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王国才

王国才,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师从于朱春霆、丁季峰、顾坤一、陆廋燕、臧郁文等沪、鲁推拿等针灸名家,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教研室主任。是全国第二、第三、第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姓名

王国才

性别

出生日期

1945年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推拿、针灸治疗内、妇、儿及骨伤各科疑难病症。

教育经历

1961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

在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期间,用4年时间完成在山东医学院夜大医疗系的学业。

师从于朱春霆、丁季峰、顾坤一、陆廋燕、臧郁文等沪、鲁推拿等针灸名家。

工作经历

从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工作。

1979年调入山东中医学院推拿教研室,从事推拿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

1980年调任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推拿基础学教研室、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推拿科工作,曾任推拿教研室主任。

学术思想

王老认为,推拿要想发展,首先要发展手法技术水平,而手法技术的继承与发展又首先要研究手法的作用机理,只有手法的作用机理清楚了,才能史好地继承与发展手法技术。王老指出,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主要是宏观“力”与微观“气”两方面的作用因子在起作用。由于中医“气”在以往乃至今大都缺乏客观有效的技术手段进行研究,因此王老在上世纪80年代,选择了研究推拿手法宏观“力“作为突破点。

王老认为,推手法在本质上仍然属于以力为特征的一种物理治疗手段,手法动作时产生的“动态力信号”作用于人体各种感受器,引起不同感受器发放动作电位并向中枢传导有关感觉的神经冲动,从而发挥手法对人体的调节作用。各种手法的特异作用与“质量”的优劣取决于手法动作时所产生的有一定大小、频率、速度、方向组合成的动态力的形式,即手法的“动力型式”。推拿之所以有效,正是由于具有一定动力型式的手法作用力,以一种机械振波的形式,被人体内各种微观结构基于共振吸收的原理而吸收其能量,继而引起某些特异性生物效的结果。

王老认为,推拿手法质量的高低决定着临床疗效的好坏,任何物理刺激对人体的作用都取决于3个方面:能量的性质,如电、热、光、磁等;能量的输出形式,如波等;输出能量的大小,即刺激剂量。就推拿手法而言,手法力的性质是机械能;手法力的输出形式是波;刺激剂量的大小则与手法力的大小、方向及作用时间等因累密切相关。在三方面因累当中,手法的能量性质是不可变的,力的大小也是便于控制的,力的输出传导形式则是比较难于控

制的,也正是决定手法质量好坏最关键的因素。临床医生最需要的也正是这一方面的技巧的锻炼与掌握。每一种推拿手法都产生一定型式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一个矢量,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周期、率、速度等。故应用运动生物力学的理论、观点和实验方法,对各种经典手法的动作规律进行系统研究,对揭示手法的动作原理与治疗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王老认为,手法按刺激阈值可分为阈上刺激与阈下刺激。手法力量太小,达不到刺激阈值,就起不到治疗作用,推拿手法力量并不是大越好。但是,王老同时又特别强调临床疗效的高低,手法力量的大小不是决定因素,手法的频率才是决定性因素。当手法的频率与人体某一生命节律(如心脏跳动、动随心动、微血管自律运动、肌肉自主收缩、经络振动等)相同时,就可以发生能量的共振吸收,产生较好的治疗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手法频率恰恰是中医推拿手法的“巧力”所在。

王老进一步指出,北京医科大学神经电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从神经电化学原理出发对针刺镇痛的机理进行了深人研究探索,指出针刺、电针或TENS等都能不同程度地引起机体自身镇痛物质的释放.采用不同的刺激频率、强度和波宽,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各影响因素中,刺激频率是最重要的因素叶氏发现胶原分子上存在有波速为0~15.5m/s的孤立波,以对称孤立波和非对称孤立波两种形式进行。认为这种胶原分子的孤立波运动可能就是针刺时能量传导的方式。经络研究者发现,经络的路线上能测到低频的机械波,进一步研究发现正常人之机械波与异常病变时的机械波不同,而经过治疗可见其恢复正常。

科研成果

1980年研制成“Ⅰ型推拿手法测定器”,获山东省优秀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5年研制成“推拿手法力学信息计算机处理系统”,1986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研制成“Ⅱ型推拿手法测定仪”,1997年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1997年,获国家发明奖四等奖。

2015年5月,“王氏整脊术”被确定为济南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此外,还获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五项,全国发明展金牌奖、银牌奖各一项。

获奖情况

1993年,获享受国务院高级特殊津贴。

1994年,被评为全国高等中医药对外教育优秀教师。

1996年,获菲律宾卫生部二届部长亲自为其颁发的嘉许盾牌奖励。

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1999年,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

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千名知名技术专家。

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2003年,被遴选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2004年,被评为山东省科技创新人才。

2005年,获全省卫生系统职工技术能手称号。

2006年,获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

2008年,被遴选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与学位工作指导老师。

2010年,国家中医管理局首批建设“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国才传承工作室”。

2014年,当选山东十大名老中医。

荣誉称号

国家级名老中医

学术兼职

济南市民侨外委员会委员

社会活动

1993年10月,应邀赴日本在“日本中国整体医学研究所”讲学并作特别专题讲座。

1995年5月,应邀参加“中国致公党山东省医学访菲团”赴菲律宾义诊、讲学。

1996年3月—8月,应邀赴菲律宾为菲卫生部举办的“首届中国传统医学针灸推拿学习班”讲授针灸推拿学。

2004年8月,应邀赴马来西亚吉隆坡为“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硕士班”教授《推拿学》。

出版著作

《中国推拿》

《推拿治疗学》

《推拿手法学》

主要论文

1.曾庆云,公冶国,王国才.擦法临床辨证应用规律浅探[J].光明中医,2009,24(03):401-402.

2.曾庆云,王琳,王国才.王国才论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骨伤,2007(05):350-351.

3.王强,曾庆云,王国才.手法整复胸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09):708.

4.曾庆云,王国才.运动类整复手法缓解胸椎小关节紊乱症背痛38例[J].中国临床康复,2004(23):4831.

5.王国才,张文高.ZHC-Ⅰ型多功能保健垫治疗颈肩腰肢痛116例[J].山东中医杂志,1989(04):28-30+65.

6.王国才,邹勋.振法之运动生物力学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03):50-54+72.

传承图谱

朱春霆、丁季峰、顾坤一、陆廋燕、臧郁文→王国才→季远、李东华。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