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银根

吴银根,男,上海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承于名中医言庚孚、肖梓荣、谭日强,现就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是全国第五、第六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姓名
性别
籍贯
出生日期
专业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治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咯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病、慢性咳嗽、肺源性心脏病,以及肿瘤术后调理、虚人感冒、肺肾虚证调理、内科疑难杂症。
教育经历
1958-1964年,就读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
师承于名中医言庚孚、肖梓荣、谭日强。
工作经历
从上海中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湖南工作,历任湖南中医学院附二院医务科长、业务副院长。
1986年调入上海中医学院,历任温病教研室任主任、中医热病实验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
1990年调入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任院长。
学术思想
1、学习阴阳学说,注重平衡理论
他论述阴阳学说将阴阳的运动转化、互根以及阴阳属性等内容称为阴阳对立统一理论,而将指导中医学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领域求取阴阳平衡的部分称为阴阳平衡理论。他认为中医是用阴阳平衡来判断人的常态与病态,用平衡作为治疗的方法,更用平衡作为治疗的目标。所以中医学对正常人体的描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疾病的产生是阴阳失去平衡的结果,而辨证论治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从错综复杂的病理现象中去辨别人体哪一部位、哪一对阴阳或哪几对阴阳失去平衡,再运用一切手段使其恢复平衡,所以说平衡阴阳是中医辨证论治的总的指导原则。
2、着眼临床,阐释病机十九条
他著有《病机十九条临床注释》,强调在弄清词义的基础上定要结合临床实际来理解十九条的内容,这样理解的条文才有其现实意义。他在注释时把条文所涉及的症状在临床上可见于那些病证一一列举出来,来分析字词在经文中的具体含义,评释历代注家的得失,辨别经文中偏颇之处,发挥经文所未尽之意,从而得出较符合临床的解释,为后学者理解《内经》病机十九条提供思路。
3、发仲景微蕴,明辨证论治规律
他通过对仲景学说的潜心研究,总结张仲景的辨证论治体系,撰文《辨证论治体系概述》。首先,关于病与证的关系,他强调必须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方式处理问题,辨病,既要重视中医历代对某病的概念,在现代临床更应结合西医病名的概念,互为参照。其次,对辨证规律的研究,他大多采取以方类证的方法,将相似的方剂类聚,仔细考核其中的差异。最后,对辨证规律的研究,源于临床归于临床,对张仲景学说的研究,必须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然后最终应用临床。
4、温病学说,强调临床应用
他对温病学说的教学和临床应用有深厚的造诣,对温病学说的学习和研究有独特的方法。如历来医家对《温热论》最为推崇,主要是因为其阐述了温病发生发展规律、施治大法,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但对于本篇所深藏的诸多临床证型,及辨证要点等论述较少。所以他研读本篇时,另辟蹊径。结合个人的临床所得,从探索篇内的临床证型及辨证要点入手,从而拉近了温病理论与现代临床的距离,更容易理解温病理论,这样不但可以对中医内科涉及热病部分可以用温病来论治,更对某些杂病可以用温病理论来指导治疗。
科研成果
主持局以上科研课题9项,其中:
“温阳抗寒合剂对实验性哮喘豚鼠免疫调节机制”获2001年度上海市科学进步二等奖、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此外,创“咳喘落”、“止喘胶囊”补肾纳气,分别用于哮喘的发作期、缓解期治疗。
获奖情况
曾获“上海市名中医”称号。
荣誉称号
学术兼职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出版著作
出版了《中医外感热病学》、《中西医结合哮喘病学》、《中医膏方治疗学》、《实用中医肾脏病学》等8部著作,主编全国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外感病证临床研究》1部。
主要论文
1.吴银根,王豫,喻晓.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0):1643-1645.
2.吴银根.慢性咳嗽的中医治疗思路和经验[J].江苏中医药,2008(07):7-8.
3.吴银根.COPD的治疗应抓住咳、痰、喘、炎四个要点[J].江苏中医药,2006(07):7-8.
4.吴银根,唐斌擎.肺纤煎治疗肺纤维化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01):3-5.
5.吴银根,张天嵩.络病理论指导肺纤维化中医证治探析[J].中医药学刊,2005(01):14-15+19-123.
6.吴银根,王丽新.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哮喘气道重塑中的作用及止喘胶囊的干预[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4(06):435-439.
7.吴银根,于素霞,张惠勇,王宏长,李培成,倪伟.咳喘落治疗175例哮喘临床总结[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09):19-21.
8.吴银根,要全保,于素霞,倪伟,张惠勇.健脾温肾膏方治疗哮喘120例远期疗效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0(04):8-9.
9.吴银根,于素霞,张惠勇,王宏长,李培成,倪伟.咳喘落治疗支气管哮喘免疫调控机制的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01):54-58.
10.吴银根,徐重明,张惠勇.咳喘落对支气管哮喘IL—4、IL—5的影响[J].中国医药学报,1999(01):55.
11.吴银根,徐重明,李培成.咳喘落对哮喘模型豚鼠外周血IL-5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医研究,1998(01):15-16.
传承图谱
言庚孚、肖梓荣、谭日强→吴银根→方泓、倪伟、林琳、石克华、唐斌擎、喻晓、孙鼎、李少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