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陈红风

陈红风,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博士学位,师从于陆德铭教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医外科研究所乳腺病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姓名

陈红风

性别

出生日期

1964年

专业

中医外科学

临床职称

主任医师

教学职称

教授,博士生导师

毕业院校

上海中医药大学

诊治范围

擅长综合运用内服、手术及多种外治法治疗乳腺癌、乳腺炎、乳腺增生病等乳腺疾病。

教育经历

1979年-1984年,就读于浙江中医学院(现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

1987年-1991年,就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外科学专业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84年-1987年,在浙江省余姚市中医院工作。

2001年起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乳腺科主任、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中医外科研究所乳腺病研究室主任。

研究方向

致力于中医药防治乳腺疾病的临床和研究。

科研成果

主持国家级和市部级科研项目等30余项,成果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10项,其中:

2014年-2017年,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益气小复方对三阴性乳腺MDR的逆转及机制探讨”。

2015年-2018年,主持研究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拖线疗法治疗窦瘘类疾病的临床示范性研究”。

获奖情况

2009年,荣获中国女医师协会五洲女子科技奖。

201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2016年,荣获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奖。

2017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学术兼职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乳腺病分会主任委员

出版著作

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外科学》等7部,副主编《实用中医外科学》《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等16部。

主要论文

1.吴晶晶,陈红风.陈红风以“切扩-拖线-熏洗-垫棉”四联外治法为主辨治复杂性粉刺性乳痈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6):21-23.

2.张玉柱,陈红风.基于NF-κB通路评价益气小复方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32(01):49-54.

3.张妤,陈红风.柴胡类方剂在治疗乳腺疾病中的应用[J].上海医药,2017,38(06):35-36+43.

4.贡丽娅,陈红风.乳腺癌巩固期中医证型与分子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2):174-178.

5.盛佳钰,陈红风.MK-2206联合顺铂对乳腺癌4T1/DDP移植瘤耐药性的影响[J].实用肿瘤杂志,2017,32(01):33-38.

6.陈红风,朱滢.红升丹现代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06):746-749.

7.陈红风,程亦勤,陈豪,刘隽.PBL模式在中医外科教学中的尝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01):24-25.

8.陈红风,唐汉钧,陆德铭.中医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四十五年回顾[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01):59-61.

9.陈红风,陆德铭,唐汉钧,李培成.乳腺增生病患者血中催乳素及儿茶酚胺的变化[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1999(03):153-154.

10.陈红风.乳腺增生症和乳腺癌[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07):31-35+46.

关于我们
|
常见问题
|
服务协议
联系电话:010-64801616|联系邮箱:office@dayi.org.cn Copyright © www.dayi.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26 京ICP备15046755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3407

未经平台允许 不得私自转载