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赵强

赵强,男。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2011年获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学博士学位,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兼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姓名

赵强

性别

出生日期

1963年

专业

肿瘤学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

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天津医科大学

执业地点

天津市肿瘤医院

诊治范围

擅长儿童恶性肿瘤以手术为主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尤其是神经母细胞瘤的手术和术后化疗。

教育经历

2011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获肿瘤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现任天津市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研究方向

儿童肿瘤诊治相关基础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全国小儿肿瘤协作组神经母细胞瘤诊断和包括生物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在内的综合治疗规范制定。主持并完成市科委课题《HLA半相合淋巴细胞治疗儿童神经母细胞瘤的研究》,承担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培育项目《神经母细胞瘤规范化诊疗多中心临床研究》。近年发表各类文章20余篇;参与多部专著的编写。《P16-cyclinD1-pRb蛋白表达在神经母细胞瘤转化中的意义》获2003年医科大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获奖情况

荣获市级新长征突击手和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及医科大学优秀党员等光荣称号。

学术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肿瘤外科学组副组长

全国神经母细胞瘤协作组组长

天津抗癌协会秘书长

天津市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副主编

《中国肿瘤临床》编委

天津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

天津市医院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委员

天津市肿瘤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兼秘书

出版著作

参与编写《现代儿童癌症治疗》、《神经母细胞瘤》、《肿瘤手术学》、《现代儿童肿瘤诊断治疗》、《肿瘤内科案头必备》等。

主要论文

1.邱艳丽,赵强,闫杰,曹嫣娜,李杰,王会娟,靳燕.儿童横纹肌肉瘤48例临床诊治分析[J].山东医药,2018,58(05):76-78.

2.刘峰,赵强,闫杰,王景福,李璋琳,曹嫣娜,李杰,曹文枫.儿童肾透明细胞肉瘤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4):1258-1261.

3.邱艳丽,赵强.TIAM1在儿童神经母细胞瘤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7,44(22):1160-1164.

4.靳燕,赵强,闫杰,王景福,曹嫣娜,李璋琳,李杰,李忠元,王会娟.儿童多发性神经母细胞瘤7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18):804-807.

5.钟本富,赵强,闫杰,王景福,李璋琳,曹嫣娜,李杰,李忠元,王会娟.NB09方案治疗4期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6,44(02):213-217.

6.魏婵娟,赵强.ALK与儿童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2015,42(04):251-254.

7.魏婵娟,赵强,王景福,闫杰,李璋琳,曹嫣娜,李杰,王会娟,李忠元.儿童外周型原始神经外胚叶瘤36例综合治疗的疗效[J].肿瘤,2014,34(12):1152-1156.

8.魏婵娟,赵强,闫杰,王景福,李璋琳,曹嫣娜,李杰.NB09方案治疗高危和极高危神经母细胞瘤近期疗效观察[J].天津医药,2015,43(02):189-192.

9.赵强,曹嫣娜.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与评估[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4,19(01):2-6.

10.郭芬,赵强.儿童横纹肌肉瘤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12):1105-1107.

11.曹嫣娜,张广超,赵强.单次照射剂量增加对K562细胞损伤和细胞周期的影响[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04):169-172.

12.李忠元,赵强,王景福,曹嫣娜,李璋琳,闫杰.儿童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手术治疗的效果分析[J].天津医药,2011,39(04):373-375.

13.赵强.新生儿肾脏肿瘤的特点[J].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2011,16(01):1-2.

14.赵强,史玉荣,魏熙胤,王景福,张锦华.9-顺维甲酸联合细胞毒性药物对SH-SY5Y神经母细胞系增殖及诱导凋亡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2007(21):1206-1208.

15.赵强,郝希山,闫庆娜,张广超,陈鸿骏,曹嫣娜.Rb通路蛋白表达与神经母细胞瘤转化的关系[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4(02):76-77.

16.赵强,曹嫣娜,李润田,陈可欣.2456例住院儿童实体肿瘤特点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4(01):114-116.

17.赵强,张广超,陈鸿骏,闫杰,李璋林,曹嫣娜.Ⅲ、Ⅳ期神经母细胞瘤治疗的临床体会[J].中国肿瘤临床,2002(06):40-41.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