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暴聋

暴聋,中医病名。耳聋按起病的缓急,可分为暴聋与渐聋。突然发生的明显的听力减退,称为暴聋,又名卒聋。常为单侧,只有少数为双侧。发病年龄以40岁上下居多,无性别差异。春秋季节易发病。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突发性耳聋。

英文名称

sudden deafness

其它名称

卒聋

相关中医疾病

突发性耳聋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

单耳或双耳听力骤然减退,或伴眩晕、耳鸣

主要病因

脏腑失调,气血瘀滞,或邪毒壅盛,上犯耳窍

病因

基本病因
暴聋多为实证,多因外邪或脏腑实火上扰耳窍,或瘀血、痰饮蒙蔽清窍所致。

检查

实验室检查

1、外耳道及薮膜检查

除外耵聍、外耳道异物、外耳道肿瘤及中耳疾病。

2、纯音测听检查

可确定耳聋的性质和耳聋的程度,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声阻抗测听检查

可除外中耳疾病和非器质性聋等,并可估测听阈。

诊断

诊断原则

1、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耳聋,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可伴有耳鸣、眩晕等。

2、纯音测听示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为中度或重度。声阻抗检测正常。

诊断依据

1、突然发生的非波动性耳聋,多为单侧,少数为双侧。可伴有耳鸣、眩晕等。

2、纯音测听示感音神经性耳聋,常为中度或重度。声阻抗检测正常。

鉴别诊断

1、听神经瘤

耳聋多发展缓慢,但也有表现突发性耳聋者,内听道X线检查示内听道扩大。而一般暴聋无内听道扩大。

2、梅尼埃病(耳眩晕)

起病时伴眩晕的暴聋很难和初次发作的梅尼埃病相鉴别。梅尼埃病初次发作时听力损失一般较轻,多有屡发病史,听力波动较大。暴聋则少有反复发作史,听力损失程度较重。

3、药物中毒性耳聋

发病前有应用耳毒性药物史,耳聋为双侧对称性感音神经性聋,由高频向中低频发展,伴耳鸣和眩晕。症状一般在用药中始发,更多在用药后出现,停药并不能立即制止进行。

4、精神性聋(癔聋)

也可突然发生耳聋,但多为双侧性全聋。特点是听而不闻,无耳鸣及眩晕,有明显的精神创伤因素。暴聋多为单侧。

治疗

治疗原则
暴聋是常见的急症,必须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药物治疗
特发性突耳聋辩证要点1、风邪外犯:突发耳聋,伴鼻塞、流涕,或有头痛,耳胀闷,或有恶寒、发热、身痛。舌苔薄白,脉浮。2、肝火上炎:情志抑郁或恼怒之后,突发耳聋,伴口苦口干,便秘尿黄,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数。3、肝阳上亢:突聋发于恼怒之后,头晕、头痛、口苦,烦躁易怒。舌苔薄白,脉弦。4、气滞血瘀:耳聋伴耳胀闷感,耳鸣不休,或耳聋因强大声音震击而成。舌质暗红,脉涩。特发性突耳聋治疗原则内外治相结合,可配合针灸等治法。特发性突耳聋证治分类(一)风邪袭肺症状:多起于热性传染病之后,如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耳带状疱疹等。突然听力下降,或伴头痛,鼻塞、恶寒发热等,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治法:疏风宣肺,解表通窍。方药: 三拗汤加减。常用药:麻黄、杏仁、甘草、防风、豆豉、僵蚕、浮萍草、路路通,石菖蒲、马兜铃。(二)肝胆火盛,上扰清窍症状:多起病于情绪波动、过度兴奋或郁怒之后。突然听力下降,伴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不宁,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法:清肝泻火,解郁通窍。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甘草。(三)痰火上扰,壅结耳窍症状:耳聋或听音不清,起病突然。头昏头重,胸脘痞闷,咳嗽,咳痰黄稠,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化痰,散结通窍。方药: 清气化痰丸加减。常用药:胆南星、黄芩、瓜萎仁、枳实、陈皮、茯苓、杏仁、半夏。(四)气滞血瘀,经脉痞塞症状:耳聋突然发生和发展,常在数小时或几天内出现听力严重减退,多为单侧,舌质暗红或瘀点,脉细涩。治法:活血化瘀,行气通窍。方药: 通窍活血汤加减。常用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麝香、老葱、生姜、大枣。 [1] 特发性突耳聋外治法1、塞耳法(1)治耳聋铁酒方:饮浸铁之酒,再以磁石塞耳中,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此方既用酒之行气活血通窍,又利用磁铁的磁性感应作用。(2)菖蒲丸:药丸捻如枣核大。以针穿中心作一孔,取净耵聍后,将药放于外耳道,每日换2次,有行气活血通窍作用。(3)治耳聋铁环方:将小铁环含于口中,枕于磁石上,或以绵裹铁砂塞耳中,口含磁石,每日1次,每次30分钟左右。此方主要利用磁铁相吸的磁性感应作用以通耳窍。(4)通耳丸:具活血通窍的作用,塞耳每日2-3次,每次30分钟,2-3天后换药,对耳聋属气滞血瘀者最为适宜。(5)通神散:具有活血祛瘀,解毒通窍功能,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耳聋。塞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3日后换新药。(6)蒲黄膏:能疏风宣肺,活血通窍。适用于风邪所致暴聋,用法同上。(7)龙脑膏:功能清热行气通窍,适用于暴聋兼见热象,如发热、口渴、舌红者。塞耳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每次换药。2、熏耳法:雄黄散4份,加1份艾叶,1份黄柏末,点燃后向耳薰之,每日1次。本方具有解毒通窍作用,不论暴聋、渐聋,均可在各种治疗的同时配合应用。3、贴穴法:以吴茱萸、乌头尖、大黄三味为末,用唾液(亦可用温水)调和,敷贴于涌泉穴。有引火下行的作用。此法适用于肝火,痰火所致暴聋,亦可用于渐聋证属虚火上炎者。特发性突耳聋针灸疗法1、体针:一般暴聋者均可取耳区局部穴位如听宫、听会、耳门,翳风等,针刺这些穴位,有流行气血,通络助聪作用。还可选用中渚、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扶正祛邪。若为风邪外袭者,可选外关、合谷,曲池。以疏风祛邪。肝胆火盛者,取太冲、丘墟以清肝泻火。一般每次选取1-2个局部穴位,1-3个肢体上的穴位。采用泻法。亦可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0分钟左右,每日针刺1次,以10次为一疗程。2、耳针:取内耳、肾、肝、神门,中等刺激,留针20分钟左右,以10次为一疗程。针刺这些穴位,有利于加强或调整脏腑的功能,以求复聪。3、头皮针:取晕听区,每天1次, 10次为一疗程。有行气通络作用。4、穴位注射:取听宫、翳风、完骨等穴,注入药液。如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有养血活血,行气通络以调整耳和脏腑功能的作用。每次可注射1-2毫升。 [2] 特发性突耳聋其他疗法1、导引法:治疗暴聋的导引方法,一般是通过调整呼吸,机体运动和精神活动而达到行气活血,通行经脉,祛邪助聪的目的,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2、穴位电磁场疗法:用马蹄形电磁铁贴在耳部的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等穴上,采用间断续磁场(每秒20次,平均强度1300高斯),每耳治疗时间30分钟,每日1次。以1 0次为一疗程。此法是运用电磁原理在耳部造成磁场,通过经络穴位对磁场磁性的感应而疏通气血,祛邪复聪。本法通过经络调整脏腑功能,因此对于渐聋,耳鸣也有治疗效果。

预防

预防措施

1、注意防止噪音损伤,避免在噪音或爆震条件下工作和生活。若遇噪音,用手掩耳或把嘴巴张开。

2、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调适温暖,谨防虚邪贼风侵袭。

3、禁用耳毒性药物

4、暴聋患者一般精神比较紧张,求愈心切,因此要安慰患者,使其了解疾病的原既重视疾病,又镇定情绪,以便配合治疗。

5、对于重度双侧耳聋患者,要嘱其注意交通安全,并提供必要的生活起居方便。

6、饮食有节,不过饥过饱,减少肥甘酒酪,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