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涛

于涛,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康复科主任,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老年期痴呆(老年性痴呆、路易体痴呆、额颞叶变性、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血管性认知障碍、轻度认知障碍)、中风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头痛、眩晕、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脊髓损伤、坐骨神经痛、腓总神经损伤、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吉兰巴雷综合征、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便秘、慢性胃炎、慢性胆囊炎等疾病的诊断、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
科研成果
作为主研人员参与的科研项目:针刺治疗缺血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示范研究,针刺日月穴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针刺队快速老化鼠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实验研究,针刺改善老化痴呆鼠痴呆状态的蛋白质谱机理研究,社区血管性痴呆治疗方案优化及推广应用,中风病中医康复方案的临床研究。
2005年,“针刺治疗呆症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5年,“针刺治疗呆症的临床及分子机理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
2005年,“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6年,“针刺调三焦之气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机理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三等奖。
2006年,“针刺椎体交叉区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2008年,“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机理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针刺治疗缺血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评价示范研究,获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
2008年,“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刺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0年,认知障碍的中医证候学调查分析及针刺效应规律研究,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1年,“认知障碍的针刺证治及效应规律”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年,三焦针法理论的发展、临床应用和神经保护机制研究,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奖。
获奖情况
全国卫生系统2005-2006年度青年岗位能手。
学术兼职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第十届委员会康复治疗学组委员
天津市抗衰老学会中青年医师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天津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常委
天津市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论文
1.石江伟,于涛,高秀梅.从临床药理学角度探讨中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5,46(14):2160-2166.
2.陈玲,于涛,韩虎,何家源,吴汀.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软瘫期临床研究[J].吉林中医药,2012,32(06):625-627.
3.陈玲,于涛,韩虎,吴汀,何家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软瘫期临床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药,2012,43(04):53-56.
4.孟媛,于涛,韩景献.精与三焦关系浅析[J].江苏中医药,2010,42(05):6-8.
5.胡起超,于涛,韩景献.老年性痴呆中医证候及病因病机探析[J].陕西中医,2010,31(05):576-577.
6.于建春,于涛,张雪竹,韩景献.“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治疗老年期痴呆的临床应用和作用机制[J].天津科技,2009,36(02):15-17.
7.于涛,石江伟,韩景献.针刺治疗轻中度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7(07):978-980.
8.于涛,韩景献.针刺治疗无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31例[J].陕西中医,2007(06):726-728.
9.于涛,于建春,陆明霞,董承超,丁晓蓉,韩景献.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SAMP10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4(04):281-284.
10.于涛,于建春,陆明霞,王舒,董承超,丁晓蓉,庞莹,韩景献.针刺对快速老化小鼠生长因子及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4(22):4528-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