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林

杨军林,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3年9月获第一军医大学博士学位,现就职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外科。兼任脊柱畸形国际研究组SDSG中国部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组委员。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教育经历
1981年8月-1986年8月,就读于第三军医大学(现陆军军医大学)医疗系。
1992年8月-1995年8月,就读于新疆医科大学临床骨科,获硕士学位。
2000年8月-2003年9月,就读于第一军医大学(现南方医科大学)脊柱生物力学,获博士学位。
2007年12月,到丹麦奥胡斯大学脊柱侧弯中心跟从IMAST主席Cody教授交流学习1月。
2009年1月-2010年1月,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巴恩斯医院专从师于国际脊柱侧弯(SRS)主席Lenke教授学习脊柱侧弯1年。
2009年7月,到美国TRSH医院脊柱外科学术交流2周。
2010年5月,到台湾台中脊柱侧弯中心交流学习2周。
2010年10月,到日本庆应大学病院以及名城病院脊柱外科交流学习2周。
2010年11月,到英国诺丁汉大学脊柱侧弯中心交流学习2周。
2011年5月,到北京协和医院脊柱畸形科交流学习1周。
2011年5月,到北京301医院脊柱畸形科交流学习1周。
2012年1月,到新加坡中央及国立医院脊柱侧弯中心交流学习1周。
工作经历
1986年9月-1989年10月,在新疆军区二十一医院骨科工作。
1989年11月-1991年2月,在新疆军区司政机关医院骨科工作。
1995年9月-2000年7月,在广州军区第一五七中心医院骨科工作。
2005年12月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工作至今。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同种异体骨圈椎体融合术的基础及临床应用研究”获广东省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
“同种异体骨圈椎体融合术临床应用研究”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
“创伤性假性动脉瘤肌洞法的建立研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及诊断研究”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新生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病因研究” 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新生儿髋关节脱位超声诊断标准的临床研究” 获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新生儿髋关节脱位超声诊断的临床研究”获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骨圈椎体融合器”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可调式外展固定架”获国家发明专利一项。
“一种用于脊柱矫形和固定的单向自动撑开椎弓根螺钉”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用于儿童脊柱侧弯矫形和固定的动力自动撑开矫形系统”获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学术兼职
全国高健委名医专家委员会骨科专业副主任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组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学组委员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广东省康复医学会骨关节与风湿康复专业委员会小儿骨科学组副组长
广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常委
广东省医学会小儿骨科学组组长
脊柱畸形国际研究组SDSG中国部成员
国际AO脊柱讲师团(Aospine follow)讲师
出版著作
《实用颈椎外科手术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11
《肿瘤微创治疗技术》,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主要论文
1.杨军林,邓耀龙,黄紫房.触发肌电图监测技术及其在脊柱矫形内固定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3,23(08):752-755.
2.杨军林,杨子波,肖学军,李佛保,廖威明,黄紫房,谢超凡,周雪梅,王维,孙鸿涛.新型髋及膝活动式支架治疗发育性髋脱位术后疗效观察[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2,6(02):231-235.
3.杨军林,黄紫房,邓耀龙,李佛保,舒海华,陈裕光,魏明,刘卫锋,孙新锐.SSEP、MEP和DNEP在重度脊柱畸形截骨矫形术中同时联合监测的意义[J].脊柱外科杂志,2011,9(06):323-326.
4.杨军林,黄紫房,李佛保,邹学农,谢超凡,林翔.脊柱板-棍系统与钉棒系统在重度脊柱侧凸矫形中的应用及效果[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1,19(09):705-708.
5.杨军林,孙鸿涛,廖威明,周雪梅,杨子波,黄紫房,谢超凡,王永胜,费志军,王惟,李军.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新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06):748-754.
6.杨军林,李军,廖威明,杨子波,周雪梅,肖学军,王永胜,王维,黄紫房,谢超凡.广东地区11132例新生儿髋关节超声测量[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8(04):399-406.
7.杨军林,费志军,王永胜,肖学军,王娜.巨大型神经鞘瘤致股骨破坏一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2005(07):442-443.
8.杨军林,王永胜,彭成宏,肖学军,费志军,肖进,范柳宾,王维,王宏.不同方式椎间植入皮质骨圈的生物力学评价[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07):447.
9.杨军林,张美超,赵卫东,王永胜,彭成宏,肖学军,王维,钟世镇.骨圈对椎弓根钉系统负载影响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5(03):313-315.
10.杨军林,肖学军,彭成宏,吴锡炳,周倩静,王永胜,李宁,王维,费志军,李佛保.单张X线片法与CT法测量股骨颈前倾角的比较[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12):36-37+41.
社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