗皮肤,尽量不要抓挠皮肤。
5、避免穿领子质地比较坚硬的衣服,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6、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强免疫力。
就医指南
1、颈项、眼睑等处皮肤出现扁平丘疹、苔藓样皮损;
2、伴有皮肤瘙痒;
3、伴有头晕、失眠、烦躁易怒等症状;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应该到皮肤科或者中医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建议穿着宽松的衣服。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的皮疹是何时出现的?期间有哪些变化吗?
2、皮疹都出现在哪些部位?
3、您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吗,如瘙痒、焦虑等?
4、您平时的情绪状态怎么样?
5、您平时的饮食怎么样?喜欢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吗?喜欢喝酒吗?
6、您的穿衣习惯怎么样?衣领的材质是什么?
7、您是否去过其他医院就诊?做过什么检查?目前有在用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1、我为什么会出现扁平丘疹或者苔藓样皮损?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需要如何进行治疗?能治好吗?
4、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5、平时应该怎么护理?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