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亮

张久亮,男。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92年获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学位,现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兼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老师。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专业
临床职称
教学职称
毕业院校
执业地点
诊治范围
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冠脉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防治、动脉硬化、慢性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失眠、头痛、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治疗。
教育经历
1986年,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
199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获中西医结合内科硕士学位。
2016年上半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港景医学中心综合卒中中心研修。
工作经历
1992年至今,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从事于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工作。
2005年、2010年,赴芬兰赫尔辛基理工大学,教授中医基础理论。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参加或负责多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
学术兼职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市朝阳区中医药专家下基层暨学术经验继承工程指导老师
主要论文
1.张久亮.左右寸口脉阴阳属性的辨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02):370-372.
2.张久亮,吴宛蔚.解析《金匮要略》“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2):351-352.
3.张久亮,廖江铨.《黄帝内经》脉法——动者为阳,静者为阴的解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01):233-234.
4.张久亮,柳翼,陈旺,史载祥.冠心病中医病机及治疗原则分析[J].中医杂志,2012,53(19):1645-1647.
5.张久亮,李英姿,杨海英,库洪安,史载祥.脑卒中的中医传统病机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32(01):107-110.
6.张久亮,何慧.高等农业院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09):69-70.
7.张久亮,李英姿.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研究思路的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2):1615-1617.
8.张久亮,柳翼,王君.对缺血性脑卒中病位、病机及治疗方法的新见解[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08):709-712.
9.张久亮,柳翼,史载祥,戈武杨.缺血性脑卒中的中医病因病机再认识[J].中医杂志,2008(06):569-570.
10.张久亮,刘鑫,毛建生,史载祥.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02):23-26.
11.张久亮,史载祥,黄力.大蒜素清除氧自由基的实验研究[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2(Z1):298-300.
12.张久亮,孙瑞娟,史载祥,黄力,杜金行,毛建生,曹启富.大蒜素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表达及变形性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06):423-425.
13.张久亮,史载祥,张厚毅.大蒜提取物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02):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