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cirrhotic ascites),是指肝硬化时因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腔积液,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肝病的自然病程中,出现腹水是肝硬化进展至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轻微腹痛,并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下肢浮肿等症状。
英文名称
遗传性
是否医保
就诊科室
发病部位
常见症状
主要病因
检查项目
重要提醒
临床分类
肝硬化腹水根据腹水量可分为少量腹水、中量腹水及大量腹水三类。
1、少量腹水
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查体阴性,腹水只有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且超声下腹水深度<3厘米。
2、中量腹水
患者常有中度腹胀,查体移动性浊音可有阳性,超声下腹水深度3~10厘米。
3、大量腹水
患者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下腹水深度>10厘米。
流行病学
无传染性。
肝硬化腹水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5%~10%。
本病若不加以治疗,其1年和5年的死亡率约为20%和44%
本病好发人群为肝硬化患者。
病因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主要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淋巴回流受阻及肠道细菌易位等有关。
1、门静脉高压
这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起始因素。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
2、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一步促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RAAS系统的激活,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
4、淋巴回流受阻
肝硬化患者的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液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5、肠道细菌易位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易位进入腹腔,可能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
症状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腹部膨隆、腹部不适、消化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重增加、尿量减少及精神症状等。
1、腹部膨隆
这是肝硬化腹水最直观且明显的症状。患者的腹部会逐渐变大,腹部膨隆如同怀孕一般,这是由于腹腔内积聚了大量液体所致。
2、腹部不适
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满、胀痛或紧绷感,不适感可能会随着腹水的增多而逐渐加重。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压痛的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腹胀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同时腹水压迫胃肠道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4、呼吸困难
当腹水较多时,会向上压迫膈肌,限制肺部的扩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尤其在平卧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5、下肢水肿
腹水可能导致下腔静脉受到压迫,使得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水肿。严重的情况下,水肿可能扩展到全身。
6、体重增加
由于腹水的积聚,患者的体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这种增加与患者日常的饮食摄入无关。
7、尿量减少
腹水积聚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降低肾脏血流量,影响肾脏功能,使尿量减少。
8、精神症状
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谵妄、昏迷等。
9、其他
患者还可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腹水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肠道细菌易通过肠壁进入腹腔,引发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肺部感染
肝腹水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大量腹水使膈肌上抬,影响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易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表现。
3、低钠血症
肝腹水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放腹水或摄入不足等,可导致钠丢失过多,出现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淡漠等。
4、低钾血症
利尿剂的使用、醛固酮增多等原因,使钾离子排出增多,易出现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5、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有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等,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出现手足抽搐、呼吸浅慢等症状。
检查
医生会首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随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腹水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等情况;叩诊检查移动性浊音,若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液体>1000mL,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腹水;此外,还会进行触诊,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等,初步判断病情 。
1、血常规
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以及凝血相关的异常情况。
2、尿常规
了解尿液情况,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3、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化的凝血酶原比值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4、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包括多项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如ALT、AST、总胆红素等)、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以及电解质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
5、腹水检查
(1)腹水常规:包括腹水外观、比重、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腹水的性质。
(2)腹水生化:检查腹水中的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等指标,以进一步明确腹水的性质。
(3)细菌培养:有助于排除或确认腹水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4)细胞学检查:观察腹水中的细胞类型及形态,对于癌变的高度怀疑具有重要意义。
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腹水,还有助于检查肝脏病变、肾脏病变等情况。
对于怀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和胃内静脉曲张的情况,评估出血风险 。
诊断
根据详细病史、肝硬化腹水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腹水并非肝硬化所特有,多种疾病均可引发,需进行区分,包括癌性腹水、心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营养不良性腹水及结核性腹水等。
1、癌性腹水
由腹部恶性肿瘤引起,如肝癌、胃癌、肠癌等转移至腹膜,导致腹水产生。此类腹水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11g/L,腹水中可能检测到肿瘤细胞,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可协助诊断。患者可能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关症状,如消瘦、乏力、恶病质等。
2、心源性腹水
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形成腹水。其SAAG≥11g/L,且腹水总蛋白浓度≥25g/L。患者通常有心脏病史,伴有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肾源性腹水
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因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患者有肾脏疾病病史,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蛋白,肾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4、营养不良性腹水
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腹水。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贫血等,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后腹水可有所改善。
5、结核性腹水
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所致,SAAG<11g/L,腹水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常明显升高。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腹痛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腹水结核菌培养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旨在消除或有效控制腹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医生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这些方式可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在必要时采取的手术治疗。
1、限制钠盐摄入
氯化钠摄入宜为4~6g/d。
2、限制蛋白摄入
以优质蛋白质为主,每天摄入1~1.2g/kg。存在明显肝性脑病时,每天蛋白摄入应限制在0.5g/kg。
3、避免肾毒性药物
应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防止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1、利尿剂
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根据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利尿作用。1级或新发腹水可单用螺内酯,效果不佳时逐步加量或联用呋塞米;2/3级或复发性腹水,初始联合使用螺内酯和呋塞米效果更好,且能降低高钾血症发生率。托伐普坦适用于2/3级和复发性腹水且对传统利尿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尤其是伴低钠血症者。此外,甘露醇注射液(如双鹤药业甘露醇注射液)可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肝硬化腹水。
2、血管收缩剂
内脏血管舒张是腹水形成和高动力循环的关键因素,血管收缩剂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特利加压素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预防大量放腹水后循环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和肝肾综合征,对顽固性和复发性腹水也有效;米多君可增加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24h尿量和钠排泄,对非氮质血症患者效果尤佳。
3、人血白蛋白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能维持胶体渗透压、抗炎、运输药物和调节免疫。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尤其是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短期或紧急补充人血白蛋白可增强利尿剂和抗生素疗效,改善预后。
螺内酯、呋塞米、托伐普坦、特利加压素、米多君、人血白蛋白、甘露醇注射液(如双鹤药业甘露醇注射液)
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腹腔穿刺放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技术以及肾脏替代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肝硬化腹水的一般预后较差,一旦出现腹水,1年死亡率约为20%,5年死亡率约为44%,且腹水的出现标志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病情进一步恶化。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极大增加治疗难度并显著提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肝硬化腹水通常难以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明显好转,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日常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心理特点
肝硬化腹水会影响患者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正视疾病,了解疾病的一般情况,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平时多参加文艺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2)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并注意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
1、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戒烟戒酒。
3、可参加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遵医嘱按时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1、少食多餐,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2、多吃新鲜蔬菜,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
3、注意低盐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蛋白质。
1、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忌暴饮暴食。
2、不要吃腌制、烟熏、油炸类食品。
3、忌霉变食物,如霉花生等。
4、忌葱、蒜、花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5、禁止酗酒、吸烟。
预防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
2、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4、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疾病进展。
就医指南
1、出现腹部膨隆、腹胀、蛙状腹等症状。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患者可以到消化内科就诊。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1、您发现有腹水多久了?
2、您最初发现腹水的时候,量有多少?
3、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没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7、您有没有心包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8、您有没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
1、我得的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我的病情严重么?
4、我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回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需不需要忌口?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