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cirrhotic ascites),是指肝硬化时因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腹腔积液,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慢性肝病的自然病程中,出现腹水是肝硬化进展至肝功能失代偿期的重要标志。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部膨隆、腹胀、轻微腹痛,并可出现呼吸困难、恶心、呕吐、食欲不振、饱胀感、下肢浮肿等症状。

英文名称

cirrhotic ascites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

腹部

常见症状

腹部膨隆、腹胀

主要病因

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淋巴回流受阻、肠道细菌易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腹水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

重要提醒

肝硬化腹水患者需警惕液体潴留,严格控制水分与盐分摄入,以防病情加重。

临床分类

肝硬化腹水根据腹水量可分为少量腹水、中量腹水及大量腹水三类。

1、少量腹水

患者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查体阴性,腹水只有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手段才能发现,且超声下腹水深度<3厘米。

2、中量腹水

患者常有中度腹胀,查体移动性浊音可有阳性,超声下腹水深度3~10厘米。

3、大量腹水

患者腹胀明显,查体移动性浊音阳性,超声下腹水深度>10厘米。

流行病学

传染性

无传染性。

发病率

肝硬化腹水在肝硬化患者中的发病率约为5%~10%。

死亡率

本病若不加以治疗,其1年和5年的死亡率约为20%和44%

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人群为肝硬化患者。

病因

总述

肝硬化腹水的形成主要与门静脉高压、低蛋白血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淋巴回流受阻及肠道细菌易位等有关。

基本病因

1、门静脉高压

这是肝硬化腹水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起始因素。门静脉高压导致血管内液体渗入腹腔,形成腹水。

2、低蛋白血症

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受损,导致白蛋白合成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进一步促使液体从血管内渗出到腹腔。

3、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失衡

肝硬化患者常伴有RAAS系统的激活,导致水钠潴留,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

4、淋巴回流受阻

肝硬化患者的淋巴回流受阻,导致淋巴液渗出到腹腔,形成腹水。

5、肠道细菌易位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细菌易位进入腹腔,可能引发感染,进一步加重腹水的形成。

症状

总述

肝硬化腹水患者的症状多样,常见的有腹部膨隆、腹部不适、消化系统症状、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体重增加、尿量减少及精神症状等。

典型症状

1、腹部膨隆

这是肝硬化腹水最直观且明显的症状。患者的腹部会逐渐变大,腹部膨隆如同怀孕一般,这是由于腹腔内积聚了大量液体所致。

2、腹部不适

患者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满、胀痛或紧绷感,不适感可能会随着腹水的增多而逐渐加重。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腹部压痛的症状。

3、消化系统症状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常伴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症状。腹胀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同时腹水压迫胃肠道也可能导致恶心呕吐。

4、呼吸困难

当腹水较多时,会向上压迫膈肌,限制肺部的扩张,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尤其在平卧时,呼吸困难的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5、下肢水肿

腹水可能导致下腔静脉受到压迫,使得下肢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下肢水肿。严重的情况下,水肿可能扩展到全身。

6、体重增加

由于腹水的积聚,患者的体重可能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这种增加与患者日常的饮食摄入无关。

7、尿量减少

腹水积聚会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降低肾脏血流量,影响肾脏功能,使尿量减少。

8、精神症状

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嗜睡、谵妄、昏迷等。

9、其他

患者还可出现黄疸(皮肤、巩膜黄染)、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

并发症

1、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腹水为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肠道细菌易通过肠壁进入腹腔,引发感染。患者可出现发热、腹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2、肺部感染

肝腹水患者常伴有低蛋白血症等,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上大量腹水使膈肌上抬,影响肺部通气和换气功能,易并发肺部感染,出现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表现。

3、低钠血症

肝腹水患者长期使用利尿剂、大量放腹水或摄入不足等,可导致钠丢失过多,出现低钠血症,表现为乏力、恶心、呕吐、意识淡漠等。

4、低钾血症

利尿剂的使用、醛固酮增多等原因,使钾离子排出增多,易出现低钾血症,患者可出现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5、酸碱平衡紊乱

常见的有呼吸性碱中毒和代谢性碱中毒等,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理功能,出现手足抽搐、呼吸浅慢等症状。

检查

预计检查

医生会首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随后,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生化检查、腹水检查、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进一步明确诊断。

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胀、腹壁静脉曲张等情况;叩诊检查移动性浊音,若移动性浊音阳性,提示腹腔内液体>1000mL,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腹水;此外,还会进行触诊,检查有无压痛、反跳痛等,初步判断病情 。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项指标,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贫血、感染以及凝血相关的异常情况。

2、尿常规

了解尿液情况,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

3、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化的凝血酶原比值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4、血生化检查

血生化检查包括多项指标,如血糖、血脂、肝功能(如ALT、AST、总胆红素等)、肾功能(如肌酐、尿素氮等)以及电解质等,这些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特别是肝脏和肾脏的功能状态。

5、腹水检查

(1)腹水常规:包括腹水外观、比重、细胞总数、白细胞分类等指标,有助于判断腹水的性质。

(2)腹水生化:检查腹水中的总蛋白、白蛋白、乳酸脱氢酶等指标,以进一步明确腹水的性质。

(3)细菌培养:有助于排除或确认腹水中是否存在细菌感染。

(4)细胞学检查:观察腹水中的细胞类型及形态,对于癌变的高度怀疑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检查

腹部超声、腹部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腹水,还有助于检查肝脏病变、肾脏病变等情况。

其他检查

对于怀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需进行胃镜检查,可直接观察食管和胃内静脉曲张的情况,评估出血风险 。

诊断

诊断原则

根据详细病史、肝硬化腹水典型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可明确诊断。腹水并非肝硬化所特有,多种疾病均可引发,需进行区分,包括癌性腹水、心源性腹水、肾源性腹水、营养不良性腹水及结核性腹水等。

鉴别诊断

1、癌性腹水

由腹部恶性肿瘤引起,如肝癌、胃癌、肠癌等转移至腹膜,导致腹水产生。此类腹水的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11g/L,腹水中可能检测到肿瘤细胞,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等可协助诊断。患者可能伴有原发肿瘤的相关症状,如消瘦、乏力、恶病质等。

2、心源性腹水

常见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脏功能减退,体循环淤血,静脉压升高,液体渗出形成腹水。其SAAG≥11g/L,且腹水总蛋白浓度≥25g/L。患者通常有心脏病史,伴有呼吸困难、心悸、下肢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的表现。

3、肾源性腹水

常见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因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液体渗出至腹腔形成腹水。患者有肾脏疾病病史,伴有蛋白尿、水肿等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大量蛋白,肾功能可能出现异常。

4、营养不良性腹水

长期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不良,导致低蛋白血症,进而引发腹水。患者常有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贫血等,补充营养、纠正低蛋白血症后腹水可有所改善。

5、结核性腹水

由结核杆菌感染腹膜所致,SAAG<11g/L,腹水白细胞计数可升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腺苷脱氨酶(ADA)活性常明显升高。患者可能有低热、盗汗、乏力、腹痛等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腹水结核菌培养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治疗

治疗原则

肝硬化腹水的治疗旨在消除或有效控制腹水,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存时间。医生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这些方式可能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在必要时采取的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1、限制钠盐摄入

氯化钠摄入宜为4~6g/d。

2、限制蛋白摄入

以优质蛋白质为主,每天摄入1~1.2g/kg。存在明显肝性脑病时,每天蛋白摄入应限制在0.5g/kg。

3、避免肾毒性药物

应避免使用可能损伤肾脏的药物,防止加重肾脏负担,诱发或加重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

药物治疗

1、利尿剂

醛固酮拮抗剂(如螺内酯)、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和选择性血管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如托伐普坦)根据不同作用机制发挥利尿作用。1级或新发腹水可单用螺内酯,效果不佳时逐步加量或联用呋塞米;2/3级或复发性腹水,初始联合使用螺内酯和呋塞米效果更好,且能降低高钾血症发生率。托伐普坦适用于2/3级和复发性腹水且对传统利尿剂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尤其是伴低钠血症者。此外,甘露醇注射液(如双鹤药业甘露醇注射液)可作为辅助性利尿措施治疗肝硬化腹水。

2、血管收缩剂

内脏血管舒张是腹水形成和高动力循环的关键因素,血管收缩剂可改善血流动力学。特利加压素可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能有效预防大量放腹水后循环功能障碍、急性肾损伤和肝肾综合征,对顽固性和复发性腹水也有效;米多君可增加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的24h尿量和钠排泄,对非氮质血症患者效果尤佳。

3、人血白蛋白

具有多种生理功能,能维持胶体渗透压、抗炎、运输药物和调节免疫。对于肝硬化腹水患者,尤其是顽固性腹水、肝肾综合征、急性肾损伤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短期或紧急补充人血白蛋白可增强利尿剂和抗生素疗效,改善预后。

相关药品

螺内酯、呋塞米、托伐普坦、特利加压素、米多君、人血白蛋白、甘露醇注射液(如双鹤药业甘露醇注射液)

手术治疗

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包括腹腔穿刺放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技术以及肾脏替代治疗。在必要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治疗。

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

一般预后

肝硬化腹水的一般预后较差,一旦出现腹水,1年死亡率约为20%,5年死亡率约为44%,且腹水的出现标志着肝硬化进入失代偿期,病情进一步恶化。

危害性

肝硬化腹水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的常见并发症,不仅显著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引发多种严重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极大增加治疗难度并显著提高死亡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治愈性

肝硬化腹水通常难以治愈,但可以通过治疗明显好转,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日常

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治疗原发病,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肝硬化腹水会影响患者活动,降低生活质量,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恐惧心理。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正视疾病,了解疾病的一般情况,避免不良情绪刺激,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平时多参加文艺活动,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2)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调动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

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自行调整用药,并注意用药期间有无不良反应。

生活管理

1、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戒烟戒酒。

3、可参加适量的运动,增强体质。

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少食多餐,规律饮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

2、多吃新鲜蔬菜,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水果。

3、注意低盐饮食,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蛋白质。

饮食禁忌

1、禁食肥肉及动物内脏,忌暴饮暴食。

2、不要吃腌制、烟熏、油炸类食品。

3、忌霉变食物,如霉花生等。

4、忌葱、蒜、花椒、辣椒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5、禁止酗酒、吸烟。

预防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保持合理的生活习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戒烟戒酒。

2、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3、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4、患有肝硬化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疾病进展。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腹部膨隆、腹胀、蛙状腹等症状。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患者可以到消化内科就诊。

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穿易穿脱的衣裤,避免穿紧身或连体衣物,以免造成不便。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发现有腹水多久了?

2、您最初发现腹水的时候,量有多少?

3、您还有其他不适么?

4、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5、您之前治疗过么?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没有肝炎、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7、您有没有心包炎、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

8、您有没有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

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什么病?

2、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3、我的病情严重么?

4、我需要怎么治疗?需要住院么?多久能好?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任何风险吗?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7、我回家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需不需要忌口?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