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海强

麦海强,男。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科副主任。兼任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鼻咽癌学组副组长。
姓名
性别
专业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教育经历
1991年9月-1998年6月,就读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硕士班毕业。
2002年9月-2005年6月,就读于中山大学,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1月-2007年12月,在云浮市新兴县卫生局任挂职副局长。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1、肿瘤学(头颈部肿瘤,2015-2019),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3、奈达铂对比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的非劣效性、开放的多中心随机对照Ⅲ期临床试验(2013-2023),中山大学临床医学研究5010计划项目。
4、同期放化疗联合TIL免疫治疗高危鼻咽癌患者的随机对照II期临床试验(2015-2017),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5、免疫基因多态性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转移的影响及TIL免疫治疗研究(2012-2015)863项目“鼻咽癌分子分型和个体化诊疗技术”子课题。
6、TLR及相关通路基因多态性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同期放化疗的疗效影响及机制研究、(2012-2015),863项目“与EB病毒相关的鼻咽癌组学研究”子课题。
7、ET-1/ETAR通路上调功能性CXCR4基因表达而促进鼻咽癌转移的机制研究(2011-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辐射及DDP/5-FU作用通路基因SNPs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影响的研究(2012-2014),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9、免疫调节基因SNP与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2012-2013),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
10、辐射及DDP/5-FU作用通路基因SNPs对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影响的研究(2012-2014),广东省科技攻关项目。
11、EDN1及EDNRA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鼻咽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影响(2007-2009),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
12、ET-1/ETAR轴上调CXCR4促进鼻咽癌嗜器官性转移及其信号转导网络(2007~200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13、EDN1及EDNRA基因多态性对晚期鼻咽癌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影响(2007-2009),广州市科技科技计划项目。
14、鼻咽癌化放疗敏感性的相关SNPs研究(2006-2010), 863项目“鼻咽癌的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子课题。
15、电离辐射对乏氧微环境下低转移潜能鼻咽癌细胞6-10B表型的影响及机制(2010-2012),中山大学青年教师重点培育项目。
16、ETAR表达对鼻咽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2005-2007),“985工程”。
17、“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获2007年中华医学会科技一等奖。
18、“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获2008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19“以影像学为基础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获2008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基于现代影像技术的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及应用”获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1“鼻咽癌个体化治疗研究与应用”分别获2015年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14年教育部科技奖一等奖和201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
获奖情况
2007年,获日本癌症协会“Cancer Science Young Scientists Award”。
2008年,获得第五届“云浮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2009年,获得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郑裕彤博士奖助金。
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2年,获得第三届南粤科技创新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201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14年,广东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2015年,荣获“临床医学诺奖之星”称号。
2016年,荣获第一届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
学术兼职
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鼻咽癌学组副组长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国际肿瘤学杂志”编委
“实用癌症杂志”编委
出版著作
《生物制药有“神迹”——基因药物的诞生与发展》,主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
主要论文
1.麦海强,徐理华,刘怀,莫浩元,黄培钰,唐林泉,陈秋燕.ET-1通过上调CXCR4表达促进鼻咽癌低转移细胞株6-10B的迁徙[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1,32(05):616-622.
2.莫浩元,麦海强,李宁炜,李娟,黄文瑾,郭翔,洪明晃.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和防治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3):1005-1007.
3.孙折玉,麦海强,谢传淼,赵正军,齐斌,洪明晃,郭翔,莫浩元.鼻咽癌咽旁间隙侵犯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0):756-759.
4.麦海强,莫浩元,洪明晃,郭翔,邓满全,张锋,闵华庆.鼻咽癌放疗前血红蛋白浓度对局部控制的影响[J].癌症,2005(06):727-730.
5.麦海强,曾宗渊,张惠忠,侯景辉,莫浩元,郭翔,闵华庆,洪明晃.内皮素受体A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的关系[J].癌症,2005(05):611-615.
6.李燕娴,曾木圣,麦海强,罗东华,杨婧,曹卡加,郭翔,莫浩元.放射抗拒人鼻咽癌细胞系的建立及其抗拒机制的初步探讨[J].中国肿瘤,2013,22(05):390-396.
7.邱慧芝,莫浩元,钟宗良,华贻军,麦海强,郭翔.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和UICC 2002及2009分期临床应用的评价[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18(18):1470-1474.
8.陈秋燕,卢奕,张健,郭翔,麦海强,洪明晃.IGFBP-6与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关系以及在鼻咽癌细胞株CNE2增殖中的作用[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0,31(04):525-529+544.
9.黄文瑾,莫浩元,邓满泉,麦海强,齐斌,李娟,洪明晃,郭翔.鼻咽癌伴脑神经损伤与预后关系的探讨[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23(21):964-967.
10.黄晓明,郑亿庆,麦海强,邹华,刘翔,邓满泉,闵华庆,许庚.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颅底骨坏死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0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